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研究论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0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要也在不断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基本任务,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物质文明建设已取得了辉煌成绩,然而在精神文明领域,还需要下大力气深功夫。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还需要有一个能够被全社会共同接受和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而当代大学生正是这个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主体。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为当前高校教育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升华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升华到了“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的,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为全党全社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提出奋斗目标。它要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从社会规范的角度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民主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要求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全体公民的根本道德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人民群众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然而在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些道德领域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理想信念淡漠、人生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正常经济秩序。

  因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道德素质,是一项重大的而紧迫的任务。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

  (一)不断深入分析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并加强宣传教育

  实践出真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学习研究关系到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让他们明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让学生自觉地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育有机结合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干巴巴的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让他们懂得你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结合具体的实际生活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把课堂教学和有效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在社会中学习,在社会中成长。

  (三)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建设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发展,既给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既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设了新的空间,也向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开辟、建设、发展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广大师生适应和运用网络的要求,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领域、发挥作用的需要。

  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针对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并运用网络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是在网络空间或虚拟空间中所进行的,它是现实空间教育的补充、延伸与扩展,是一种新领域、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主动在高校占领、建设网络阵地,努力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使之成为大学生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引导大学生适应和运用网络的有效指南。

  三、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当今世界,没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就没有共同的信仰,这对于每个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没有共同的文化信仰,就没有努力奋斗的方向,就会找不到自我实现的价值,对国家、社会、个人都是无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信仰,是能引导我们走向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社会的无穷力量,是让我们树立这种信仰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是必须的也是迫切的。“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搭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平台,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进行探索,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还需要不断深入的研究分析实践,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学 主义 价值 培育 社会 核心
最新社会主义论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的内涵及其当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短视频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策略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
浅析“红色影视”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浅析
社会主义古巴发展道路与“中心—外围”论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
热门社会主义论文
学习十七大精神论文
学习十七大论文
学习党的十七大论文
学习十七大报告体会
学习十七大精神征文范文
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信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
简论“亚洲四小龙”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浅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