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积极性的成因分析及策略论文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积极性的成因分析及策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20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积极性的成因分析及策略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迅猛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带来新机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3325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0%,也就是说,我国仅用3年时间就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完成了部分国家经过近50年时间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生源属性和社会需求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教师除了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之外,还必须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有效应对学生发展需求多样化和学生素质多层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按照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的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高等教育”步入到“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虽然高校通过一系列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成绩显著,甚至对传统的管理模式、思路以及体制进行了变革,产生了积极效应,队伍基本稳定,人才流失减少。但不得不承认,由于激励、奖励机制的不完善,这种激励手段的功效逐渐下降,或者不能持续发挥激励功效,高校管理层面临新的危机。

  一、调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性

  教育担负者培养和造就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教育工作的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青年教师是高校教育中的一支生力军,是高校未来发展和教育振兴的希望所在。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担当重任的有生力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学校事业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以教师为主,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是重中之重,因为教师积极性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学校办学实力既包含教学条件、经费、人员等硬实力,更体现办学质量、师资水平、科研成果、社会声誉、校园氛围、教师积极性等软实力,学校要实现发展的目标,要以教师的积极性为基础,学校要在教育竞争中取胜,必须重视教师积极性这个软实力。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发生着变化,认真分析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诸多因素,如何调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积极性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采取正确的对策非常有必要,更具现实意义。

  二、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积极性的因素

  所谓积极性是指人们在心理能动状态下的一种行为动力表现。从心理上表现为人对事物进行积极而深入地了解观察,缜密的思考,创造性的表现和克服困难等状态。本文主要围绕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压力和动力、人际关系的处理、社会经济地位和科研氛围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青年教师如何正确理解本职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高校青年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的理解,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它对青年教师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如果高校青年教师对本职工作产生不同的理解,将产生截然相反的效应,正确的理解,对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一些错误的理解会使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产生不满、厌倦、甚至失去信心,那么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将被挫伤,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和未来。

  (二)青年教师对校园人际关系处理的影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使得人际关系成为我们生存的核心需要”。的确,你、我还有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从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社会关系需求。我们渴望被关爱、渴望与他人产生牢固的友谊,同样渴望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是我们在学校赖以生存的一种精神环境,这种特有的环境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如果这种精神环境是和谐融洽的,那么青年教师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就会感到被尊重、被信任、被支持和谅解,达到感情和道义满足的认同度,使青年教师心情愉悦,工作上产生强烈的积极主动性。反之这种校园精神环境是紧张的,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就会产生精神忧虑、情绪紧张,心情烦躁、对工作失去信心和兴趣,就会挫伤工作积极性。

  (三)青年教师在不同压力下产生的负面影响

  1. 心理压力。根据办公方案提供机构雷格斯发布的调查报告,2012年调查显示:中国上班族压力全球第一。过大的压力给工作效率、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正常工作。

  在工作效率方面不是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增加心理压力就可以解决的。调查证明,工作效率和心理压力有以下关系:

  上图说明当心理压力超过承受阈值时,由于情绪不稳定、搁置问题、不合作态度等压力表现,导致工作效率不增反降,若此时给教师施压只会适得其反,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 身体压力。在身体健康方面,过大的压力容易出现一系列常见疾病,当教师出现身体或心理不健康状态时,无疑会对教学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时不得不中断教学。虽然学校对教师进行体检来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但是心理健康往往被忽视,心理问题又难被认识和界定,积累到爆发点时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四)青年教师教学压力和教学动力的来源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在学校与学生的中间位置,教学压力和教学动力来源于学校、教师自身和学生,目前主要来自学校管理或教师自身,来自学生的压力相对较小。

  1. 青年教师教学压力多来自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如过高的基础工作量、督导的听课监督、不同等级教学事故的界定及处分、教师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等。这些制度有督促作用,而教师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容易产生逆反情绪。教学动力,青年教师不属于高收入阶层,不能从经济收入方面刺激教学积极性,教学动力相当一部分来自教师本身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来自教师对自身价值保值的底线。随着学校的发展,这两种机制对教师积极性的提高所能产生的作用力越来越小。   2. 学生求知欲不高,教师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小。学生求知欲偏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表现在:一是“官本位”思想很难淡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追求所学科目“有用”与否,不在乎文化底蕴的积累;二是应试型的教育体制,使学生在初中、高中时代已经筋疲力尽,进入大学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三是“独生子女”政策后效,家长“保姆式”管理,导致学生自理、解决问题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差。这些因素导致学生有诸多不适,学习方面表现为:遇到较难的课程“知难而退”。学习积极性偏低,表现为:听课率低,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主动学习性差,不提问,更不交流。“被学生问住,下不来台”是每位教师心里最大的恐惧,但这个恐惧被学生解除,学生的压力大幅度降低,甚至只剩下完成教学任务的底线。而学生学习质量问题只向教师施压,收效甚微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

  (五)办学层次和类型增多,科研压力增大,缺乏引导

  高校科研被提到了与教学并重的地位,由于科研工作易于量化,在职称评定中所占比重不亚于教学。教师面对科研工作主要有两种状态:一是长期重教学轻科研,缺乏科研经验的积累;二是年轻教师缺乏科研背景,缺乏科研引领者,并在缺乏科研经验的同时面临教学工作的重压。总之,面对科研任务,大家一片茫然,无处下手,心有余而力不足。

  (六)青年教师经济地位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值很高,希望教师在精神、道德、学术上都达到“神”般的高度;但教师不是神,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达到一定程度,在付出的同时,教师作为一个劳动者同样需要得到对等的报酬、肯定和尊重,当教师的期待与要求被漠视,这二者不协调、不平衡时,教师就会逐渐漠视社会的期待与要求。在学校管理层面只对教师提出要求而不注重教师自身的诉求,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

  三、调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积极性的主要对策

  虽然物质需要仍是高校教师的主要需要,但不可忽视青年教师精神方面的需求;如何调动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适应青年教师多样性和倾向性的需求,是摆到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满足这种现象的关键是激励作用,青年教师积极性主要是职业发展需要、绩效考核机制与校园环境等激励力量,使教师流失率偏低,队伍稳定;改善制约因素的约束,满足教师合理需要,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重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需要,加强青年教师对学校目标的认同力

  重视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增强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和对学校的忠诚度,提高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工作的积极性。任何人工作行为都不仅仅只是为了追求金钱,还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恰当地参与青年教师生涯规划,了解他们的需要、能力及自我目标,加强个体管理;再辅以青年教师兴趣、特长与学校需要相结合的培训发展计划,充分挖掘潜力,创造出与青年教师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与条件。建立融洽的“心理契约”,即“个人有所奉献与组织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针对个人期望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达到双赢境界。学校与青年教师共同成长,关键在于建立“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学校首先要为青年教师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同时善于引导,让他们在学校中能够找到一条发展的道路,把全部身心融入到学校的发展中,并奉献其全部智慧。

  (二)根据青年教师发展诉求,加强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培训

  教师的培训学习就是强调参与、协作,强调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如何利用群体的动力来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愿望和能力,如何提高自我反思能力,促进本职专业的发展。在这里青年教师不仅是“被培训”的对象,他们还要主动地“参与”培训学习,还要加强信息和互动的多向沟通、交流,使高校青年教师真正从“培训”走向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提倡自主、参与、合作和探究,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化、协作学习,比照国外教师教育的趋势,教学模式正由“训练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化。学校要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感”培训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掘他们的创造潜力,调动青年教师的学习主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质量,正确引导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发展

  1. 政策导向。学校在制定政策,应考虑如何引导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正确引导他们开展科研工作,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擅长科研的教师多科研少教学,探索科研的新出路,即先找到突破点,以点带面,实现大多数教师的全面发展。科研工作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正确引导和鼓励,以克服教师焦虑的心态,对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对学校的教学工作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2. 发展动力。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既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又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以科研成就带动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积极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无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育科研成果,就是教师把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或者发现的问题,运用在教育理论上并加以总结、提炼或者分析研究找出对应策略,达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形成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的一项活动,使青年教师通过教育技术理论的正确引导,反复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获得经验和体会,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调动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

  1. 健全激励机制,构建创新校园文化。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学生数量与教师总量产生矛盾,带来许多问题,即结构性短缺,工作待遇偏低,教师超负荷工作,人力资本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约束人的个性发展,以职务等级为主要分配的模式无法体现出劳动者的能力、业绩与实际贡献,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因此,我们应对青年教师的需求进行细致地分析,完善激励奖励机制,正如海尔的用才理念,“人才是激励出来的”,员工能“翻多大的跟头”、海尔就给他“搭多大的舞台”,健全高校青年教师的激励制度,通过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努力营造一个开拓创新的校园氛围,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全面调动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形成学校的创新校园文化,达到提高办学效益目的。   2. 严明奖罚制度,起到激励和教育青年教师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员工在没有激励的情况下,他的个人能力只发挥了20%,而在开发和激励以后,他的潜能会发挥到80%。奖励和惩罚作为激励的两种不同手段,目的都是为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人们的素质,赞美更有力唤起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自尊心,二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其目的是起到“奖励一人,带动全体,处分一人,教育一片”。适度的奖励起到激励的作用;过期的奖励是使职工产生淡然处之的心理;批评要合理,使受批评者心悦诚服,起到鞭策作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易产生对立情绪,要掌握好惩罚时机,才能起到惩戒作用。通过鼓舞帮助青年教师从问题解决型向机会寻求型转变,达到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目的。

  3. 关注青年教师成长,释放压力塑造快乐的育人环境。营造健康、快乐的工作氛围,创建教师和谐心灵,形成教师内心世界自觉组织的非管理方法,在这种管理模式中,教师的行为才是“自心流出”,而不是被“管理”出来的。“自心流出”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性,能提高组织凝聚力,能增强团队战斗力,使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不是为幸福而工作,而是为工作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使青年教师快乐的工作,得其心,创奇迹。就如稻盛和夫的“心灵经营”让所有的员工领悟到:公司的发展与自身的幸福紧密相连。塑造快乐的育人环境,使青年教师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

  四、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中的广泛和深入,教育教学方法同样发生着巨变,需要青年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懈努力,紧跟时代步伐,只要拥有能适应可持续变化、创新的知识与技术,就可以在竞争与变革中成为“常胜将军”,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才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校园氛围,使学校变成每位教师都为之自豪的场所。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品位和竞争能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基地,切实体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积极性的成因分析及策略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校 青年 教师 教学 成因 质量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有效结合路径研究
浅析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