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发展策略分析论文

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发展策略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8-23

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发展策略分析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一)西北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全国西部区域发展战略的引领者。以陕西为例,国开行西安分行通过多项区域、行业、客户融资规划,提供“量身定制”金融服务,引导地方科学发展;陕西省关中经济区到2013年末,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5%,达到1.04万亿元,国开行陕西分行支持该区贷款占全省余额的80%,达到1544亿元;建设秦岭终南山隧道,贯通西安至汉中全线高速,为实现国家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创造了条件。二是新疆从区域到国家战略。新疆天山北坡区域综合发展规划,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煤炭开发、煤电、煤化工“十二五”发展规划,沿边向西开放“十二五”发展规划,均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开发性金融支持新疆水利电力、农业、公路、铁路、民航等领域开发建设;开展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融资方式,支持新疆煤炭、化工、装备制造业、农业产业化建设;实现了新疆从区域战略到国家战略的转移。

  (二)西南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以广西为例,广西是我国与东盟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平台。国开行广西分行服务国家战略,依托国家信用,运用中长期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保障广西重点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等项目建设,2013年发放本外币贷款398亿元,引领社会资金298亿元;支持广西交通投资、铁路投资、有色金属、玉柴集团发展,促进了广西经济稳步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银政合作建立市场规则

  (一)西南部区域建立“一市一策”专项方案

  以广西为例,国开行广西分行根据广西区位优势,与政府合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棚户区改造,为广西14个地市制定“一市一策”专项工作方案,建立区域化的市场规则,推进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水利文化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收效显著。

  (二)中部区域建立多元化融资平台

  以河南为例,国开行河南分行创新构建政府监管、财政融资、银团结合的融资模式,以2013年成立的河南省豫资城乡投资发展公司为“统借统还”的省级借款平台,对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截至2014年6月底,已累计向河南省棚改项目发放棚改贷款277亿元,河南近50个市县18万棚户区居民能从中收益。在我国中原地区建立多元化融资平台的市场规则,对加快推进中部区域棚户区改造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三)东部区域开发性金融模式创新

  一是开发性金融支持安居工程融资模式。国开行江苏分行创新安居工程融资模式,确立给政府主导的城投公司统一贷款,将城投公司的土地出让收益、租售收入、拆迁改造资金统筹,推动城投公司在债券市场获得低成本债券资金,完成安居工程建设。二是建立并完善高效的投融资体系。国开行江苏分行以市场为导向,拓宽上市、债券、信托、担保、租赁、集合债务、基金、私募基金等多渠道融资,创新融资机制和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并形成金融合力,统筹信贷资源,优化分布格局,完善风险机制,苏北苏南融合,融入江浙沪金融圈,实现金融区域联动。

  规划先行确保科学合理

  (一)西南部区域规划建设产城融合形态

  以广西为例,国开行广西分行支持南宁五象新区、柳州汽车城、桂林临桂新区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南广铁路、柳州至武宣高速公路、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等省级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产城融合,为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奠定基础。

  (二)中部地区规划先行建立债务风险管控长效机制

  以河南为例,国开行河南分行支持地方政府控制债务风险并打造健康财政。规划先行,支持重点领域融资规模、结构、时序、风险、制度建设,形成贷款资金“借、用、还”良性循环;提供“投贷债租证”综合服务,完成河南省内60多个重要银团贷款组建,采用信托贷款、间接银团融资,发行短融、中票、企业债、私募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夹层投资、售后回租等方式融资,支持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和配合河南省政府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立风险管控长效工作机制,打造健康财政。

  (三)东南部发达区域以金融创新为主旋律

  以深圳为例,国开行深圳分行通过“大项目富国、小项目富民”,使普惠金融服务于社会经济各层面和群体,实施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出口单保理业务风险评估、“投贷债租证”营销、土地整备融资、前海投融资合作、盐田港与地铁金融服务、华为中兴电信牌照融资、中小企业票据批发式供应链融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承销等金融创新取得系列硕果。

  (四)区域发达城市建设智慧城市

  开发性金融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由国开行与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签定,拟在“十二五”后三年支持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规模不低于800亿元。智慧城市建设融资投向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与绿色、低碳、信息化城市建设。通过政府补差、投资补助、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社会资本参与等融资模式创新建设智慧城市。

  普惠金融促进社会发展

  (一)各区域棚改与保障房建设模式

  一是构建银行、公司、市县政府合作模式。以陕西为例,陕西省创新保障房建设投融资体制,由省政府组建保障房公司,引进集团担保、调整信用结构;国开行陕西分行通过“统一融资、整体评审、一次承诺、分签合同”方式,向陕西省保障房公司批量授信,构建银行、公司、市县政府合作模式;2013年末,陕西省保障房公司从开行贷款53亿元,从市场融资100多亿元,陕西省保障房建设创新模式成为全国典范。   二是“先买后拆”与“先建后拆”相结合模式。我国城市边缘地区、矿区、厂区及采煤沉降区的棚户区较多,居住条件差,供气、供热、供水缺乏。从2013-2017年,国家计划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国开行计划提供7000亿元贷款支持,内蒙古每年计划320亿元以上贷款支持棚户区改造。内蒙古包头北梁棚户区已有百年历史,生活着12万居民,是全国最大的城市连片棚户改造区,国开行内蒙古分行通过多次调研,采用“先买后拆”(政府买房安置拆迁户再拆棚户)、“先建后拆”(先建房安置拆迁户再拆棚户)相结合的棚户区改造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统贷统还模式。以河南为例,国开行河南分行搭建保障房省级融资平台,建立“省政府领导、银监部门协调、财政部门统筹,融资平台借还,小额银团支持”的合作模式,统贷统还模式加快推动了全省保障房建设。

  (二)各区域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模式

  一是“三平台”统贷模式。以广西为例,国开行广西分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统贷平台、担保公司为担保平台、信用协会为公示平台的“三平台”统贷模式,2013年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超过20亿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成效显著。二是协会“直贷、担保贷、转贷、助业贷”混合模式。以河南为例,国开行河南分行以信用协会会员小额批发直贷、担保贷、贷款公司转贷、青年助业贷款等多种模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市场、信用、制度建设,形成政府主导、机构合作、协会自律、担保增信、批量贷款的业务模式。截至2014年6月底,其支持约8.5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创造就业岗位20多万个,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519亿元,发展规模走在全国前列。三是创新七种融资模式。小微企业平台统贷模式通过组织、借款、担保、公示平台和信用协会,用批发方式来解决零售业务,构建起市场化业务与风险防控体系。小微企业票据贴现模式以票据为质押,拓宽融资渠道,为小微企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小微企业银团直贷模式与商业银行组成小微企业银团,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小额贷款公司转贷模式以小贷公司注册资本的50%为上限授信额度,为其提供批发贷款,向小微企业发放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担保增信模式筛选符合条件的担保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与融资服务。金融租赁公司统贷模式为金融租赁公司提供批发贷款服务于小微企业发展。商业银行保函直贷模式与商业银行合作授予额度,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性保函及融资服务。四是创新管理模式是大趋势。我国小微企业大多面临转型升级、直接融资、信贷融资、抵押担保、防控风险、信息对称等困难,开发性金融创新模式,建立评估审批、贷后管理、风险防控、合作机制等制度,为小微企业项目进行管理并提供贷款、融资、债券、征信、财务、票据贴现、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我国小微企业创造了全国就业的80%,GDP的60%,税收的50%,而小微企业在国家全部贷款中的占比却不足1/4,融资难制约着小微企业发展,开发性金融创新管理模式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大势所趋。

  (三)各区域支持助学贷款

  一是助学贷款的“河南模式”。国开行河南分行2004年在全国首创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河南模式”,此模式以省教育贷款管理中心为平台,高校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运作,高校承接学生贷款申请、调查、审核、管理工作,银行根据助学贷款本息回收情况予以高校适当奖励,有效推进了高校助学贷款建设。国开行河南分行承办河南省助学贷款,覆盖河南全省152个县区、118所高校、受助学生102万人次,累计发放助学贷款48.3亿元,全国位居前列,基本实现“应贷尽贷”。二是支持生源地助学贷款模式。困难生源在当地获得助学贷款的业务模式。国开行广西分行支持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截止2013年底,已覆盖广西全区14地市、111个县(市/区),累计发放助学贷款超过50亿元,受益学生43万人,位居全国第一。

  开发性金融推动地方经济转型

  (一)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以辽宁为例,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财政收入占辽宁省的1%,棚户区改造面积占全省的30%,基础设施、市政配套、道路水电、供暖设备等不配套,棚户区开发成本高、商业价值低,商业社会资本难以介入,严重制约城市发展。国开行辽宁分行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为阜新市提供贷款,支持棚户区改造、失业保险基金、省属高校和农村高中改造、水利建设等民生项目;扶持新能源、煤化工、农产品加工重点产业发展,建设液压装备、氟化工、铸造、板材与皮革加工、新型材料等六个产业集群协调发展,成效显著;预计到2015年,阜新市人均GDP有望超过全国和辽宁全省平均值,成功实现经济转型。

  (二)支持地域特色的民族工业发展

  以陕西为例,国开行陕西分行创新金融方式,以集团公司作为融资平台,以应收账款作质押,开展产业链贷款,由集团统借统还,带动中小型零部件供应商发展,提高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促进了比亚迪、吉利等民族品牌汽车在陕西的发展;支持西航集团“大飞机”制造、西电集团领先技术输配电设备生产、陕西煤业集团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建设,截至2013年末,累计提供装备制造业融资440亿元,为陕西省提升民族工业全产业链附加值,振兴装备制造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经济发达区域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发展

  以深圳为例,国开行深圳分行规划先行,与国家核电特大型企业中广核集团、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军者比亚迪、基因测序能力全球第一的华大基因等企业合作,支持产业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开发储备了核电、能源、基因、通讯技术、文化创意、医疗工程等新兴产业项目,与高新企业共同实现双赢发展。

  创新模式支持“三农”发展

  (一)西南部区域的“三合一”与“银政企农”模式

  一是国开行广西分行探索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造血、输入智力扶贫的“三合一”模式,为 “三农”提供金融服务,推进扶贫开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二是“银政企农”合作共赢模式。国开行贵州分行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年2号文件)要求,通过融资模式与金融产品创新,开展综合金融服务,支持贵州能源、交通、水利、城建设施、扶贫、县域经济发展。其中,用“开行小额农贷”金融产品支持贵州连片特困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成效,形成了政府、银行、企业、农户四方合作开发建设的新格局。   (二)中部地区的“银企林押保”组合融资模式

  以河南为例,国开行河南分行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大电网、公路、农林水利、农民安居、科教文卫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其中,“银行+企业+林权+抵押+保险”的融资模式,为河南省林业体制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

  开展国际合作实现多国共赢

  (一)西南部区域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中央要求“把发展同东盟关系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 以广西为例,国开行广西分行支持广西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与越南工商银行、柬埔寨加华银行等结成合作伙伴,组建重大项目国际银团,促进我国与东盟互利合作共赢;针对东盟国情特点,为中资企业柳钢、柳工、玉柴等提供国际项目合作;截至2013年底,该行外汇贷款余额达44.6亿美元,居位广西同行业之首;支持沿边开发开放和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参与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马“两国双园”、钦州和凭祥保税区等园区建设,已累计发放贷款435亿元;广西开放型经济体系初具形态。

  (二)西北部区域构建国家北疆经济安全屏障

  以内蒙古为例,国开行内蒙古分行着眼于国内外两个市场,通过担保、信用、用款三个平台和信用协会来支持内蒙古中小企业发展,开展海外合作业务,建立起国家北疆的经济安全屏障;坚持“业务先行、机构后设”,2006年派工作人员到蒙古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等国开展工作,了解当地政治、文化、经济、法律情况,帮助中国企业寻找项目,支持贷款开发项目,到海外参与电信、公路、电厂等项目建设,实现互利共盈。截至2013年底,国开行内蒙古分行外汇贷款9.8亿美元,占内蒙古外汇余额的50%以上。

  深化开发性金融改革与发展

  (一)打造西南、中南地区新战略支点

  以广西为例,国开行广西分行围绕广西区党委、政府部署,支持广西打造西南、中南地区新战略支点,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西江与珠江经济带战略。支持交通物流体系建设,以区内交通路网、出省出边通道、江海航运基础设施及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创新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为中马钦州与马中关丹产业园、梧州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凭祥跨境经济合作区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棚户区改造、北部湾城市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支持沿边金融合作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推进中国――东盟银联体成员行之间的货币互换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

  (二)中部区域构建富强、文明、平安、美丽中原

  以河南为例,国开行河南分行支持棚改民生工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产业集聚区、中原城市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重点,运用投贷、债贷组合金融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共同支持河南城镇化建设,支持保障房、教育医疗、农林水利等建设。构建城镇化贷款的市场化融资平台,以公私合作(PPP)、BOT、投资补助等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建设城镇化项目,完善贷款“借、用、还”三位一体机制,建立政府、投资方的风险收益共担机制,加快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整合资源来管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深化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合作,规范发展市场型、混合型、政府型等多元投资运行主体的融资平台,探索评级、授信、借还的“三统一”模式管控金融风险,整合土地、金融、财政、行政、政策资源,与商业银行和社会资本共同创建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区域深化开发性金融改革与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

  结论与启示

  一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支持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中国与西亚各国经济区域合作,为发展和建设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奠定了基础。二是银政合作建立市场规则,形成了我国各地区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新业务模式,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是规划先行确保科学合理,使各区域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发展。四是普惠金融促进了棚改与保障房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助学贷款等民生工程的发展。五是开发性金融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地域特色民族工业、区域产业龙头企业得到持续发展。六是创新模式支持“三农”区域发展,形成了政府、银行、企业、农户合作开发建设新农村的格局。七是开展国际合作实现多国共赢,促进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海上丝绸之路、丝绸经济带的发展。八是深化开发性金融改革与发展,能更好的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发展策略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区域 发展 金融 支持 策略 开发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