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论文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30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一、 前言

  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的两个产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房地产项目开发需要巨额资金支持,除了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还有一部分来源于上市融资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其它金融类产业;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房地产业产品的消费也需要银行的支持。因此,房地产业与金融业间的相互影响不可小觑。纵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等,房地产价格剧烈波动几乎总是与金融危机如影相随。由于市场投机行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原因,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集聚了一定的泡沫。如果房地产泡沫破灭,可能会导致金融业风险的爆发;金融业风险引爆,也可能会造成房地产业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引发房地产业风险。尤其在美国退出QE、我国银根收紧的情境下,探讨房地产业与金融业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剖析两个市场间信息传递效率,对制定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和金融业风险管控措施,保持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和维持金融业的稳定,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以地产股和金融股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变量MVGARCH-BEKK模型和Wald检验,探索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为市场参与者、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调控及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 BEKK模型及Wald检验

  三、 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波动溢出效应检验

  1. 数据选择和描述性统计。选择深圳地产指数和金融指数分别作为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代表。样本区间为2001年7月2日~2014年4月28日,共3 111个交易日数据,数据来源于大智慧软件。文中采用对数收益形式,日收益率为:Rt=ln(Pt/Pt-1),其中,Pt为房地产指数或金融指数第t日的收盘价。

  由表1可知,样本观察期间内,房地产业的平均收益为正,而金融业则为负,但两者标准差比较接近。峰度统计量和J-B检验统计量均表明两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由ARCH效应检验可知,两序列都具有明显的条件异方差性(滞后10阶)。Ljung-Box Q统计量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两序列均不具有自相关性(滞后10阶)。单位根ADF检验表明所有的序列都是平稳的(1%的显著水平)。即,房地产收益率和金融业收益率均具有高峰厚尾、条件异方差性,适合用GA-RCH模型建模。

  采用双变量MVGARCH-BEKK-t模型对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建模,结合Wald方法检验两者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表2的第一栏是不对参数进行任何约束的BEKK模型估计结果,第二栏是房地产业和金融业间波动溢出效应Wald检验结果。

  首先,基于2001年7月2日~2014年4月28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第一栏的第一列可知,矩阵A和B的对角线元素α11、α22、β11、β22均显著异于零(1%的显著水平),说明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收益率的波动均受自身历史波动的影响,而且波动具有聚集性和持久性。元素α12、β12估计值比较小,且都不显著,可粗略地判断不存在从金融业到房地产业的波动溢出效应;α21、β21的估计值均显著地不等于零(1%的显著水平),可以粗略地判断存在从房地产业到金融业的波动溢出效应。由Wald检验结果(第二栏的第一列)可知,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假设1和假设2,接受假设3,即房地产业对金融业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反之则不成立。

  为进一步研究2008年次贷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与金融业波动溢出关系的冲击,将样本分为两个区间:2001年7月2日~2007年12月28日(次贷危机前)、2008年1月2日~2014年4月28日(次贷危机后),分别对这两个样本进行建模。由表2第一栏的第二、三列可知,无论是次贷危机前还是后,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收益率的波动均受自身历史波动的影响,而且波动具有聚集性和持久性(对角元素α11、α22、β11、β22均显著异于零)。但是次贷危机之后,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波动的聚集性和持久性比危机之前有所下降。次贷危机之前,房地产业、金融业波动的聚集性和持久性分别为1.216 6(α11+β11)和1.233 4(α22+β22),危机之后分别为1.153 0和1.148 8。可能是因为次贷危机后,受经济复苏不确定性、房地产业政策调控等的影响,市场参与者对这两个市场持审慎的投资态度,对信息反应敏捷,投资策略调整频繁,波动的聚集性和持久性下降。

  由表2第二栏的第二、三列可知,次贷危机前,元素α12、β12、α21、β21均较小且不显著,可粗略判断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之间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Wald检验在5%的显著水平下接受了房地产业和金融业间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的假设,进一步验证了两者之间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次贷危机后,元素α12、β12估计值比较小且都不显著,但α21、β21的估计值均显著地不等于零(1%的显著水平),可以粗略地判断存在房地产业到金融业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Wald检验结果说明,1%的显著水平下,房地产业对金融业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房地产业对金融业却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

  3. 结果分析。基于2001年7月2日到2014年4月28日的样本数据研究我国房地产业和金融业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发现房地产业对金融业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效应是2008年次贷危机后产生的,即次贷危机前(2001年7月2日~2007年12月28日)我国房地产业和金融业间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次贷危机后(2008年1月2日~2014年4月28日)房地产业和金融业间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出现“次贷危机前房地产业与金融业之间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我们选择“地产指数”和“金融指数”代表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但2001年到2005年,我国股市一直处于熊市,市场交易量不够活跃,即便200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恢复新股发行,但股市上“地产指数”和“金融指数”的信息传递效率仍然比较低;另一方面,次贷危机前,虽然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自住和投资性购房所占比重较大,投机套利所占比重小,房地产业发展较为健康;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在这个时期进行了改革,剥离了银行的不良资产,银行风险较低,故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波动溢出效应。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股市受重创,房地产业风险也被业界和政府重视,政府多次调整贷款基础利率,并出台房地产购买政策,这些信息同时影响到股市上的房地产股和金融股,进而影响到“房地产指数”和“金融指数”;同时,房地产业是资本依赖性产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上市融资或银行贷款,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等其它金融类产业,所以一旦房地产业出现风险,比如房价暴跌,以房产等作为抵押物抵押在银行的资产,价值将下降,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将会受直接影响,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由于我国房地产业受政策调控影响比较大,并且民间资本也具有较强的实力,当金融业爆发风险,房地产业虽然很难从银行融资,但政府出台一些有利于房地产业的政策,比如取消限购、出台买房落户政策等“救市”,房地产业受金融业风险的影响将很小,所以尽管理论上金融业对房地产业可能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本文实证结果却不支持该理论。   四、 结论

  本文采用MVGARCH-BEKK-t模型研究了我国房地产业和金融业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发现:(1)无论是次贷危机前(2001年7月2日~2007年12月28日)还是次贷危机后(2008年1月2日~2014年4月28日),我国房地产业和金融业收益率的波动均受自身历史波动的影响,而且波动具有聚集性和持久性,但次贷危机前波动的持久性强于次贷危机后;(2)次贷危机前,5%显著水平下,房地产业与金融业之间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次贷危机后,房地产业对金融业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金融业却对房地产业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反映出次贷危机后,房地产业对金融业存在单向的信息传递。这些实证结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房地产业受政策影响很大,民间资本具有一定实力,当金融业爆发风险,若政策出台一些"救市"政策,可能会阻断金融业风险向房地产业的传染。因此,对于政府来说,目前的重中之重是控制房地产业本身的风险,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稳定房地产价格,并通过市场手段引导其回归到合理价格水平上,严防房地产业风险向金融系统风险扩散。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金融业 金融 波动 效应 溢出 研究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