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问题初探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问题初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26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问题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49-02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高职院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从课程管理、课程目标及内容、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力求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管理混乱

  1、课程形同虚设

  许多高职院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摆设”,以应付各种检查,以一两堂全校性质的讲座就将该课程敷衍过去,课时常常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虽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院人才培养计划之中,但是在具体开设课程时往往忽略了它,甚至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用以开设其他课程;部分高职院校教务部门甚至以“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安排紧张为由,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式纳入教学管理体系,这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又一瓶颈。

  2、课程归属混乱

  部分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划入通识类课程由基础教学部门管理,由基础教学部门邀请相关教师上课,课程偏重于传授知识,课程实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而另一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划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管理,但是由于心理咨询中心是行政机构,不属于教学部门,在管理中缺乏系统的教学管理。

  (二)课程目标理想化

  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从课程目标设计上看,有些目标设置过于理想,而有些目标过于原则、空泛,不太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实际需要。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等提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目标无可厚非,但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和操作化。

  (三)课程实施过程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的专业教学,学生大量背诵这些专业术语,对于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毫无益处。

  (四)课程考核过程中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缺乏理论指导,课程考核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混乱。部分高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一个活动体验课程,这个体验的过程很重要,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过程认为并不重要,而部分高校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却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而仅采用书面考试的定量方法来考核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程度,这一手段很难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水平。书面考试只能看出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程度,而学生了解到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单靠考试这种定量的考核方法并不足以评价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

  二、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笔者建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明确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体验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心灵成长,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感受才能获得心灵的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应当是体验性的课程,是教师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或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最终掌握调节健康心态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遴选适合高职大学生的心理教材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接受到多元的文化、多元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融合与冲突的过程中,高职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态度行为与需要上产生了显著的变化。笔者认为应当从大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所选择的教材内容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扰,为他们在生活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提供书面的指导。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

  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选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正如达克沃斯描述的教学观:“我为学生提供情境,促使他们思考,并观察他们如何做。他们告诉我如何思考,而不是我告诉他们如何思考。”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七环节教学法,这七个环节是:引起动机――创设情境――展开讨论―树立榜样行为――联系自我――反馈矫正――总结深化。引导同学们在提出问题、联系自我、深入讨论和相互争辩中获得对一些问题的亲身感受或体验,在深刻的体验中澄清对一些问题的错误认识,获得正确认识。当然,该教学法对任课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尤其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难度更大,所以应该与其他方法相互辅助,如:角色扮演、心理测验等。

  (四)构建科学地课程考核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质的活动课程,它的绩效不是依赖知识的接受和认知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个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协同作用。考核不再是知识性的记忆考试,而是采用心理测评、课堂学习、实践作业相结合,依据个人成长报告,用等级评定来确定课程结业成绩。考核侧重于学生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度、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教育的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是变革和发展中的社会对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时代要求.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深入研究,将对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问题初探

论文搜索
关键字:院校 学生 健康 初探 心理 建设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