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民主制度论文 >> 通过制度来保障党员民主素质的培育和养成论文

通过制度来保障党员民主素质的培育和养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10

通过制度来保障党员民主素质的培育和养成

  民主可以从每个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行为方式上来表现,也能通过制度的设定来体现,但若要避免因领导人的注意力和个人素质的变化而导致整个民主环境的变化,就需要以制度化的方式加强民主政治的建设。同样的,在党员个人民主素质培育和养成问题上,制度的建设是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是各种组织在组成和运作过程中所依据的原则、体制、规则、程度等的总和,是组织机构及其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中国共产党的制度,是将长期以来的党的领导工作和党内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概括所形成的党内规定、条例、规则的总称,是党组织建立和运作过程中所依据的原则、体制、规则、程序的总和,是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必须遵守的办事程序和行动准则。”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改革原有的民主制度,逐步改变党内少数人制定制度让多数党员遵守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党员共同制定、一起遵守制度,从而实现党内制度严肃性和自觉性的辩证统一,权威性和公正性的辩证统一。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有一个基本公式: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成反比例关系,而政治制度化与政治稳定成正比例关系。换句话说,在政治参与不断扩大的条件下,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是保持政治稳定的关键,因此我们需要切实有效的民主制度来保障民主素质的培育和养成。

  我国党内的民主制度早已有之,但相关制度和规定往往比较抽象,不易操作,而且常常又只有正面性的规定,只规定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却并没有规定如果有人违反了相关规定,将会受到怎样的惩处,导致党内民主制度或不健全,或不能落实到实处,使党内民主流于形式,对党员民主素质的培育和养成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对党员民主素质培训和养成的保障制度必须切实可行。以制度保障党员的民主素质的养成和培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党员个体要树立制度观念。制度观念本身就是党员民主素质的应有之义,但我国的传统文化提倡自身的内省,同时制度化的规定很泛泛,这导致了人们制度观念的缺乏。而相反的,西方强调“人性恶”,所以对人的规范更多的是用制度的外在因素。在现代,这种强调内省的“习惯”和制度的缺乏被延续了下来。此外,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因为制度的欠缺,使很多人钻了制度的空子,而且还能“发家致富”,这就更导致了人们制度观念的缺失,这种情况在广大的党员个体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弥补制度建设的漏洞,另一方面,对于党员个人制度观念的培养也要提上议事日程,只有人人遵守制度,制度才能切实可行,才能保障党员民主素质的培育和养成。

  其次,用制度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并在十七大报告中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身本质力量的外化,是能动地作用于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通常表现为自主性、为我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而主体性地位的保障是发挥党员民主素质的必要条件。党员个体是党的最基本要素,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动力。党员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广大党员要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具有较高的参政议政素质和能力,积极参与党内事务,认真履行义务,积极行使权利,使党的各项活动都以党内为主体来展开,党内事务能够充分体现广大党员的意志,党内民主高度发展,等等。试想这些具体表现都能切实得履行,对党员民主素质的提高意义非凡,所以必须用制度的方式来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我们需要通过这种正向的激励来提高党员的民主素质。

  再次,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信息的获得至关重要,对于党员个人知情权的保障必不可少,甚至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公开是民主的前提,并贯穿于党内权力作的方方面面。因而党务公开对于保障党员个体的民主权利,提高党员个人民主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要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可以说,在现代民主政治中,公开性是衡量一个执政党民主程度和开放程度的标准,如果一个政党没有公开性,就不能称之为民主的政党。同时,党员作为党的一份子,了解党内的相关事务本来就是分内之事,如果连知情权都保障不了,谈其他权利就是种奢侈了。因此我们亟需建立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的知情权,保障党员对信息的获得、分析和加工,并使这些信息成为自己参与决策的必要条件。这种对信息的提取和分析也是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重要方式。

  作为民主参与的重要形式,参与决策不可忽视,参与过程体现了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使,是民主实践的重要过程,我们需要制度来保障党员个人的决策权。决策不仅包括包括决策前的信息采集、信息筛选、意见交换、专家的参与,还包括决策后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本次决策的总结和反馈,每个环节都需要制度的保证。可以想见,如果每个环节确实得到了制度的有力保障,并且党员也都自觉和切实得参与其中,这对党员民主素质的提高、党内民主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提高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推进民主讨论、集体决策、责任约束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民主决策机制更加健全,充分保障党员个体的决策权。参与决策,也包括对决策的结果负责,使党员对决策权的行使更加审慎,这两个方面都将极大的提高党员的民主素质。   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用拉里?戴蒙德的话说就是“选举是民主的底线”,党内民主和对党员民主素质的保障机制也不可能绕开选举来谈民主。党内选举制度作用巨大,“其一,从根本上改变领导者和普通党员的关系,构成了党的领导合法性的支持基础,是对党内各个层次领导的支持,为党内输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其二,选举又是对权力行使者的强有力制约,迫使权力行使者更多地对群众负责,迫使政策制定者更多地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以权利制约权力最主要的形式。其三,选举与任期制是必然联系在一起的,这有利于防止因长期处于一个岗位而形成行政化、官僚化的特点。”,由此可见选举权利的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党员享有的最基本的民主权利,由此形成的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根本制度。而且,选举权是一个综合的民主权利,它既体现了对重要事务发表见解的权利,又体现了参与决策的权利,还体现了对党的干部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的权利。在完善选举制度时,一方面,我们要坚持自由民主的原则,使党员个人的选举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而不受外力所强迫。另一方面,需要对选举进行程序上的设计,从如何建立选举制度机构、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到选举中的竞选、投票、验票等等工作都要有一套详尽的规章制度,而后者尤为重要。在实践中,很多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因为选举,而是与选举程序的不规范、制度的不健全有关,这样就使党员的选举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所以,我们要在整个选举中按照选举制度和民主程序充分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将给党员个体强烈的正面激励,使他们更自觉和主动得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并最终形成民主的习惯。

  民主监督权是党员权利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选举权的重要保证,如果仅仅是完成了选举,但对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没有足够的监督,选举也就毫无意义了。如纪委作为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不强,成了同级党委的附属机关,使纪委很难发挥对同级党委的监督作用。这种较弱的监督之下,使党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选举制度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权力需要监督,监督需要制约,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党内分权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党内监督的有效化和经常化,切实保护党员的民主监督权利。“只有当党员成为党内监督主体时,党才能提高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党内的健康力量才有可能排斥掉党内的腐败因素,树立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保障党员的监督权利,需要建立健全侵犯党员权利及时处理纠正的制度,建立起举报保密、奖惩和补偿制度,并使之尽可能的明确、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要建立健全党员权利申诉机构,及时对各类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事件进行受理。对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为和个人进行严格的查处,对坚持原则、敢于同侵犯行为作斗争的党员给予支持和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员的监督权力落实到实处。只有党员个体的监督权得到保障,并真实得投入到监督工作中,他们的民主素质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党内民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实现。

  制度的最终作用还是要体现在落实上,如果不在落实上下功夫,不能很好地落实已经制定出来的制度,那么再多、再好的制度,也是毫无用处的,成为一纸空文!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制度最终还是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落实的并不好。新的制度和机制一定要密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联系,这样才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使广大党员投入到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中来,集思广益,加大参与,既保证了制度的有效落实,有促进了党员个人的民主实践。

  党员民主素质培育和养成的保障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务公开是行使决策权的前提,选举权是党员个体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又是党员的基本权利,这又无法与民主监督相分离,因此我们必须使对党员个体民主素质培育和养成的各项制度形成体系,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指出,要加强对制度的顶层设计,最终形成制度合力,切实有力得保障党员民主素质的培育和养成。

通过制度来保障党员民主素质的培育和养成

论文搜索
关键字:保障 党员 民主 培育 素质 制度
最新民主制度论文
浅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关于农村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现实形态和优
毛姆短篇小说《雨》中的殖民主义批判思想
美国谋求单极全球格局的新殖民主义思潮
从美国大选看美式民主的虚伪性
论社会主义民主观教育的路径系统
影响中共党内民主建设的阻力因素分析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
浅析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理论及实现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为实现公平正义所做的
热门民主制度论文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
论当代中国的民主建设
民主政治的制度基础
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及其政治
对民主的历史思索
基层、基层民主制度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代
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相互关系
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
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
让法治和自由在中国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