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公共政策论文 >> 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博弈下对高新区环保政策实施的影响论文

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博弈下对高新区环保政策实施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2-11

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博弈下对高新区环保政策实施的影响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生产力持续高速发展,对世界的改造力度也越来越大,进而带来的必然是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对自然资源无休止的开采,工业污染物的肆意排放和生活垃圾的不正当处理。这必将导致我们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对于这一问题,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也一直在努力解决。带来污染的产业多为第二产业,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第二产业发展迅猛,因此将环境问题带到了一个尤为突出的地位。可见,环境的污染程度与生产力的发展关系密切,且成反比。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第三产业逐渐兴起,但是,之前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在当前产业整合和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环境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

  伴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种产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原有的城市规划已经落后于新生产力的要求,一些大城市首先建立起了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中的产业多为与时代和科学发展接轨的新兴企业,与传统的第二产业区相比具有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益更大的特点。因此,普遍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由于高新区是一个城市不同于传统市区的新地区,因此,对高新区环境的治理就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治理,具有特殊性。

  由于高新区具有上述特点,因此笔者认为在高新区环保政策实施中各利益主体存在的博弈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上下级政府间利益的不统一性

  在我国,最高一级的中央政府的权利由于是来自人民,因此其追求自身狭隘利益的倾向相对于地方政府也就较弱,但往往大部分强有力的政策都是出自于中央政府,这些政策都是相对最公平的,但也是最宏观的,等到这些政策真正落实到地方的高新区,可操作空间是很大的。在地方政府,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地方政府不断从中央政府手里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在发展灵活度增强的同时,也使地方政府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为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又会给高新区政府制定新的发展规划,高新区政府的权力大部分来自于上级政府,高新区政府官员又有很强的晋升倾向,另外,高新区政府既要尽可能遵守中央制定的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又要完成上级政府制定的经济目标,而在执行过程中经济与环境又有很多的抵触方面,因此,他们就会权衡利弊,选择一条最有利于自身的道路发展。

  首先,在当前我国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重视的往往是短期的经济增长,而不是全面的、综合的考核,因为官员晋升的机会通常是由于经济增长直接带来的,而不是与环境情况直接挂钩。其次,由于中央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又没有任何晋升方面压力,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国民的支持态度,因此所看重的就不仅仅是短期内经济的增长,而是国民对于社会期望的那种长期的稳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最高政府所出台的环境政策即使本身是很完善的,但是到了地方高新区落实时,就会由于利益追求的差异,而大打折扣。最后,建立高新区本身的首要目的就是发展经济,在经济利益与保护环境这两者之间,地方政府必然会选择将经济作为第一性。因为在高新区发展过程中,上级政府能够快速看到当地官员政绩的只有通过经济效益,而环境在短期中只能是高投入,低回报。综上所述,国家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到了地方高新区,就变成了“软政权”,有了很大的弹性和执行余地。

  2.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间利益的竞争

  在一个城市的高新区,消耗能源和资源的最大的主体就是企业,同时,他们也是排放废水、废气、垃圾等污染物最多的主体。因此,企业应该对他们所排放的污染物负责,并且配合政府一起积极治理。但是高新区中的企业都是在同一个市场中相互竞争的经济个体,他们的目的都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必然谁都不愿意投入比别人更多的成本。环境本身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人人都想无偿享受,当它受到破坏后,假如一个企业去治理,这个企业必然会投入资金,而这些资金最终会计算成为这个企业产品的成本,这样之后再与其它企业竞争中必然会处于劣势。不但如此,如果一个企业治理了污染,其它企业不经投入便可直接享受这种公共物品。因此。不管出于哪一方面的考虑,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去做这一种吃亏的行为,而是都希望别人去治理,自己再从旁享受,在对于自己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垃圾等污染,也是采取这样的态度。于是,所有企业都不会去治理污染,最后达成一种均衡的不作为状态。

  另外,由于每个企业的产业规模、污染程度和治理污染能力的不同决定了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存在很大差异,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根本无力承担治理污染的巨大投入,在政策的强制作用下,进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维持经济利益。因此,环境政策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决定了企业对环境政策执行的态度。正是由于环境政策的执行对企业的利益造成了损害,致使很多企业在面对环境政策时,消极执行,积极躲避甚至采用投机取巧的办法与某些政府官员共谋寻租,使环境政策难以落实到位。①

  3.地方政府与企业间的利益共识

  在上述情况发生后,按照一般的规则,政府理应出面控制,对污染企业进行罚款,甚至停工整顿。但是,在高新区中政府也不愿意这样做,因为政府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只要让企业自己治理,就会加大他们的生产成本,进而企业就会转而再寻求一个不用付出这种成本的地区投资发展。于是,这一地方的税收就会下降,久而久之招商引资就会非常困难,政府的政绩也就随之降低了。所以,政府为了能够保证他们的政绩,只要在污染还没有对环境产生很严重的影响之前,就不会强力的干涉,而各个企业也都能够继续保持不作为的状态。

  一般而言,高新区政府对于本地区的环境情况要求不会太高也不会过低。当环境污染情况很严重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不安定事故,如污染事故,这时高新区政府就必然会被社会和市民推向风口浪尖,上级政府也会重视,甚至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很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官员的政绩。当治理污染的力度过大时,一方面财力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会因为治污的投入而倒闭,因而带来的是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萎缩,甚至会引发大批工人下岗,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致使部分企业转移到附近其他地市,特别是对环境要求不高的,这样同样带来工人下岗和财政收入降低,不但会社会不稳定,而且还加大了招商引资的难度。所以可以看出,环境只是政府在制定高新区发展规划中许多考虑因素中的一个,当它与经济发生冲突时,地方政府还是会选择一个可以马上看到效益的因素。

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博弈下对高新区环保政策实施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不同 利益 主体 博弈 环保 政策
最新公共政策论文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构想
试论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分析及对策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方法研究
试论以公共政策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政务新媒体平台蹭热点的探讨
浅析行政法视野下公共政策的实践
以女性视角看全面二孩政策效果
西安市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探析
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劳动力要素困境及政
我国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和政策路径
热门公共政策论文
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形象建设
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伦理基础
现阶段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组织路径的选择与思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浅谈教育产业化
试析加入WTO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
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及其矫正探析
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