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 高校图书馆流通部人员结构分析论文

高校图书馆流通部人员结构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05

高校图书馆流通部人员结构分析

  高校图书馆流通部作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最重要的纽带环节之一,其工作人员直接面对读者,服务读者。在科学新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流通部人员的工作从过去简单机械、单调重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技术环境变化的背后,流通部工作的展开仍然存在着一些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人员结构分析

  从流通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现状来看,其人员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是长期工作在流通部的老馆员,他们中的一些可能从学校建馆之时起就一直投入到图书馆的具体工作中,因此工作经验丰富,熟悉馆内的各项事务,并对所在图书馆有着一定的情感,而在信息技术及科学技能应用方面则显不足。

  其次,就是新进的高校毕业生、研究生。这类人员往往有各自的专业知识背景,但是并不一定都具备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情报学基础知识及具体实践技能。对图书馆流通部的具体工作事项缺乏深入了解和掌握,在工作中需要一定的适应和融合期。

  再次,是高校内部分派到图书馆的职工, 此外还有教职工子女、家属等人员,在流通部也占相当比重。这部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特别是在教职工子女中表现明显。

  总体而言,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人员结构较为复杂,在性别比例上,女性约占90%。 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服务效能参差不齐, 再加上人员的流动性大、人才时有流失,并不利于图书馆流通部门的稳定人才队伍建设,因此造成不平衡的工作服务质量,进而影响流通部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和整个图书馆良好形象的树立。

  二、流通馆员工作现状分析

  1、工作服务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人员结构较为复杂,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水平参差不一,而这直接导致在具体的流通服务中,其服务质量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实现平衡发展,那些专业能力较弱,服务意识差的馆员在具体的工作中难免会造成一些服务不和谐因素,从而影响整个流通部服务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

  2、工作满意度

  图书馆流通部馆员对其所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对人员的具体工作有着不容忽视地影响。据对图书馆员的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度调查显示“大部分从事这份工作的人都对这份工作很满意”的条目分值显著偏低,[1]说明馆员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偏低。究其原因于馆员个人在工作中的成就感、职位高低、工资差别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关系。图书馆流通部的工作,如果不能及时与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接轨,长时间从职后就容易形成一种重复机械的乏味劳动,从而不能获得个人成就感,造成工作满意度的降低。而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够将工作作为一份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不是将工作被动地作为一种生活需要或必须要履行的职责。“工作满意与情绪耗竭、人格解体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图书馆员对工作越是满意,越不会觉得缺乏工作热情或情绪资源被过度地消耗,亦不会对所服务的图书馆用户表现出不积极的态度。”[2]可见,工作满意度在图书馆流通部工作中的重要性。

  3、工作倦怠感

  美国临床医学家费登伯格(F.J.Freudenberger)将职业倦怠(job burnout)定义为: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地应对工作中的挫折所经历的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3]这种职业倦怠感在高校图书馆流通部的员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好多流通馆员中都存在着职业倦怠感,表现出对工作提不起热情与兴趣,倍感身心疲惫,工作人员之间缺乏交流,工作环境沉闷乏味,个人价值能力被无形消耗,甚至产生得过且过的消极工作思想。而这与流通部本身的工作性质有着很大的关系。据大概统计,一个在校生2 万人以上的高校图书馆的流通部门日均接待读者在1000~1500 人次以上。此外还有大量图书的上书、排架以及日常事务,流通工作在很多馆员眼里,不可避免地产生技术含量,简单重复、单调乏味之感,由此产生对工作的疲劳倦怠感。这对流通服务工作的提高和图书馆整体形象的树立都是不利的。

  4、心理归属感的缺失

  归属感是人在家庭生活、社会团体、组织机构等关系中都会寻求的一种心理需要。在流通部的馆员中,这种内心归属感的缺失在老中青馆员中表现的不明显,而在青年馆员中表现的比较突出。他们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在进入岗位后,个人的专业知识得不到有效利用,职业荣誉感缺乏,个人成就感较低,再加上有时候岗位分配上存在人职不匹配的状况,更是使馆员在心里上游离于图书馆管理组织之外,不利于积极主动地发挥各人应有的潜力与智慧。

  三、应对措施

  上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馆员在工作中的一些现状问题,下文主要从领导管理者和流通部员工两方面来做分析探讨,以求为有效地解决问题提供可行策略。

  1、从领导管理者层面而言,管理者应该注意管理方式,将制度管理与柔性的人性化管理结合在一起

  “管理应该是动态。”[4]管理者要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对其政策采取灵活的变动和调整。在制定硬性管理制度的同时,又要走出办公室,亲力亲为地了解职员的工作情况和实际需求,对于流通部工作的实际特点,管理者应该积极鼓励引导馆员灵活处理各项事务,设身处地的为馆员着想,改善工作环境,实施有弹性的工作时间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馆员的集体凝聚力,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岗位人员的分配上,应该尽量做到人职匹配,让馆员在适合发挥自己专业技能的岗位上工作,这样才能增强馆员的集体归属感,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流通部的整体服务水平。此外,领导管理者在注重个体能力发挥的同时,又要加强整体群体性的和谐互补合作。流通部馆员的人员结构较为复杂,各层次的员工都有其特征,在前文的人员结构中已有论述。这就要求管理者了解掌握好各层次馆员的工作、情感特征,努力促进馆员群体间的互相协调与配合,优劣互补,从而形成科学高效、团结协作的高水平服务。

  最后,在注意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的同时,还要关注馆员的心里需求,在工作之余,定期举行一些诸如座谈会、生动有趣的各类讲座、文体娱乐、参观调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馆员积极参与。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进馆员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彼此促进,相互学习,而且为馆员创造出一个团结上进的集体,消除工作倦怠感,促使馆员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流通工作中去。

  2、从流通馆员自身层面而言,首先要从过去的职业低认可度中转变过来

  在大数据时代,流通部的工作不再是简单重复的借还工作,还需要更扎实的专业素质、各种计算机及实践技能等多方面的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所以,馆员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要加强自身职业的认可度,增强职业荣誉感,这样才能以更加饱满地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此外,流通部馆员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避免情绪化工作。在具体的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努力发现自身行业的闪光点和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将消极倦怠的心理状态尽量扼杀在萌芽中,让正能量,正效益占据主导。在流通工作中,不断发挥自身的潜力,展示自己的才华,把工作当作一份事业去做,以百分百的努力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快乐的工作。这样才能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流通部面向读者用户的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流通部人员结构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图书馆 人员 流通 结构 高校
最新图书馆管理论文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探讨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与读者借阅服务探讨
论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热门图书馆管理论文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
创新:迈进新世纪的图书馆管理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
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等函授教育服务
信息资源:特点·价值·机制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