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论如何加强技工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论如何加强技工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1-21

论如何加强技工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对中、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量持续攀高。技术的推广和技术改造是企业发展的生命,而技术工人的素质提升又是企业实现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的动力,所以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这种高素质不仅体现在高的技术素质,更体现在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技术工人摇篮的技工院校,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一、我国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技校都是最后选项,实在没学上了才上技校。因为一方面大学的门槛普遍降低;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毕业后当干部必然比当工人强。所以技工院校生源普遍文化水平偏低。

  由于受生源文化素质低这一先天条件限制,技工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特点既不同于中学生,又不同于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可以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工作责任感、组织纪律性、处理问题的方式、言谈举止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所以对于他们的教育就应该根据他们的思想特点和思维方式,因材施教。

  技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一是求知欲强,但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长远规划,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具体体现就是干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度、两天半新鲜。

  二是有上进心,但是拈轻怕重,怕吃苦受累。

  三是思想活跃,但是管不住自己,自我约束力差,容易冲动。有些时候老师多说几句就和老师争执起来,甚至还觉得挨了老师说,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

  四是眼高手低,心浮气躁,不肯踏踏实实学习,想一口吃个胖子,一蹴而就。

  五是花钱大手大脚,节俭意识淡薄。

  六是青春期特点明显,独立的自我意识强,逆反心

  理强。

  上述特点说明,技校学生普遍缺乏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所以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该从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责任感以及基本的组织纪律性等方面入手。同时为了保障学生成功地进入社会,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还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

  二、技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1.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形成了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特别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无数中华儿女就是靠着这种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惜牺牲生命,抛洒热血,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教育事业的必然使命。

  笔者学校每年都以“五?一”“五?四”“母亲节”“父亲节”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五四运动征文比赛、香港回归演讲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以爱国、感恩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每个月都有一项专题的体育比赛活动,如三月乒乓球比赛、四月趣味运动会、五月羽毛球比赛、六月篮球比赛,以及“青春杯”校园歌手大赛等等。这些文体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配合能力、集体荣誉感,同时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合格人才最基本的必备品质,也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英国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认为:“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责任感虽然体现在人们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一时、一事上,但却是人们长期受教育所形成的人生准则。任何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存,都必须生活在社会上,因此必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个人都必须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负有一定的责任。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而技工院校的学生年龄在16~22周岁。这一代人处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生活条件优越,物质丰富,从小没有受过艰苦生活的锻炼,克服困难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笔者就听学生们聊天时有这种调侃:“责任跟我们无关,我们的责任就是没责任”。所以学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没有责任感的人,一定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而面对技校学生这样一个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达到重塑思想的目标,只凭简单的说服教育效果不大,而应该创新教学形式,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将思想道德教育融汇于课程中。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笔者学校借鉴了其他学校的很多有效做法。比如开展社会调查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具体做法是老师可以考虑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为学生提出一些社会实际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调研。通过让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鼓励学生自己研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进而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问题的解决还可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锻炼学生们的团队配合能力。

  在社会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本人起主要作用,老师只起引导辅助作用,可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课题可以是敏感的,如单亲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可以是平和的,如当代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思考等等。通过这些综合探究调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责任感。一件实实在在的具体事例对学生来说比老师的说服教育更有影响力,更能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3.通过规范日常行为,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

  现在的技校学生,普遍年龄小、生活能力差、自律能力不强。对他们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他们的组织观念和纪律性。可以通过开展军事化校园建设活动,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达到管理标准化、言行规范化和思想先进化的目的。

  笔者学校首先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完善早操、课间操、午间休息等不同时段的管理制度;完善班级纪律、宿舍纪律、班级卫生、宿舍卫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办法等制度。

  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全体教职员工齐抓共管,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每天从早晨6点20起床跑操开始,到晚上10点熄灯,每位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在老师的关注之中。规定不许佩戴首饰、不许涂脂抹粉、画眼描眉;不许染发、留长发;不许讲脏话、粗话;不许乱扔杂物;不许乱倒饭菜;保持校园整洁;不许损坏公物,节约用电;尊敬师长,见面要和老师打招呼,团结同学,讲究文明礼仪等等。从学生仪容仪表、考勤、卫生、上课纪律等每一个环节着手,强化学生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思想和组织纪律观念。

  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学生爱岗敬业精神

  树立了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增强了社会责任,培养了组织纪律性,技工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还有一项重要课程――职业道德教育。

  一个合格的从业者除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遵守工作制度,遵守操作规程,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爱岗敬业。

  但是当前大多数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后职业道德状况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在择业观上,很多学生毕业之前就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极为关注,大城市、高薪几乎是所有学生的追求,而岗位对自身能力是否有所锻炼则关注度不高。在敬业精神方面,奉献意识薄弱,过度重视付出与回报的比例,稍有不顺心,马上跳槽。有成就事业的美好愿望,但心浮气躁,缺乏踏踏实实的干事精神,总想一蹴而就,一下成功。就业稳定性差,这干几个月,那干几个月,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把目前的工作当跳板,跳槽率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组织毕业生回校报告会、专业大师授课等活动,利用身边事、身边人感染和教育学生,培育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可以邀请优秀的毕业生回校作报告,用他们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激发学生对职业的美好憧憬,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笔者学校每年都组织优秀毕业生典型事迹报告会,2013年的事迹报告会效果就特别突出。会上98届计算机班的贾万宇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发展成广告公司老板,并且在市内买房安家的创业历程;99届财务会计班的焦立新讲述了自己通过刻苦努力学习成长为一名注册会计师的经历;2009届机电一体化的刘金龙,讲述了自己经过严格实训,逐渐掌握了焊接操作要领,成为公司唯一一名成手焊工的经历。他们的事迹催人奋进,给在校生树立了可学、可比、可敬的榜样,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成才动力,对同学们在校期间明确目标、找准定位、规划校园生活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此外,还可以聘请专业大师讲课,从专业角度为学生树立美好专业前景,提高学生的职业归属感。如学校的烹饪专业曾经聘请市烹饪界泰斗严义瑞师傅为学生亲自授课。这次课对同学们触动很深。在感受大师风采的同时,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烹饪专业的认识,看到了行业前景,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自然而然地增强了将来当一名优秀厨师的信心。

论如何加强技工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论文搜索
关键字:院校 学生 思想 建设 道德 何加强
最新伦理道德论文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道德建设探讨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
基于我国代孕合法性问题的研究
浅析法律从业者职业伦理道德的规范建设
论Pad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在文学伦理批评视角下解读《别让我走》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中国孝道观念的代际传递效应
提高收入还是提高公平感?
热门伦理道德论文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技术·网络·人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网络伦理学初探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
论自私(上)
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
论自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