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分析论文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8-23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分析

  作者简介:马海燕,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社会法律工作系讲师;狄晓芳,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教务处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9-221-02

  一、人文素养概述

  人文素养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人文科学方面的研究能力与知识水平,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体现。人文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反思与关注,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基础。人文素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职业素养、技能的形成,更关系到学生将来能否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由此可见,人文素养是大学生最基础的素养,对于其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高新技术转化、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技能支持的重任。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资讯日益发达,知识更新换代的背景之下,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高职教育不再仅仅是学生获得某些职业资格证书的平台,进而能够习得某些职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与技能,更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而人文素养正是高职学生诸多素养当中最需要被关注和提升的素养,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基本道德、品行的养成土壤,它能够使学生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与职业迁移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以及职业的改变,而这种能力及人文素养的培养,恰好是人文教育的目的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不再被看作是较低层次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时代和社会赋予了高等职业教育更圣神的使命,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人文素养的提升则是高素质人才的应有之义,只有将基本的人文素养与专业的知识技能相结合,使学生成为既具有基本人文素养又拥有专门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才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共同的发展,即个人身体、智力、情感、意志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希望学生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胜任工作,但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只是做好未来工作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要想做好工作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并非掌握了专业知识、技能就一定能做好工作。做好一项工作,不仅需要知识、技能,更需要和周围的人与环境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其中包括广博的人文知识、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良好的与人沟通协调能力,总的来讲就是一个人的人文素养。

  高职学生在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竞争的不仅是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个人的综合素养。而个人综合素养的构成中,最为重要同时有最不为人们所重视的就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通常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这也是企业、单位非常看重的,往往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更受欢迎和喜爱,同时自己工作得也比较顺心,而人文素养欠缺的学生则相反。因此,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

  (一)高职院校应该转变观念,确立人文素养教育的育人理念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经济和生活发展、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同时也出现了重职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偏颇做法,许多职业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建设和维护学生实训室,目的就是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但对于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则重视不够,殊不知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仅不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影响学生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更不利于高职学生在未来的长期发展。

  高职教育要想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摒弃重职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偏颇做法,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以从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只有从思想上确立人文素养教育的育人理念,高等职业教育才能走出制约其发展的重职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的认识误区,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将职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融于课程体系之中

  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素养与技能最直接的阵地就是课程,基础性的素养课程是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载体和重要途径。要改变当前高职教育重职业技能、轻人文素养现状,切实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人文素养,使高职学生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不仅需要高等职业院校自身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从课程设置上保证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能够体现。具体来说,应该根据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人文素养的培养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适当提高人文课程的比重。一方面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开设职业人文教育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能提升其将来从事职业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开设基础的人文教育课程,文学艺术、史学、哲学等人文科学课程,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只有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学生才是高职教育真正的人才培养目标。由此可知,有效地融合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教师人文素养,践行高职人文素养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使得很多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一线教师的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验以及教师的职业技能,而对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极其培养重视不够或者说这方面还比较薄弱,而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又直接关系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建立和培养。因此,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关键是教师,而且首先应该先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充分重视教师这方面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一方面应该建立良好的继续教育机制,使在职教师能够拥有持续再培训再教育的机会。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老化的周期缩短,新的专业领域不断出现,教师也同样面临着知识老化的问题,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再培训再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具有走在知识前沿的能力与素质,他才能有可能将这种持续学习、高效学习的方法、技能传授给学生,进而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自己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修养,不断提升自己在此方面的修养。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其教学过程中就学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学生,并正确的观点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懂得如何去尊重知识和他人,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事情,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才能在社会立足。因此,教师提升自己的修为更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群体、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人文培养氛围

  环境影响人、造就人,学校的人文环境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和谐的校园文化和氛围的营造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应该在硬件上下功夫,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人文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增加图书馆建设的投入,着重增加文、史、哲和艺术类等人文学科图书的引进,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增加一些人文公开讲座,邀请专家来校讲学,使学生有多多接触人文艺术的教育机会和氛围;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比如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网站等媒体形式,对一些校内外文娱活动,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的发展形势及时予以报道,从而在全校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氛围;最后应该引导学生广泛开展校外实习实训,广泛接触社会,将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内化为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品质,在生产中,学以致用,进而不断增强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人文 高职 院校 学生 素养 路径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