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农村普通高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初探论文

农村普通高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初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18

农村普通高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初探

  颜回曾形容孔子的教学:“夫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扫除农村中学语文课堂存在的枯燥无聊、学生厌学、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恐怕教师手中得握有足具吸引力的香喷喷的诱饵――创造性的课堂问题,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设计、选择、运用课堂问题,是决定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闪出智慧的火花。那么把什么样的问题带入课堂教学会问出兴趣、问出质量、问出力度、问出智慧?以下是本人就近年在农村中学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的课堂问题设计谈几点体会。

  一、从“推测可能,激发联想”角度入手

  课文中常常有很多空白或省略处,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推测事物可能的发展方向或结果,使教学内容得以加深或拓宽。这一类问题答案不定,有利于开拓学生生龙活虎的思路,能提升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在学习《边城》时,我要求学生对《边城》的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进行续写。学生都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从多个角度搜集可能性探讨答案。有的人从时代发展趋势设想傩送不回来了。根据原著推测,人们对物质财富的向往改变了他的初衷。因此他在外另有家庭,生活美满。有的人从手足情深设想傩送不回来了。依据原文可知,兄弟俩都有着坦荡的胸怀,都光明磊落、推崇正义,因此他在外面一直受到煎熬,生活穷困潦倒。也有的人从原著中的情爱美设想傩送回来与翠翠结婚。根据的是文章中湘西人重义轻利、诚信待人的风俗美德。如此问题一抛出,可以想象到这节课堂的活跃的气氛。蓝英焱老师说:“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给予肯定,不搞舆论一律。”是的,从《边城》这堂课的教学效果看,一个能激发学生联想与想象的问题,可以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大多数学生有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机会,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个优秀的课堂问题不仅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自由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拓展一个想象的空间,营造一种研究的氛围,开垦一片属于自己的绿洲。

  二、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入手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中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阅读可以提高效率、增强分析能力。通过设置比较性的问题来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比较性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同中寻异、异中求同的学习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更科学、更合理的分析。

  如,教学李白的《越中览古》时,由于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单靠一首诗歌的场景很难让他们体会诗人传达出的对人生、世事无常的感慨。针对这些问题,我在上这节课时,引入了李白的《苏台览古》、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这几首类似的怀古咏史诗,让学生对诗歌的画面、手法和诗人的情感进行对比。在比较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对诗歌的画面感变得更分明、更具体,诗歌中运用的借古讽今、虚实结合的手法,学生也有了更直观的体会。

  著名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说:“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课堂教学中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设置问题,并长此以往,将会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对增强语文课堂实效性大有益处。

  三、从突破常规入手

  教师按照常规设置问题,往往令课堂枯燥无味。而突破常规,从更新鲜的角度设计课堂问题,能帮助学生摆脱成规和习俗,用全新的角度和观点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到其价值。

  如,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要求学生阅读我所提供的一些墓志铭撰写,风格各异,让学生领略其中的特点和内涵,并帮别理科夫撰写墓志铭。有的学生站在别理科夫的角度,抓住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细节和言行,形象逼真,入木三分。有的学生以局外人的身份,用评论式的语言总结别理科夫的一生,同时也渗透着或同情或厌恶或批判或客观冷静的不同情感态度。有的学生的答案极富哲理式,给人反思和疑问的空间,让人思考别理科夫性格形成与死亡的原因,是性格悲剧还是时代悲剧,他是一个人还是一类人,有没有典型意义,基本上能通过文字准确把握小说的主题。

  西方的墓志铭文化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角度,西方很多墓地本身很容易跟公园、人们散步的地方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写别理科夫的墓志铭时,因为叙述的角度不同,渗透的情感价值也呈现多元化,这样会使主人公的形象呈现出一种丰富性,而不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单一性。

  四、从关键处入手

  关键处,往往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它可能是文章中频频出现的某字,可能是富有内涵的、隐隐表现文章主旨的词句。若教师在课堂上能把问题设在关键处,能问到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的地方,就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如《滕王阁序》,前文写宴会盛况和深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后文写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抒发人生感慨。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划分出这两个部分,依据这让学生更快速直观地了解前面所写的壮阔之景正是为后文抒发苍凉悲壮之情做铺垫,写景也是作者抒发感情的联想点。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依据文章的特点,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设置有针对性的课堂问题。在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关键处寻找解题的钥匙,从关键问题入手迅速地找到分析文章思路的办法。

  五、从层层深入把握入手

  钱梦龙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再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乐趣就越来越浓,课堂气氛就越来越活跃了。”课堂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具有清晰的层次,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基础,并能以此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如,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几个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问题:(1)琵琶女声名远扬,并拥有高超的琴艺,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还“犹抱琵琶半遮面”?(2)随着年龄的增长琴技会越来越精湛,为什么现在反倒“门前冷落鞍马稀”?(3)今天的琵琶女“夜深忽梦少年事”,为什么还“梦啼妆泪红阑干”?这其实是三个逐层深入的问题,一是琵琶女地位已经衰落,二是琵琶女地位为什么会衰落,三是琵琶女对自己现在的衰落处境是否觉醒了。学生通过这三个层层深入的问题,很快便能理解文章内涵。

  总之,课堂问题要设计得有效且巧妙的话,除了上述这些方法可以运用外,还要求教师对文本有充分的研究,要具备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同时学生也得有充分的讨论时间。这样,课堂问题才能像磁石般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走进课堂,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让课堂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

农村普通高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初探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中 语文 设计 初探 课堂 问题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数字经济推进农村养老工作探讨
新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试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旅游型乡村建设
浅谈双系抚育视角下的离婚对农村家庭抚育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