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论文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9-08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

  一、教学常态下,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关于高中文言文课程的教学,高中新课标在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中有这样的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1]

  基于文言文在语言上的特点,文言文教学理所当然要重视语言的教学,关键是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策略的取舍方面,我们应该多作努力多做思考。

  就文言文教学而言,在教学常态下,文言文课堂教学是怎样的面貌呢?

  出于应对高考的功利性考虑,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投放在繁琐的文言字词的教学上,文言文基本的教学模式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读串讲,不串讲就不放心,不放心课文字句的落实。于是扎扎实实地落实文言字句的教学,字音、古今异义词、通假字、一词多义、疏通语义、翻译、背诵、默写,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文言文考试也主要考词义和翻译

  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教得费时费力,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教与学,大都停留在语言知识的层面,至于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深入探究的不多,高层面的审美培养就更难实现。这样,就很难全面高效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到了课堂上,就仅仅变成一词多义、通假字、使动意动、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之类的“精讲”,字字落实,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上课是“录音机”,课后是“复读机”,考试是“默写机”,把学文言文当成受罪。

  受文言文语言特点的限制,加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关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不是依据课程标准,而是依据考试要求,将文章的翻译、句式词法的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的辨析等作为重中之重予以突出,将读懂文言、掌握文言语法作为主要或唯一的教学内容。

  在高中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对学生学习文言文还有一项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2]在必修课程的评价方面,课标要求:“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3]这就说明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会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意义,理解词义和句式,清楚文章大意,还要学会独立自主分析文章内涵。

  从实践的层面上考察,文言文教学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譬如阅读教学与应试指导的关系:文言文阅读教学是把课文当成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来教,还是当成一段应试材料来教?文言文教学要兼顾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文章形式要素的分析和鉴赏、文化传统的渗透和阐发,这是许多人的共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教什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教什么”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 。

  二、合宜的教学内容――教学有效性之一

  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是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语文课堂的重建。“语文课堂重建的关键,是将课堂教学从以‘教的活动’为基点逐步转变到以‘学的活动’为基点”。[4]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更有效地达成语文课程目标。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中,“文言” “文章” “文学”和“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在文言文教学中,选择怎样的教学材料、确定怎样的教学重点,体现了对文言文教学价值的不同判断。从最低要求来看,在一堂课中,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在文言实词、虚词、句法上有点进步,这已经是有效的教学了。“如果在疏通文字障碍的同时,还能在文学修养、传统文化、篇章结构上有一点收获,那就更值得肯定”。[5]如果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学生能对某位作家、某类文章、某种古代文化现象产生兴趣,那就达到了熏陶情怀、传承文化的理想效果。

  一堂好的语文课,主要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有效的语文课堂不能单靠教师来建构,这里有一个立场问题。教师如果仅仅站在自身立场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是不会发生的。教师还要时时把握住学生的立场,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照自身的教学,有效的教与学才可能发生。[6]

  阅读教学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

  合宜的教学内容,必须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教学内容合宜、正确,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能给学生提供较大的帮助。那么,教学内容如何选择呢?基本原则:1.依据文本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2.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文言文教学,一方面要依据文本体式,正确解读课文,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说: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7]

  学习文言文,前提是学习文言,实质是体认它们所言之志,所载之道。学习文言文,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是两个重点。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必经之路,力戒“逐字逐句翻译”,需要翻译的地方往往是文言特殊句法的语句。   一词多义的归纳整理,是文言常用词语教学中常见的做法,文言语言教学必须以“常用词” 教学为抓手,方能确保文言教学的有效与高效,但不必串读串讲,字字落实,可采用以下处理原则:

  1.放过。文言文中的有些字词语句不需要特别处理。

  2.深入。有些字词句只是浅表地知道是远远不够的。集中体现作者情意和思

  想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要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充分领会。

  3.突出。古今“同中有异”的“常用字词”,文言文教学应予以突出,勾画

  词义发展网络图。

  4.分离。考试中常出现的“考点”,这类词语和句法的学习主要靠记忆,需要反复练习。这种练习与所学的文言文的理解和感受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因而宜与阅读教学相对分离,放在课前或课后,进行强化记忆。[8]

  三、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有效性之二

  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表现为学生“学”的有效性。

  在常态常规式的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教师职业生存方式:课堂教学,先看教材,再看教参,后写教案,再后走进课堂。课堂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展现教案的过程。教案知识点讲完,教学过程也就终结。常态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以自己“教的活动”来代替学生“学的活动”,习惯于“以教的活动”为基点。“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不能混淆。

  “以教的活动”为基点,在教师的备课方式上表现为:我要教这些,我要这样教。“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是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考虑学生怎样学才能学得好。学生需要学什么――依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学生怎样学才能学好――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的活动”。语文教学设计,主要不是设计“教的活动”,而是设计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设计“学的活动”。[9] 教学的核心是“学的活动”,教学环节就是对学生“学的活动”的组织,教学流程就是“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需建立在“学的活动”这个基点上。

  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使学生的“学”相对丰富、多样,使学生的“学”比较有结构、完整。有效的教学组织活动有两个特征:1.在纵向上,学生的学习有阶梯的递升或方面的扩展。2.在横向上,学生们建立相互的关联并形成共同的学习经验。在这里,教学环节的设计需明确教学内容落点,教学活动的组织以2--3个环节为宜,组织学生较充分的学习活动。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夫,要花在教学起点的辨认、教学终点的确定以及2--3个活动环节的把握上。

  就文言文阅读教学而言,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感受,始终都是学生这一阅读主体的理解和感受,在阅读教学之前、之中或之后,学生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感受,应该有明显的变化。基于此,文言文教学设计可以采用这样的设计思路: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中间搭2―3个台阶。

  操作步骤如下:

  1.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目标,即教学的终点。

  2.根据学生学情明确教学的起点。

  3.中间搭2―3个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较充分的“学的活动”,即每个环节的

  大部分时间是“学的活动”。

  4.还要考虑与课堂教学直接相关的课前预习以及后续活动的课后作业。[10]

  “学的活动”用“台阶”表示,意在说明教学流程是逐层递进的,教学环节

  是有梯度的,学生的学习经验逐渐丰厚。一个台阶是一项“学的活动”,每项“学习活动”围绕一个落点(教学子目标)展开,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或学习策略和方法)。教学环节的设计如图所示:

  四、备课研讨:

  《师说》教学设计――教学有效性行动研究的一次尝试

  按照文体类型及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是近年来探索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向之一。笔者有幸参与上海师大“国培计划”“共同备课行动研究”,以文言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为核心,研讨文言文教学设计的要领,探讨新课改背景下文言文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的问题。根据“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中间搭2―3个台阶”的思路,以《师说》为例,设定文言文“说”类文体的教学目标,呈现如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阅读顺序:从“教学起点” →→“教学终点” )

  备课研讨:《师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终点):把握“气盛言宜”的说理艺术

  (气水也,言浮物也。气盛,则言之高下长短皆宜。“气”指道德修养,人格精神。)

  台阶三:落点:赏析说理艺术。

  方法:(1)默读、勾画,交流说理方法(对比、举例、引用、顶真、反复);(2)分析一、二段虚词的作用,体会文气;(3)一、二段与三、四段虚词应用对比,理解篇章错综变化的特点;(4)补充资料,体会作者气盛言宜背后的文化品格(不顾流俗,招收后学,抗颜为师,坚持真理)

  台阶二:落点:初步理解情理。

  方法:(1)作者背景、解题,理解用“师”“道”二个核心词来说理;(2)默读,勾画表明观点的句子,以及不理解的词语,讨论交流,明确核心观点(“吾师道也”);(3)朗读课文,体会情感;(4)批注,划出表达情感的词语,讨论交流。

  台阶一:落点:激趣。

  方法:(可用故事或生活经验)(1)“师”的词源发展(师,众也;众必有主之者。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2)找“师”的句子,梳理“师”的含义;(3)找“道”的句子,梳理“道”的含义。

  教学起点(学情):

  (1)学生对文言文不太感兴趣;(2)借助注释大致能疏通字词,但对个别重点词语、特殊文言句式理解不到位,如“师”“道”等;(3)对虚词表达的语气、情感把握不准。如“也”“矣”等;(4)能了解作者的一些观点,但不能准确把握全文核心观点。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文言文 教学 初探 阅读 有效性 有效
最新中等教育论文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讨
自主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希沃白板优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做好细节 赢在高考
初中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实践
浅谈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深入中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
初级汉语课堂管理个案分析
热门中等教育论文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与德育
中学生对学校公布学习成绩和排名次的看法研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的信息化
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优化课堂教学
对职高班班主任工作的两点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方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课的导入
高中英语写作训练探讨
精选教材是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