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论文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27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特别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目前,各高校以及众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战线上的教师对实践教学如何开展,进行多种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绩,但与理论课教学相比,实践教学仍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环节,真正实现实践育人,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实践教学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方面具有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特殊意义。

  (一)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联系主体人和客体物质之间的桥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实践教学是理论内化的重要环节。外部灌输的理论,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入脑,成为一种信念。”[1](P.50)理论只有当人同客观事物相接触时才能产生,而实践是人同社会环境和客观事物相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社会实践的发展,一方面不断提出新的课题,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还不断地给我们提供新的经验材料、认识工具和试验手段,帮助人们提高认识能力,促进思想发展和技术进步。”[2](P.96)

  (二)实践教学是引导大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曾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理论不是从头脑中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由于实践的需要并且在实践中发生的,即在人们的社会实践当中同外界事物相接触,而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本质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与课程理论本身相联系,由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展开的一切教与学的活动。也就是指以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掌握方法、训练技能、锻炼能力、接触社会、开展实践为特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3](P.64)目的是让大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本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而只有经过实践,才能知行统一,大学生才能自觉理解、认同、接受科学理论,才能真正将从课堂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内化”、“入脑”,从而成为一种信念。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更贴近生活,可以引导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亲身体验过程中,加深对已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印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调动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正确的分析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理论教学相比,丰富多彩的形式的实践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亲身参与实践,通过看、听、问,再通过思考、讨论、分析等环节,可以让大学生对社会现实产生理性认识,加深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了解,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巩固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进而锻炼和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大学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自觉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显著的特点,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4](P.104)但目前,在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教室中进行的课堂理论教学被视为正规教学,而在课堂之外的实践教学则始终被置于附属地位,实践教学的开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

  (一)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不完善

  制度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开展、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与理论课教学一样,实践教学也应该有系统完善的制度,包括专家审定通过的教学大纲、集体讨论通过的教学计划、充足的实践学时、稳定的实践基地、充实的实践内容、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合理可行的实践考核标准等。但目前,与理论课相比,实践课的教学大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多数高校对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并不健全。一方面,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随意性大,教学模式不确定,教学内容散乱,教学形式单调,教学过程“放羊”现象严重,形式主义色彩浓厚;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各部门包括教务处、宣传部、学工处、团委等的协调、配合和保障,诸如,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教室、多媒体设备等由教务等部门提供被看成是理所当然,但实践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场地、设备等物力资源,则没有现成的供应系统,需要任课教师自己去协调,其中的困境可想而知。   (二)师资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都存在着学生多,教师少的问题,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专业课1位教师1学期进行1-2门课程的教学,每班通常50人左右的规模,而思想政治理论课1位教师1学期虽然进行1门课的教学,但通常重复5-8个班级,且班级人数在120-200左右。这样的教学任务和规模,对于理论课教学来说,尚好组织和承担,但实践教学活动,一般以分散的方式进行,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实施过程中不可预测的因素多,比如安排一次校外实践教学,前后约需1-2周时间,需完成提前联络、实地考察、申请经费、组织参观、批改实践教学报告等繁杂的工作,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要耗时费力得多,这就对教师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教师数量的限制,一些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通常“以点代面”,只选择少数班级或少数学生干部进行,对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则通常放任自流。对于师资质量来说,一方面,实践教学对师资力量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本身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理论教学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实践教学,大部分教师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三)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

  政策与经费支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条件。与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往往发生更多的费用,需要更多、更充足、更及时的经费投入,诸如,一个班级到工厂、农村、社区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研究,都需要有相应的费用做支撑,对学生校外实践进行安全保障也会产生费用支出。而目前,在大部分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上,一方面,重视专业技术教育,轻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命运,反复遭遇文件宣传重要和实际投入不要的尴尬,另一方面,重视校内课堂教学投入,轻视校外实践教学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较为严重的经费不足问题,成为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直接障碍。

  (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健全

  稳定的教学基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托。与专业课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面临重重困境。首先,专业课专业性强较容易选择对口的实践基地,新闻学专业选择电视台、报社等实践基地,历史学专业选择博物馆等,冶金工程选择钢铁厂等,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强、涉及面广,要选择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实践基地相对较难;其次,专业课班级人数规模相对较小,到工厂、企业及各类馆舍进行参观调查,一方面对工厂、企业及各类馆舍正常工作开展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还可能会对实践基地的正常工作提供建设性的建议,能够做到互促共寻,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则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出现难题。总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都存在着数量少、质量低、可持续性差的问题。

  三、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因此各高校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断优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化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其实施开展需要健全的机制进行保障。首先,与理论课教学一样,统一制定规范、科学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考核标准等,使实践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其次,总体部署、统一安排、协调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工作,与理论课教学一样,明确各部门(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职责,并加强相互合作,齐抓共管,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水平的前提。首先,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师资数量。一方面,高校要严格按照“05 方案”的规定,按师生之比合理配备、配齐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另一方面,针对专职教师任务较重的实际情况,可以改变实践教学一般由任课教师负责的做法,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全校师资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作用,调动党政管理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和愿意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其他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来。此外,还可以聘请一些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实践教学基地的优秀员工、工农群众做兼职教师,以弥补思政课实践教学师资数量的不足。其次,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直接决定着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然处于摸索的阶段,高校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教育,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在职学习,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派教师出外进行考察、学习、交流,聘请在教学研究领域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学者定期对他们进行有关实践教学理论和技能的培训,等等。另一方面,提升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常说“教师要有1桶水,才能给学生1杯水”教师的1桶水从哪里来呢?理论教学的水需要教师读万卷书,而实践教学的1桶水则需要教师行万里路。实践教学环节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历、良好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要引导教师走出校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广泛参与改革实践工作,开阔视野、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同时,学校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开展各种深入实地的参观访问、社会考察活动,以弥补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让教师亲身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实践飞跃的现实成果。比如,“组织教师去华西村、大邱庄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香港、澳门考察一国两制、到大庆、大寨考察传统工业、农业的转型与变迁,到延安、遵义考察红色精神等。”[5](P.110)   (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稳定的经费保障

  经费短缺是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要想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各高校就应该严格根据中央文件的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经费管理体系,从而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条件。首先,地方政府、高校应按中央对该课程教学的要求和部署,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投入,保证学生人均15-20元的经费能真正投入到教学环节中,并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建设,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其次,可以考虑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开辟社会资源融入途径,争取社会的物力和财力投入。运用社会化、市场化、项目化等方式,融合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凝聚各种社会力量,通过校企共建,优势互补,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企业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提供物质赞助。比如,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通常会与企业合作,争取资金的赞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可以尝试与企业合作。

  (四)建设规范、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

  规范、稳定的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以实践基地作为依托,才能从机制上保证实践教学的持久性和规范性。”[6](P.105)首先,各高校要积极辟源,建设与课堂相关的稳定的教学基地,如国有企业改革教学实践基地、新型工业化道路考察教学实践基地、企业文化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军队现代化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教学实践基地、法律素质培养教学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等,以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在开辟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考虑借助学校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的资源优势,以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不足。诸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借助于哲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现有基地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则可以借助社会学、法学等专业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开展“义工”活动、模拟法庭和法律咨询等实践活动。另一方面,结合所处地区优势,开拓具有地域特色的教学资源。包括牧场、农场、福利院、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建设工地现场等。并通过义务劳动、慰问活动等让学生了解一些区域性的风俗习惯等,从而获取社会生活知识,加速政治社会化。其次,高校应该与实践教学基地签订规范正式的双方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实践教学基地的工作人员应聘为高校的校外兼职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组成实践教学指导小组,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一定的量化办法核定实践教学基地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为其发放酬金或补贴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实践基地的工作人员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来,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实践基地合作的长期性。实践基地的工作人员通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更丰富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对实际实情的了解更为深入,可以为学生详细地讲解基地的情况,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开拓思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再次,积极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企业的发展不仅要满足自身经济效益的需求,更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实现其社会效益。同时,服务地方,也是各高校办学的方向,高校要从经费、人才培养、研究成果等方面对各类企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只有实现双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才能稳定、持续。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 实践 政治 思考 理论 教学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