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浅析艺术中的意象体现论文

浅析艺术中的意象体现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2-26

浅析艺术中的意象体现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032-02

  意象是作者对某种场的主观反映,同时意象也是一个审美概念的范畴,它是客观对象的物状与主体的情意相统一的结合体。美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曾通过大量事实证明,任何思维尤其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都是通过头脑中的意象而生成的,同时,因为思维活动是通过意象而产生的,这种意象形式也必然是极其抽象的。“大多数心理意象都是很难描述出来的,即使偶尔捕捉到,也很容易受到别的因素的干扰,从而不再是原来的样子,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与这种意象有关的草图,都成了我们这项研究的宝贵资料。”我国古典哲学著作《周易》中已经提出过“意”、“神”、“情”、“形”等美学概念;《易?系辞上》中,提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此尽意,设卦以尽情伪……鼓之舞之以尽神”等论断,这都是对艺术影响深运的命题。立象尽意,意赖象存,意象合一,这就是意象意识的渊源。《韩非子?解志篇》中曾描述:“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所以意想者,皆为象也”。其中既有主观之意,又有客观之象,即非对实象的摹仿,又非主观幻影,而是有客观象骨为依据。南北朝的刘勰则是历史上第一位提出“意象”概念的人。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指出“独造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谢赫《古画品录》中所含的“取之象外”中的“象”已经不是一般理解的非原物之象的象,而是突破后者有限形象的无限之象。此后,传统的诗画理论普遍,使用意象之说,“艺术精神冲破了画面的有限空间,向无限广漠的时空延伸,直到‘恍兮惚兮’‘窈兮冥兮’的极远处。”意象意识由此不断地发向纵深发展,构成了独特的意象美学体系。

  一、意象的产生

  早在石器时代,无论是黄河沿岸的中国半坡文化或是西方地中海文明,都有在陶器上描绘鱼纹的历史。在那种原始时期,古人们没有鱼的生理与物理知识,鱼却成了部落崇拜的图腾物,远古生存本能意识物化在鱼纹之中,此时的原始意象也就成为浑沌的意象艺术。

  另一方面,从欣赏的角度来看,通过欣赏者以情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在主体头脑中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心理生理素养等方面为基础,融汇成主体之情与艺术形象相契合的审美意象。“意象产生的基础是审美感知和表象……是通过想象和情感,保留和强化表象的本质特征,对表象进行直观改造,获得的是审美意象”。由此可见,创作主体脑海中的意象与被接受方脑海中的意象,是通过艺术作品中意象物态化的形象而联系起来,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艺术活动的重要环节。意象作为艺术的本体范畴,其成功实现的方式是艺术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的双向把握。艺术家在纷繁的万象中,将感官所直接感受到的印象,感知转化为一种新的综合的更完善的图像模式,意象由此生成。艺术家的主观情感与理解力在意象中起决定因素,意象是主观情感与外在物象的主客结合。因此,无论是绘画或是设计等艺术活动,都是以情去感受外物而在内心形成图像,而后借助于艺术表现的物质手段,外化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完成艺术创作过程。

  二、意象的造型

  意象在艺术体系里表现为意中有象,象中有意。主观情志外象化,客观之象被情趣化。意象创造将“意”和“神”作为造型的主导,在“意”和“神”的主导下进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东晋顾恺之在总结其人物画经验时,提出“迁想妙得”的论点;唐朝张彦远说:“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自在其间矣。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这里所言的意韵与齐白石先生所认为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也”,与黄宾虹先生的“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的意趣相通。

  三、意象中的色彩

  意象范畴中的色彩是发自于作者潜意识的色彩,取决于画家的心理、情感、个性等因素,例如伦勃朗喜欢棕色调,梵高喜欢黄与紫的对比,马蒂斯则偏爱红色。现代色彩心理学证实,色彩具有普遍的感情素质。对比和谐的色彩作为一种稳固视神经的秩序而存在,这也使得艺术家掌握并运用色彩规律进行艺术创造。

  高雅的意象属于感知的范畴。比如在一个内部环境中,朴素的颜色和中性色的搭配可以构成和谐与雅致的意象,给人以宁静、安逸的感觉。这种“静”的环境体现出超脱的审美心理。深沉的视觉意象以灰色和深重的冷色调构成环境的主要背景,这种意象适合表现高雅、深遂的格调。由于视觉特性的缘故,轻快感的意象可以以中性色和暖色调为主;坚实感的意象可以用冷色结合规整的线条;柔和感的意象在高明度的相近色相中获得;华丽感的意象则以高纯度的暖色调为主。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意象和暗示都源于色彩心理学以及大众的审美的思想。因此,色彩在环境意境暗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设计者在进行思维创意表现时,应该运用这些色彩规律和色彩心理来充实作品的表现性。

  四、意象表现技巧

  在表现技巧方面,传统画家非常重视意象的表现的笔墨意趣。刚柔并济的线条与干枯浓淡、层次分明的墨韵中,都蕴合着画家自身的气质、品格与学识修养。八大山人的画以其雄健的笔法与淋漓的水墨,影射出个体磊落抑郁、悲愤忧世的情怀;美国乡村写实主义画家安德鲁?怀斯以其细微的水彩干笔触描绘新古典风格的人生写照。这些流露“自我”化了的外在形式,是物象美的外延。水彩语言与传统的国画有着渊源关系,材料上虽与水墨画略有不同,但都是以水为调和的中间媒介,其笔触、线条、色彩与明暗都表现出创作主体生命的律动与抽象之美。

  五、意象在艺术活动中的意义

  西方美学家科林伍德就曾认为,艺术是一种经验的形式,一种认识的形式,它借助于想象活动而实现。“在想象经验的水平上,那种粗野的、肉体水平的情感会转换成一种理想化了的情感,或所谓审美的情感”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造物活动,是设计艺术家发明创造的物质化活动。而设计师头脑中的设计构思与意象也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主体的审美心理与客观物体的内在精神相结合,从而进入一种富有自由创造的想象之中,并赋予这种新物象的新价值、新结构、新功能和新用途,以成为新物体的雏形。意象美学意识,是所有艺术门类的意识形态表现之一,诸如绘画、设计、诗文、音乐、雕刻、民间艺术等等,共同形成一个门类众多、相互通联的意象艺术体系。各个门类的理论既是意象艺术实践的经验总结,又完善和丰富了整个意象美学意识。较为著名的有画论中提出的六法论、气韵说、传神论、三运法、计白当黑论……诗词论则提出过境界说、神韵说、心物交融说等等。其他门类都有颇深的美学论说,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纵观意象美学意识,它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即再现客观,同时还要表现主观,写形更要传神;作画有笔有墨;心手两忘,追术一片化机;不仅追求境内、象内,更着眼于境外之境,象外之象。意象进入出神入化的境地,感物抒情,气韵生动,万象汇聚,艺术家性灵毕现。以上所有的美学表现构成了意象艺术的丰富内涵,也建构了意象美学意识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观照。

浅析艺术中的意象体现

论文搜索
关键字:艺术 浅析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