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论文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29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作者简介]丁科(1985- ),男,安徽芜湖人,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高职通识教育。(云南 昆明 650217)李震雷(1968- ),女,河北武安人,毕节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贵州 毕节 5517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专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1220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04-0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面向地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一线素质技能型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欢迎。而我国高职办学中仍然存在着,强调以学生技能和就业为导向,长期忽视职业素养的培养等问题,导致高职教育竞争力下降、社会认可度不高和自身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职业素养是个体在从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通常包括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职业心理和职业道德等要素,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决定着从业者职业活动能力、情感状况及工作质量。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职业素养缺失成为就业的制约因素

  传统的职业教育认为,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是获得工作和胜任岗位的决定性因素。但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强调,在工作中,由于实战的工作环境和较多的教育培训,可以使工作者的技能得到较快提升,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否被企业所接纳和认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等是企业最看重的,职业素养是作为职业人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必经之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岗位的变迁和技术的更新很快,而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是始终如一的。

  (二)培养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

  就业竞争力是指高职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在其择业过程中独具的、既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又能在就业岗位上发挥和发展的能力。职业素养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不同,但各个行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是一致的。传统的高职教育往往强调传授技术知识和注重职业训练,职业素养的塑造往往缺乏落脚点,但现代职业教育应该认识到,职业素养是就业的敲门砖,在大学生就业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成败的主要因素。

  (三)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学生角色定位的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进入社会后,首先面临两个角色的选择问题,即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而角色定位对自身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来说,职业角色需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奉献品质、规则意识以及服务观念等。这些是高素质人才走出象牙塔之后,作为职业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另一方面,社会角色则要求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尽快融入社会。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大大加快,社会特性更加明显,只有具备较快的适应能力,满足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才能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在学会认知、懂得做事、热爱工作中增强企业的活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高职院校学生首先要调整好自身的就业心态,避免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选择上脱离实际。高职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知识竞赛和就业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普通劳动者的思想,以教育大众化的观念和思维寻找工作机遇。目前基层单位人才匮乏,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强劲的“就业增长点”,高职学生在基层的就业前景极其广阔。高职院校要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教育,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就业现状和趋势,引导学生树立从小事、基层做起的思想。

  (二)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价值取向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是大学生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基本看法,是大学生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投影,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就业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就业目标和职业追求,保证高职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身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与未来的就业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大学生还要结合自身的综合条件和专业特点,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功能,将职业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就业价值观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就业意向、就业标准、就业目标、就业报价、就业信誉、敬业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激励大学生树立端正的职业苦乐观,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品质。

  (三)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指“职业人”在一定的社会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在从业者的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是相对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高职教育具有市场明确、面向行业、对口上岗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日常行为规范与实习、实验、实训相结合;将职业道德与“乐业、勤业、敬业”相结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相结合。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等形式,营造良好职业道德教育的舆论氛围。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让大学生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感受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意识等职业行为,逐渐把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以职业素养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教书育人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教育教学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主要渠道,要将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首先,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课引导学生,灌输知识、培养意识、磨炼意志,并且注重实效,树立科学的职业道德观。其次,通过人文选修课和职业素养课程,在日常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职业角色意识,加深对职业目标、工作岗位、工作态度等的理解,为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最后,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绝不单单是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师的职责,专业课教师更应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实践育人

  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职业素养形成的最佳途径,职业活动的真实性、情境性和参与性等特征,能够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和适应未来岗位的要求,增加对专业和自身的了解程度,培养对职业的兴趣,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实践教学作为改善大学生成长需要的有效载体,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外活动和课内活动、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等。课堂实践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采取除理论讲授之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包括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辩论、模拟等。高职院校课内实践活动,更多地表现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习、实训、实验等。校内课外实践活动主要是由学校各级部门组织的第二课堂,主要包括社团活动、志愿活动、勤工助学、讲座报告等。相对于校内实践教学而言,校外实践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主要形式包括组织部分大学生进行的企业参观、职业培训、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调查等。

  (三)管理育人

  管理不仅能保证职业素养的开展,更能规范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行为养成,实现管理育人的目的。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相应的指导措施、制度规范、检查考核和测试评价等手段,设置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确保职业素养教育的科学化。学校要成立专门机构,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管理、日常行为规范等运行系统,负责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顶层设计,实现制度管人的目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包括教务处、财务处、后勤处等行政部门,要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构成职业素养培养的联动机制。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突破口,依靠从事职业素养教育的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包括团学工作者、专业课教师,甚至企业专家等,各自发挥所在岗位上的职责,做好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督和评价。

  (四)合作育人

  高职院校要主动与企业和市场互动,吸收和借鉴企业精神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千方百计增强合作办学的能力。一方面,要加强校企课程互动。将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无缝对接,使课程开发、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充分反映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邀请企业精英和专家能手,以评委或指导老师的身份,根据企业的岗位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安排培训、完成考核,使教学过程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校企制度互动,突出“职”的特点。学校要派教师深入企业、常驻企业,主动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及时反映学生在校职业素养的情况。将实训管理制度与企业要求接轨,在组织纪律、衣着规范和行为举止等方面严格要求。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诉求并能反映所在行业和职业特征的规章制度。还要在制度执行中反映企业文化的内涵,注意恪守原则,奖惩分明。

  (五)文化育人

  高职院校要融入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和地域文化。职业性是高职文化区别于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标志,增强校企文化互动,明确学生的价值取向,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将企业文化、行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职业文化的氛围。通过各种互动关系,可以将企业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诚信素质等职业素养,渗透到学风、教风、校风中,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可以将企业中的优秀文化纳入学校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高职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营造职业素养形成的文化氛围,渗透于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培养全过程,使学生在入职前就对企业、行业的文化耳濡目染,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沟通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并转化为自身的内在要求。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论文搜索
关键字:学生 培养 职业 素养 高职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