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加强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思考论文

加强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07

加强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242-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无疑给新时期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公安部2011年制定下发了《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规范》,要求“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民警的发展需求,注重民警的全面发展”,这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在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指对公安民警个体合理需求和全面发展的基本关怀,要求各级教育者充分尊重民警的情感、意志、精神、文化、智能、价值等。这既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标志着公安队伍管理文明进步的程度。如何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将人文关怀引入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有效的关怀措施,进一步激发公安民警的职业认同感、组织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调动公安民警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公安事业健康、和谐发展,则是当前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动态性的工作,需要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当前,公安工作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背景、内容和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近年来,公安部和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围绕民警职业压力、身心健康状况开展了大量调研工作。调查表明,由于受特殊工作性质和环境的影响,相对其他公务员而言,公安民警工作两三年时间所经历的危机事件就相当于普通人一生所经受的危机事件。公安民警经常性地面对社会阴暗面和经受生与死的考验,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而作为肩负着社会维稳保安重责的公安民警,如果心理有缺陷,或带着强烈的负面情绪履职,就会对公民、对国家带来一些潜在的危机。新形势下,做好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这篇文章,对于培树公安民警健康心态、促进公安民警身心健康和公安事业和谐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人文关怀,有助于提升公安民警个体人格魅力和公安队伍整体形象

  公安民警个体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而公安民警的人格魅力源于平和的为人处事态度,平和的为人态度又离不开良好的处世心态。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入调整,社会贫富分化程度逐渐加大,公安民警所面临的各类压力也日益增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增多,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在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关注民警多方面多层次的心理、情感需求,通过尽力满足民警的基本需要,着力帮助民警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可能地减少民警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民警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才能更好地引导民警树立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培育民警乐观、豁达、宽容的心态,培养民警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精神,促使民警用平和的为人处事态度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用和谐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进而增强民警个体的人格魅力。

  (二)实施人文关怀,有助于提升民警个体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幸福感”日渐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实力发展和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数。作为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组成力量的公安民警,其“幸福感”指数直接影响着其在维稳保安促和谐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社会各界过多地强调了公安民警应尽的义务而忽视了公安民警个体合法权益的保护,无论是从执法观念还是执法实践来看,公安民警都正在经受着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挑战,疲惫、愧疚、委屈、失落等负面情绪滋生漫延,让民警“幸福”指数不容乐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发挥。实施人文关怀,加强组织关爱和心理疏导,缓解民警工作、精神压力,维护民警正当执法权和个体尊严,丰富警营文化生活,才能让民警的品位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进而促进公安事业和谐发展。

  (三)实施人文关怀,有助于提升民警遵章守令的自觉性和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虽然在铁的纪律约束下,绝大多数民警能够做到遵章守令,服从管理。但仍有“个别人”想要突显个性,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不愿与他人步调一致。这给民警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翻开历年来的《公安民警违法违纪案例选编》,我们就可以看出,缺乏人文关怀的民警,很容易成为公安队伍中的不和谐因素。民警被动式服从管理与发自内心的自觉接受管理相比,缺乏持续性、稳定性。如果民警不能发自内心地理解、支持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就容易导致出工不出力,甚至出现关键时刻临阵退缩、不听命令的现象,这就会让指挥者唱“独角戏”,从而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施行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体现。下好了“人文关怀”这步棋,有助于公安民警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公安民警的自觉性,增强民警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更好地调动民警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成上下同心,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实现队伍管理效率的最大化。

  (四)实施人文关怀,有助于提升公安队伍的凝聚力

  坚持“以警为本”是建设和谐警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与“人文关怀”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领导干部和基层民警在公安队伍教育管理中,分别扮演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这两种身份之间本就是一对矛盾体。在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人文关怀”元素,给予公安民警这个“人”应有的尊重和平等对待,充分汲取民警个体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创造性智慧,让每名民警都能感受到警营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民警间形成“兄弟姐妹般的关怀”,营造出“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和谐氛围,将会更好地促进这两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将教与被教、管与被管之间的矛盾降到最低,促使民警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给整个公安队伍的和谐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二、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在党中央、公安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指引下,公安民警队伍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以人为本”更多关注地是公安机关的服务对象――人民群众,内部思想政治教育中本该被重视的民警个体却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了许多与人文关怀不适应的问题。

  首先,重业务轻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当前公安机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一些警种、部门“一把手”一谈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为是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的事,缺乏“齐抓共管”的责任意识,而在业务工作任务繁重时,政工部门、政工干部的岗位特征又被有意无意地模糊了,政工干部更多是被当作业务骨干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公安业务工作缺乏统筹安排,各类学教活动与专项整治工作频繁交叉进行,往往是一个活动没有结束另一个活动又开始了,这种铺天盖地般地教育活动,写不完的心得体会、整改报告让基层民警疲于应付,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更是使基层民警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倦怠、抵触情绪。

  其次,忽视民警个体需求。人文关怀落实到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是要尊重民警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传统的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填鸭式”灌输为主,往往只注重强调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奉献精神、集体观念等思想和价值观的教育,忽略了不同警种、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民警思想上特殊的内在需求,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不同民警的精神追求。比如支队长、大队长和普通民警这三个群体层次是相当清晰的,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一刀切”,由于对民警的层次需求关注不够,导致对解决不同层次民警的实际问题效果不明显;又如每个民警对未来的憧憬和个体发展的期望,都是其工作动力和积极性的源泉。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很少有人关注民警对个体发展的期望值,对民警的政治追求了解不透,即使是谈心,也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工作中带倾向性的问题,从未或很少顾及到民警理想的期望值,从而难以为民警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一个广阔平台。

  最后,教育方式方法不活。当前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上是满足于做好上传下达,一般以政治理论学习、先进事迹宣传、职务晋升、经济刺激等为主要方式,没有根据不同时期公安业务工作的特点,结合各部门、各岗位工作和民警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如在政治理论学习中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往往只重视念报告、背条文,开大会、讲套话,没有充分考虑到民警个体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民警对所学内容“入耳不入脑”,教育效果不明显。再如对民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与实际结合不够,尤其结合当前形势不够,讲的是“陈年老调”,有时甚至照搬、照抄上级文件,民警听起来没味、没趣、没劲,不能提高民警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民警厌烦、腻烦心理;空洞、命令式地说教,也难以有效地解决民警思想问题。再如在职务晋升方面,无论是领导职务还是非领导职务晋升都存在较严的职数限制,相对于其他政府部门而言,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晋升难度较大,一些民警工作数十年,临退休了还是一个普通科员,这种“僧多粥少”的现象导致职务晋升对民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刺激性相对减弱。

  追根溯源,导致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足的原因主要有。

  首先,教育理念滞后。教育理念支配着教育行为。不可否认,传统的、简单甚至是过激的命令、灌输式教育方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效。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环境和公安工作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80、90后逐渐成为公安民警队伍中的主力军。他们的价值取向、爱好、习惯以及知识结构等都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这也对公安机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以往那种只考虑社会需要,而忽视民警个人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公安民警队伍教育管理的实际,更使得民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运行机制不健全。当前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不缺乏相关的人文关怀制度,如民警慰问制度、优抚制度、年休假制度、奖励制度、特困民警帮扶制度等,但这些制度措施真正落实到位的不足50%。人文关怀制度执行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保障机制。当前,在公安机关效能评估方案中,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占分值不足10%,而且基本集中在民警违纪违规查处、涉警负面舆情处置等方面,对各类人文关怀、从优待警措施落实情况没有纳入考核,或虽纳入考核却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由于缺乏必要的考核监督机制,这也就导致一些领导者在施行人文关怀中的走过场、搞形式,很多好的人文关怀措施形同虚设,成为一纸空文。

  最后,人文素养缺失。无论是作为教育者的领导干部,还是作为受教育者的普通民警,受“重业务轻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技能培训,轻人文素质教育”的错误认知。一方面,一些领导干部没有认识到民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对公安专业知识的“充电”,忽视了对文史哲法艺等人文知识的学习。由于缺乏足够的人文知识支撑,领导干部在施行人文关怀时,只知其形而不解其意,无所适从,常感到“无从下手”。另一方面,民警缺乏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很多民警整天忙于侦查破案等业务工作,从不或很少阅读非业务书籍,仅有的业余时间也是用于健身、网聊、网游、看网络小说或影视等方面,一些民警连最基础的文学常识、最基本的艺术欣赏能力都不具备,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差,执行力较弱。“精于科技、荒于人文;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盘算、荒于仁义;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平等”,这句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状态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当前的公安民警人文素养状态。   三、加强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对策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我们的方向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构想成真的机会。”这正是人文关怀思想的核心追求。公安机关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大历史使命,特殊的工作和纪律要求让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其他管理工作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在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是一个时代课题,十分具有挑战性。

  (一)转变教育理念是施行人文关怀的前提条件

  《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规范》中明确,“基层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实行一岗双责”,即各警种、部门一把手即是本单位行政工作负责人,又是本单位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施行人文关怀,首先必须转变领导者“重业务轻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做到“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重”。同时,公安队伍中,领导干部与普通民警之间既是领导与被领导、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又是平等的战友关系。作为教育者的领导干部必须尊重被教育者即普通民警的人格和权益,要改变以往那种居高临下、训导命令式的教育管理理念,注重以警为本,坚持严格管理和说服教育并重,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既要运用铁的纪律依法施管,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民警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民警自觉性。领导干部只有从思想上将自己从单纯的“教育者”“管理者”转变成为警队、为民警服务的一员,才能真正俯下身子、深入基层,倾听基层民警心声,了解民警真实需要,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落到实处。

  (二)突出“以警为本”,不断丰富关怀内涵是施行人文关怀的关键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民警个体的合理需求,不断丰富人文关怀内涵,借助形式多样的载体,从思想、政治、生活等多方面满足民警个体发展的需求,才能实现民警个体发展与整体队伍健康发展的和谐统一。思想关怀方面,可以将心理健康课程列入民警晋职晋级晋衔培训内容,通过建立完善心理咨询站(点),不定期组织民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试、互动约谈等方式,准确掌握民警思想动态,加强民警心理疏导,及时发现、化解民警思想疙瘩,培育民警“阳光心态”,引导民警正确面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精神关怀方面,要借助丰富多彩的警营文体活动,将民警的“心”“神”凝聚起来。通过组织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围棋、象棋、游泳、书画、摄影等经常性、群众性的主题文体活动,进一步缓解民警心理压力,激发工作热情。生活关怀方面,建立完善慰问制度,对民警生病、婚丧等情况适时进行慰问;落实民警休假制度,每年至少组织民警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深入推进警营志愿服务活动,定期组织民警志愿者到公安劳(英)模、烈士遗属家中走访慰问,帮助打扫卫生,陪孤、残民警谈心,着力帮助解决民警子女入学就业、大龄民警婚恋等问题。只有通过完善制度、丰富载体、强化执行等一系列举措,有效的保障人文关怀各项措施的施行,才能在短期内有效缓解民警身心压力,切实增强民警集体归属感,促进公安队伍整体形象的逐步转变,从而实现人文关怀短期效应和长期效果的有机结合。

  (三)健全监督运行机制是施行人文关怀的根本保障

  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公安队伍的健康发展,起步于制度管理,提升于人文关怀。尽管在队伍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合法不合情”“合情不合法”的矛盾,这些矛盾也是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冲突的表现。但相对于“死”的制度而言,制定、执行制度的人是活的,“活人”的发展不能被“死”的制度所束缚。当制度不适应队伍发展需求,不利于民警积极性调动时,就应该修改完善或废除,重新制定有利于队伍发展和提升民警积极性的新制度。在实施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考核监督机制,如将民警年休假和健康体检情况纳入各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对民警年休假率、体检率达不到100%的单位,取消年度评优资格等。同时,还可以通过上级检查、自我检查、民警评议、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掌握人文关怀措施落实情况。只有实现制度管理、机制保障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才能确保人文关怀不成为一纸空谈,才能更好地促进和谐警营建设,民警也只有在和谐警队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与提高,进而推动公安队伍健康发展。

  (四)提高人文素养是为施行人文关怀的基准条件

  作为教育者的领导干部,是否具有人文教育理念、其自身人文素质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其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和其个体的创造能力,关系着受其教育的民警人文素质的高低。作为教育者的领导干部,如果只知道应该实施人文关怀而不懂得如何去实施,或所做与人文关怀的要求相违背,那就会适得其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都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因此,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有意识地广泛涉猎基本的文史哲、心理学知识及医学、生活常识,简而言之,就是凡是民警关心的,都必须有所了解。只有具备了足够的人文知识,才能避免在施行人文关怀过程中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同时,政工部门也要有意识地开展民警人文素质教育,在民警晋职晋衔、轮值轮训等培训中,适时增加如国学经典解读之类的人文知识教育课程,通过专家授课、交流讨论、读书沙龙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升民警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加强公安民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政治 民警 关怀 人文 公安 思想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