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男权社会中的抗争者论文

男权社会中的抗争者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17

男权社会中的抗争者

  《大地》是一部以中国旧农村为题材的小说,作者赛珍珠凭借其“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且“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丰富的”(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评语),成为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在这部作品中,赛珍珠刻画了许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妇女形象,她们都是封建社会中深受男权压制的受害者。作者没有局限于仅仅把她们描述成受害者,而是赋予她们主体地位,在恶劣的环境中积极为自己寻找生存的空间。她们是男权社会中的抗争者,其中阿兰是作者创作最成功的女性之一。本文通过解读《大地》女主人公阿兰女性意识,研究在男权社会中的中国女性的生活状况,辩证的分析中国女性的形象和她们独特的反抗精神。

  一、中国的男权统治和女性意识

  所谓男权(Patriarchy),是指社会、家庭以男性的意志为主宰。男权制是指男性对女性实行统治和控制的基本和普通单位,它建立在以男性行为准则的基础之上。在男权制社会中,男性在家庭、社会中享有支配性的特权,社会习惯用男性的标准来评价女性。而女人角色,被定位在家庭中,按照男权制社会的道德规范,做一个贤妻良母,处于从属和次等的社会地位。

  女性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换言之,是指女性能够自觉地意识并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又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肯定和实现自己社会价值和人生需求。在女性未建立起女性意识之前,她们习惯性地以社会赋予她的女性社会角色出现。

  男权统治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始终。“三从四德、男尊女卑”,作为性别制度,以伦理和法律的形式,把男尊女卑的观念上升为国家意志,渗透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规范着女性的行为,沉重压迫着女性的肉体和精神。女性在男权制中是缺席和缄默的,只表达了一个性别。 男性和女性都自觉自愿地接受了这样的统治秩序。女性意识也只能从男权统治的压制中艰难地萌发出来。

  二、男权统治下的抗争者

  作品《大地》的女主人公阿兰生活在男权社会的底层,饱受压迫。她从小被父母卖给地主黄家做丫鬟,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后来,贫苦农民王龙花钱买了她做老婆。婚后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丈夫为中心,努力经营着这个小家庭。在她的帮助下,王龙实现了从农民到地主的蜕变。然而富裕了的王龙却招妓纳妾,把她抛弃。最终,她悲惨地死去。

  在分析阿兰形象的时候,首先要分析她的生存背景,从而了解她的生存方式。阿兰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女性无论是经济上还是人格上都是男性的附庸。中国传统女性必须遵守“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所谓“三从”即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就是“女德”“女言”“女容”“女工”。为了生存,她必须顺从于这样一个制度。她对王龙绝对服从和忠实。通过对作品作进一步地分析,读者不难发现沉默不语的阿兰并没有一味屈从于男权的宰割,她以独特的方式发出了自己的抗争。她傲视地主黄家、主动把握家庭经济命运、积极争取自己在婚姻中的地位。虽然她反抗的声音是微弱的,但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一)对封建地主黄家的抗争

  阿兰打小就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命运。旧中国农村,自古女孩子就是累赘。她从小跟着父母逃难,“在家从父”,作为女孩,她被买给地主黄家做丫鬟,使父母能有回家的盘缠。阿兰和黄家是主仆关系,这种关系中,她没有任何人格尊严可谈。在地主家,她受尽虐待,过着非人的日子。在男权制的社会中,女子没有发言权,恶劣的境遇更造就了她少言寡语的性格。她的木纳并没有影响到她的反抗精神。她察言观色,使自己尽可能地做到少挨打、少受骂。她等待机会的到来,期待有朝一日,扬眉吐气。她渴望家庭,希望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嫁给王龙后,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地活得好一些,生个儿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便体体面面地回地主黄家,挑战了黄家的权威,也赢得做人的尊严和荣誉。在这一点上,她有着明确的自我意识。她想到了,也做到了。

  (二)对经济命运的抗争

  建立在男权制基础上的社会结构中, 男性处于主体地位, 女性则被置于社会配角的地位。男主外,女主内,在家庭中,男性行使决策权。阿兰没有受过新思想的影响,但却表现出独立自强的主体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她从未放弃过改变命运的勇气,她努力地使这个家庭从贫困走向富裕。作为主妇,她是称职的,她的到来,使原本混乱破旧的家有了生气。她遵从丈夫的决策,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独立的一面,关键时刻她才是全家的决策者。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女人不仅可以照顾家庭,而且还可以参与家庭以外的事情,甚至可以比男性做的更加出色。她苦心经营的家就是她的全部,在危难时刻,她不能等待男人的优柔寡断。她必须及时站出来,保护这个家。在闹饥荒时,是她用平静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阻止了邻居们抢夺自己家的财产。在挨饿到了死亡的边缘时,是她具有勇气去宰杀家里的公牛,解了燃眉之急。在最困难的时刻,是她果断地把家里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卖掉,靠着换来的几块银元,全家才得以乘火车去南京,否则非饿死在逃荒路上不可。对于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农村妇女来说,全家人填饱肚子、维持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在南京,王龙不愿屈尊乞讨,又是她不怕羞辱,勇敢地在街头讨钱,想尽一切办法为家人找吃的。她撕开封建男权制伪善的道德教条,默默地容忍了儿子当小偷去偷肉。在她看来,填饱肚子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当人的生存权受到严重威胁时,所谓的道德规范都是虚伪的。   作者赛珍珠赋予了阿兰独立的人格,抗争的精神。在对家庭贡献上,阿兰的作用,是王龙无法取代的。可以说没有阿兰,家人无法存活;没有阿兰,王龙就不可能从实现从农民到地主的转换。在决定购买黄家土地时,阿兰参与了大部分决策的过程。她坚强、果断,不服命运的安排,她才是土地的真正主宰者。小说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刻画,凸现了强烈的女性主义倾向:女人并不比男人弱,她能像男人一样,甚至比男人做得更好。无疑,阿兰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压迫的客体。

  (三)对婚姻地位的抗争

  无论在东西方婚姻制度的传统中,女性一直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因为,男人不属于女人,但女人却属于男人;没有一个男人是为女人创造的,但创造女人却是为了男人。”(波伏娃,1998:113)在婚姻上,阿兰是没有选择权的,王龙是她的主人,她是王龙花钱买来的妻子。在婚姻里,她自觉自愿地以王龙为中心,心甘情愿地伺候王龙和她的公公。她只有辛勤的劳作、生产,这样,王龙买她所花的钱才没有白费。

  她在婚姻中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那是因为她从小缺乏关爱,她渴望归宿,珍惜家庭。她觉得她是这个家的女主人。这种平衡很快被打破了。王龙只是把她当作泄欲和延续香火的工具,从来没有公平、公正地对待她。在她生完儿子并衰老之后,王龙便抛弃了她,开始嫖妓,完全忘了是她使这个家繁荣发达的。当面对婚姻和生活中不公正的待遇时,她也没有一味容忍,而是表现出极大的女主人意识。

  在封建社会男权制体系中,当丈夫招妓纳妾时,妻子不但应恪守贞操,还不得由此而顿生“妒”意;否则,就是违背“三从四德”。然而阿兰并没有完全遵守这样的规定,她用自己默默的抗争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在王龙娶荷花为妾,并雇佣在黄家常刁难欺负阿兰的杜鹃来伺候荷花时,平时沉默寡言的阿兰用犀利的言语,让王龙“无力地回答”,直到他沉默不语。她“脸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盛怒”和王龙进行斗争,直到他“无言可答,怒火也消了,羞惭地走开”。除了言语上的抗争外,在行动上,她 “默默地按自己的主意去做。早晨,她把水烧开,端茶给老人。如果王龙不在里院,她也把茶水端给王龙。但当杜鹃来给她的女主人端水时,锅里已经没水了。不管杜鹃怎么大声地质问,阿兰一句话不答。杜鹃毫无办法,要是女主人要水,她必须亲自去烧。但是,早上煮粥的时候,是没有锅可以用来烧水的。阿兰继续不快不慢地做饭,不理杜鹃的高声喊叫”(赛珍珠,2010:122)。她告诫王龙,“要是她们来屋里动我的东西, 我变成鬼也不让她们安生。”

  当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一个强大的男权社会,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阿兰是不可能声势浩大地去反抗一夫多妻制的婚姻模式。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下,她能做到的,就是用朴实的方式,默默地抗争。阿兰身上有着近代中国劳苦女性的共性。尽管她们依附于男权社会,委曲求全,同时她们积极努力地去维护女性的尊严。虽然她们的反抗是那么的无力,但我们依然看到了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看到了抗争精神和主体能动性。

  三、结语

  在作品《大地》中,阿兰的形象是一个在男权制下受压迫、受奴役的典型农村妇女形象,她从没想过,也不可能要去推翻男权价值观。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受压迫妇女,她并不怀疑在男权思想和男女角色分配的不合理性。小说在塑造阿兰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 非常深刻地刻画了她为了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凭借着劳动妇女特有的勇气和才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握机遇,向男权制发出了默默的,却颇为有效的抗争。作品《大地》揭露了男权制对女性的摧残,有力抨击了当时男性主义至上的社会观念。如何与男权社会作斗争,取得女性的主体地位,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作者赛珍珠根据她对中国妇女的了解,在小说中,借助阿兰这一形象,有力抨击了男性主义至上的社会观念,推动了当时及后来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使全世界的读者不仅了解了当时中国女性的生活状况,更使读者看到中国女性的未来。

男权社会中的抗争者

论文搜索
关键字:抗争 社会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