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物理学论文 >> 以人为本,在物理课堂渗透人文教育论文

以人为本,在物理课堂渗透人文教育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1-08

以人为本,在物理课堂渗透人文教育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课堂教学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之一,体现了将“物理的知识教育”转变为“人才的素质教育”这一课改理念,强调了物理学科在渗透人文教育方面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生为本,有效渗透人文教育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见解与看法。

  一、重塑教师角色,是物理课堂有效渗透人文教育的一块基石。

  著名的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认为,目前的中国教育存在种种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人文教育的缺失。人文教育,包括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的学习方法、探索创新的学习精神,还包括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等等。这方面,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举足重轻的角色,要以自己渊博的知识、高雅的涵养、无私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学过程中,我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积极转变自己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之“传道、授业、解惑”者为新课程背景下与学生一起探究物理奥秘的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为渗透人文教育奠定了有效基石。

  以初中物理最后一课《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教学为例,在教学设计阶段,我感觉教材内容文字化、理论性较强,按照传统的课堂模式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我与学生一起,把教材内容分成了“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能源的分类与对比”、“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几个部分,分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从学校图书馆给学生搬来了江泽民同志的《中国能源问题研究》,李长荣等合著的《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董卫著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等书籍,给他们推荐了能源网http://www.nengyuan.com/,国际能源网http://www.in-en.com/,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网http://www.china-sds.org/SDS_chinese/等网站。结合教材,我和学生一起阅读书籍,浏览网站,将教材知识与课外拓展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不但顺利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深化了相关的知识技能,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激发了他们振兴中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堂物理课上,我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就燃烧燃料和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的关系,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探究认识,与同学们一起完成了一篇小论文,并发布在能源网的论坛上,引来网友的一片赞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

  二、挖掘教材资源,是物理课堂有效渗透人文教育的一方沃土。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充分考虑到了人文教育的渗透,富有浓郁人文气息的素材在教材中随处可见,如每一章的篇首语,其中穿插大量的彩色插图,古代物理理论著作阅读材料,每一个物理知识背后的感人故事,每一位物理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中所体现出的高尚人格,等等。当然,教材中的人文资源远不只这些,那些形形色色的物理定理、公式中也处处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用心挖掘,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另外,具体的学习过程、探究经历,还有实验程序等内容,也都是物理课堂有效渗透人文教育的一方沃土,需要我们给予足够重视。

  材料一:物理定律

  “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同样,我们应当教育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以变化的眼光看待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如果我们的思想停滞不前,就会被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淘汰。

  “能量既不会消亡,又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世间事也大体如此,天上不会掉馅饼,你只有付出一分耕耘,才能收获一份精彩,我们要踏踏实实地走好学习、生活、事业当中的每一步,不要妄图投机取巧,幻想捷径。

  材料二:物理实验

  “平面镜成像”实验,需要各小组成员相互帮助才能顺利完成,有负责移动蜡烛的,有负责固定玻璃板的,有负责记录数据的,简单的实验过程就是一个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集体观念。此外,实验至少要进行两次,才可以避免以偏概全的思维误区。等大、等距、垂直,你在镜子中看到别人,别人也能通过镜子看到你,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让学生领略了发现的惊喜与成功的喜悦。

  材料三:物理学史

  讲授九年级关于“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时,我介绍了历史上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从亚里士多德“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便要停止在某个地方”的结论,再到伽利略斜面实验,最后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这一段跌宕起伏的物理学史就是一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绝佳教材,它告诉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

  三、开展科技活动,是物理课堂有效渗透人文教育的一把利刃。

  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知识对促进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物理教学要更多地回归生活、聚焦社会,通过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物理知识的价值和乐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刻感受到,开展科技活动是初中生物理学习的有效补充与延伸,他不仅对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是物理课堂有效渗透人文教育的一把利刃。为此,我经常利用课前几分钟,向学生介绍与课堂知识相关的物理科技发展情况,组织学生运用课堂知识开展家庭小实验、日常用品小制作,等等,在营造浓郁的物理课堂学术氛围的基础上,还有效渗透了一定的人文教育。

  在学习了八年级第二章“光现象”的内容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颜色之谜”科技活动,分四个部分: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色光的混合、颜料混合,大概六个课外活动时段组成。大部分时间内,学生动手自制实验仪器、科技作品,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归纳能力的基础上,很多环节都有效渗透了人文教育,如:

  (一)色光合成时,为了避免光能量损失过大、亮度过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制了一个长约40厘米的盒子,将棱镜固定在了合适的位置,成功解决了这一实验瓶颈。这个小细节让学生体会到了,只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能积极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够解决困难和问题。

  (二)分组实验“物体的颜色”时,学生用到的实验器材仅仅是色纸、彩色透明纸、手电筒等日常生活用品。在记录下观察现象、实验数据后,学生由衷地感叹,物理知识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它更多地蕴藏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热爱生活,生活就会回报给你更多精彩。

  (三)制作彩色陀螺时,学生分别拨动圆盘,调节三个扇形面积的大小,改变三种颜色的比例,反复试验,不厌其烦,看到了多种颜色,做了详细的实验记录。这一过程,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任何研究成果的获得都要经过反复实验、不断实践,阳光总在风雨后,你付出越多,世界回报你的也会越多。

  总之,物理教学过程中,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就像一对孪生兄妹,它们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当前物理科技迅猛发展,教学改革一日千里的时代里,初中物理教师必须以生为本,在物理课堂上有效渗透人文教育,两手都要硬,两项都要抓,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建设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助力中国复兴之梦早日实现。

以人为本,在物理课堂渗透人文教育

论文搜索
关键字:渗透 人文 教育 课堂 物理
最新物理学论文
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
试论物理学专业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量子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讨
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探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分析
不同因素对动摩擦系数的影响探究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问题解题方法研究
浅谈物理核心素养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小组合作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成功开展
热门物理学论文
论惯性
物理学
物理学正论
宇宙时空论
惯性概念的认识及其影响
物理学理论研究
21世纪强磁场应用的展望
惯性力学与整体科学体系
物理学前沿问题探索
世纪之交谈物理学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