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论文

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07

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在该院神经外科住院的3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情,包括性别、年龄、格拉斯评分、有无颅底骨折、有无脑疝、并发或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低血压、低氧血症、高钠高氯、高血糖情况等, 通过统计学方法寻找重型颅脑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据此制定护理对策。 结果 GCS评分<6分预后差发生率为60%而GCS评分6~8分者占52.72%;有颅底骨折预后差发生率为70%,反之占52.67%;有脑疝形成预后差发生率为72.41%,反之占44.18%;发生感染预后差发生率为66.67%,反之占46.15%;出现消化道出血预后差发生率为60%,反之占54.28%;出现低血压预后差发生率为72.22%,反之占53.7%;发生高钠高氯血症预后差发生率为65%,反之占54.37;发生高血糖预后差发生率为70%,反之占52.67%;以上因素是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性别和年龄与重型脑外伤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护士可针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b)-0165-02

  现代社会中由于交通意外等原因重型颅脑外伤发生率逐年升高,成为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疾病,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在人类各组织器官损伤中居首位[1]。重型颅脑外伤病情危重、致残率及死亡率高、恢复周期长、医疗费用昂贵。如何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不仅是医师研究的难题,也是护理工作者关心的重点。为探讨重型颅脑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现对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3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其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3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符合重型脑外伤的诊断标准(GCS评分<8分),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入院时均完成头颅CT平扫。其中男280例,女80例,年龄11~68岁,平均(45.73±6.36)岁。临床表现:GCS值6~8分220例,3~5分140例。致病原因:交通事故伤300例,暴力打击伤15例,高空坠落伤45例。头颅CT表现(可合并):颅内血肿30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30例,硬膜外血肿120例,颅盖骨线形骨折160例,硬膜下血肿80例,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60例。瞳孔散大情况:单侧瞳孔散大100例,双侧瞳孔散大45例。

  1.2 方法

  回顾性调阅患者病历,调查所有患者性别、年龄、格拉斯评分、颅底骨折、脑疝、感染、消化道出血、低血压、动脉血氧分压、电解质、血糖情况(通过CT结果确定颅底骨折及脑疝,通过血生化检查确定血糖、电解质、动脉血氧分压、贫血),同时调查其死亡或致残情况,认定重度残疾或死亡为预后差,详细记录并通过统计学分析获得其预后的危险因素。

  1.3 预后分级标准

  依据哥拉斯格预后分级[2]:5分良好,成人能基本工作;4分中度残疾,能生活基本自理;3分重度残疾,不能生活自理;2分为植物生存;1分为死亡。该研究360例患者治疗后分级:5分60例,4分100例,3分150例,2分20例,1分30例。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该研究应用单因素分析证实格拉斯评分低、有颅底骨折、有脑疝形成、并发或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低血压、低氧血症、高钠高氯血症、高血糖是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性别和年龄与重型脑外伤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 讨论

  该研究通过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结合患者预后分级,采用统计学方法试图分析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利于针对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我们研究发现GCS评分<6分预后差发生率为60%而GCS评分6~8分者占52.72%;有颅底骨折预后差发生率为70%,反之占52.67%;有脑疝形成预后差发生率为72.41%,反之占44.18%;发生感染预后差发生率为66.67%,反之占46.15%;出现消化道出血预后差发生率为60%,反之占54.28%;出现低血压预后差发生率为72.22%,反之占53.7%;发生高钠高氯血症预后差发生率为65%,反之占54.37%;发生高血糖预后差发生率为70%,反之占52.67%;这证实格拉斯评分低、有颅底骨折、有脑疝形成、并发或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低血压、低氧血症、高钠高氯血症、高血糖是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性别和年龄与重型脑外伤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 >0.05)。这与之前的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4]。这些有意义的危险因素显然与患者伤情轻重与并发症密切相关。

  重型颅脑损伤多同时累及大脑及脑干,导致颅内压增高及脑干受压,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意识、瞳孔、肢体运行姿势及生命体征的改变。目前认为GCS评分能基本反映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多数学者认同GCS 评分和死亡率之间呈反比关系。当外伤后颅高压时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异常,脑组织对低氧血症敏感性增加,一旦发生低血压,脑组织缺氧更甚,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同时低血压进一步降低脑血供,缺血性脑损害愈加明显,加剧脑组织能量代谢异常[5]。

  重型颅脑损伤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并导致血儿茶酚胺升高,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并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发生高血糖。有研究发现脑外伤昏迷程度与血糖水平呈正比关系[6]。同样应激状态及下丘脑病变导致醛固酮分泌增多而出现高钠高氯,因而高钠高氯反映了脑外伤病情危重,提示预后不佳。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重型脑外伤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常伤后1周左右发生,发生越早提示病情越凶险,预后越差。

  在这些危险因素中,格拉斯评分低、颅底骨折、脑疝形成在受伤后已客观存在,因而护理干预的重点在于协助医师防治感染、消化道出血、低血压、低氧血症、高钠高氯血症及高血糖[7]。

  在护理工作中动态监测血压,依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血压控制目标。发现将血压控制在高于正常值20 mmHg水平更利于患者恢复。为达到防治脑水肿及脑疝形成的目的,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同时床头抬高30°,促进脑静脉回流并减轻脑水肿;为改善脑组织缺氧,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供氧,避免高热、呼吸道梗阻、尿潴留等颅内压升高的危险因素。熟练应用颅内压监护仪测压并计算脑灌注压,根据颅高压程度及CT特点脱水治疗。

  所有有创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基础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时吸痰,定时气道湿化、雾化吸入、叩背及体位引流,从而达到防治感染的目的[8-9]。加强临床观察,观察消化道出血情况,给氧及监测血糖、电解质变化,常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及时将异常情况告知医师处理。

  综上,应把握量出为入原则,保证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确保患者液体摄入足够,可通过使用脱水药物保持出入平衡,注意避免电解质紊乱。

  综上,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较多,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危险 护理 对策 预后 脑损伤
最新临床医学论文
微生态医学作为临床医学学科的研究
浅析泌尿造口病人自我管理能力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临
热门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辨治体会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麻醉教学中重视麻醉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