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06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是高等学校的神圣职责,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传承和建设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民族认知的欠缺等方面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势下,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为此,本文将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

  一、中国药科大学学生民族精神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解中国药科大学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找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求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对策,我们于2013年6月对中国药科大学的部分在校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55份,回收率为91%。问卷调查抽样比较合理,涵盖了各专业、各年级及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调查结果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结果如下:

  (一)民族精神教育主流健康向上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中国药科大学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在受访的学生中,90.9%认为“民族精神很重要,是民族的脊梁”,“不知道什么是民族精神”的只有10人,91.9%的学生对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非常自豪或自豪。95.6% 的同学“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性质是积极向上”。66.4%的学生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胜过西方节日。这些数据说明当代大学生具有比较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

  同时,大学生对培育民族精神的态度表现出高度的积极倾向,74.6%的学生认为弘扬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非常有意义”。只有6.2%的学生觉得“大学校园里面民族精神的氛围不重要”,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调查也显示,当代大学生在民族精神的认识上表现出较强的理性。在关于“你是如何看待日本侵华事件的”的调查中,77.8%的同学认为应“吸取教训”,12.6%的同学认为应“学习长处”,而选择“仇视日本”和“抵制日货”的只有6.7%和3.2%。

  (二)民族精神教育有弱化的倾向

  调查中也反映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对大学生来说,没有对民族精神的了解,就谈不上对民族精神深层次的理解和思想意识,更难有对民族精神继承、发展、创新的自觉行为。然而调查显示,只有59.0%的大学生知道民族精神的概念及内涵,39.3%的学生不太了解。63.5%的大学生知道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对于当前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大学生表示可以接受,调查中,49.4%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的思想政治课对自身的民族精神培养有起到很大作用”,对于“如果思想政治课不开,你觉得对你的民族精神培养有影响吗”的调查中,74.1%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能增强我们的民族精神,不开,太可惜了”。这说明,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培育本身并不反感,他们也意识到在大学中接受民族精神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对当前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的民族精神教育,大家普遍认为相对比较枯燥,希望通过一些生动的形式来开展。只有60.9%的同学对学校目前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很满意”或“比较满意”。54.3%的同学认为学校“不常有”开展关于宣传民族精神的讲座或活动。

  部分学生对民族精神认识和实践相脱节,“每天关注时政新闻”的只有18.3%,32.8%的学生“很关心,主动了解”国家政策方针和党的思想路线。此外,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关注个人利益,民族、国家意识淡漠。比如,在回答“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你将会怎么办”一题时,只有47.4%的学生选择“前者服从后者”。他人遇到困难时,只有50.9%的学生选择“主动上去帮忙”。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我校在大学生中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等人文艺术类选修课,有计划地将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课程中,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美德教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生动、有感染力、说服力和震撼力的典型事迹,通过榜样示范的教育引导,使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从而帮助他们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发挥校园文化的核心作用

  高校要充分发挥先进的校园文化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核心作用,一是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校报、广播站、宣传窗等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弘扬主旋律,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民族精神教育的氛围。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和塑造高尚人格。例如以五四青年节、国庆、一二九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借助各类座谈交流会、开设形势政策课、举办主题团会、参观革命烈士陵园等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校情教育等,增强其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三)发挥社会实践的强化作用

  社会实践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在注重思想理论课教育的同时,把民族精神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积极为大学生践行民族精神搭建平台。近年来,我校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等,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在实践中感受、体验民族精神。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不断地探索,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从而在实践中亲身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他们的民族精神。

  (四)发挥校园网络的阵地作用

  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过程中,要掌握好网络宣传的主动权。首先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大对校园网络信息的监控和掌握,堵防有害信息。其次,要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网页及网络平台,建立中华民族的网络传播基地,把民族文化遗产、艺术作品、文化艺术科研成果和历史文物制成数字化产品,在网络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使大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引导中接受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

  总之,在构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体系的过程中,要理清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基本思路,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方法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充分探索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各项保障机制,以保证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而为造就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的当代大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学生 大学 对策 民族 教育 精神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思考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