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浅议公共图像对当代艺术的影响论文

浅议公共图像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22

浅议公共图像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在文学作品里我们可以按自己的趣味去塑造自己心中的林黛玉,套用一句名言: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林黛玉,这即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现如今,影视传媒的力量无处不在,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深入人心,我们再想去塑造自己内心里的林黛玉形象何其之难,这是当代图像语言对文字语言艺术的绝对挑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市场经济的推波助澜,以影视传媒、网络艺术为代表的现代视觉图像艺术迅猛发展,已占有了人们主要的审美文化生活并左右着大众的审美取向。公共图像不仅仅冲击着文字语言艺术,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无不受之影响,改变着文化的交流传播方式。在分析公共图像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前让我们先来厘清“公共图像”的概念。在汉语词典里“图”指图形;“像”指图形的意义,是以“图”为媒介的形而上的文化概念。简而言之,“图像”就是人造的视觉产品。这种视觉产品不包含纯粹物理性、功能性的人工产品,它必须与艺术有着密切关联。从图像的外延来看,能被视为图像的视觉产品非常之多。一般认为图像首先是平面的,现在计算机合成的三维视觉产品不被纳入图像的范畴。从这一层面上讲,传统造型艺术里的国画、油画、版画,以及现代传媒的电影电视、数码图像、摄影、网络图像、FLASH动画、平面设计、商业广告等等都应该纳入图像的范畴。而“公共图像”是指将这些类型的“图像”置于一个公共空间里,既包含现实空间(如地铁站、电影院、大型商场、广场等),也包括虚拟空间(如传统报刊、电视,以及现代的网络空间等)。在这样的或现实或虚拟的空间里,图像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媒介物,不管你情愿不情愿,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进入你的私人空间或视野,并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你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不过公共图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与改变并不是二十 世纪才出现的事情。像我们熟知的朱仙镇传统木版年画和木版插图这样的古代的公共图像就曾经影响过我们先辈们的日常生活,只是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相较今天的“公共图像”不可同日而语。学术界一致认为美国学者米歇尔关于现代图像学观点的形成是图像时代来临的标志。从上世纪30年代起,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媒体方式已开始慢慢从“语言文字的”转向为“图像的”。塞尚被尊为现代艺术之父,我们把塞尚之前的艺术称为古典艺术,塞尚之后到二十世纪60年代的艺术称为现代艺术, 60年代以后为当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虽然公共图像直到二十世纪60年代才取代传统艺术成为主流,但在摄影术发明不久它就已经对传统艺术产生了影响,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不过当时摄影对绘画的影响远远不及绘画对摄影的影响,那时的摄影在构图、光线、造型方面都受到绘画的强烈影响,处处都试图营造绘画的意味。而后出现的现代主义艺术在绘画语言上不断寻求对传统形式的超越,艺术家更多追求形式语言的翻新。虽然现代主义在形式上标新立异,力图塑造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的面貌,但现代主义艺术(即便是前卫艺术)依然与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标榜自己代表了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讲,现代主义艺术从本质上并没有脱离古典主义艺术的桎梏。50、60年代之后,极少主义绘画和波普艺术在美国出现,绘画的形态随之发生改变。极少主义完全放弃了绘画性原则,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提倡用极少的色彩对画面进行平涂,取消艺术家个性的表达姿态,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 极少主义的这些特征正好与当代视觉文化的特征一致。但极少主义并非抽象表现主义的延续,抽象表现主义玩弄形式、主张远离现实,极少主义的艺术家恰恰相反,他们关注现实、重视作品与现实的关系。波谱艺术的出现将后现代艺术关注现实社会、关注大众的特征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波谱艺术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是具象的、现实的,而且还将现成品作为作品的创作元素,这完全颠覆了传统艺术,传统艺术的神圣光环也随之丧失殆尽,并逐渐退出了图像视觉艺术的主流媒介。现如今,不管是威尼斯双年展还是卡塞尔文献展,在西方最重要的艺术展上现代图像艺术大行其道,占领了艺术世界的主要领地,而传统架上绘画只得苟延残喘。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把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的各个流派通通演练了一遍。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架上绘画仍然占据着中国艺术的主要阵地,但是很明显的是今天的中国艺术同样受到了现代视觉图像的深刻影响。里希特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张晓刚以老照片为原始素材创作了家庭系列,这是对那个时代图像文本的当代性审视。老照片即是现成品又是新的图像资料,具有图像的一般意义,张晓刚借用图像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那个年代的独特思考。张濒的样板戏系列挪用了文革时代特有的文化符号,对其进行重新的解读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同样的,王广义把工农兵形像和现代西方通俗文化符号进行并置,二者原本的意义得以转换。中国的政治波普之所以能够进入西方人的视野是由于它正好符合了西方对东方的主观臆想,而政治波普普遍采用的图像方式又正好契合了西方的文化艺术口味。

  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艺术家在看待图像对生活和艺术的影响时显得更加从容,他们显然对意识形态的东西缺乏兴趣,他们直接从公共图像里撷取素材(如卡通形象),对素材进行夸张变形,使之更具个性化特征。他们的作品有着共同的特点:(1)个性化的视觉形象,近乎平面化的处理以及强烈的视觉效果;(2)对当下的新事物特别敏感,都关注即时的东西,带有显著的消费文化的特点;(3)消解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娱乐至上,好玩几乎成了唯一的创作目的。高?和陈可是这一时期艺术家的典型代表。

  随着公共图像对我们生活潜移默化的改变,势必会更深地影响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研究公共图像对艺术的影响,积极地去适应这种改变,利用它,而不是固执地将之排斥在外,这对于当下的每一个艺术家而言都是无法绕开的课题。

浅议公共图像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图像 当代 艺术 影响 公共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