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中学历史教育的一点困惑论文

中学历史教育的一点困惑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2-02

中学历史教育的一点困惑

  一、中学历史学科的地位

  对于当今人们而言,“历史教育”是一个可以不用解释的词汇。从大部分辞典没有收录“历史教育”这个词汇的现象中就可以得出如此结论。但在本文关于中学历史教育的探讨中,有必要对这一司空见惯的词汇加以定义。从广义上来讲,一切历史故事背后的教育涵义都可以称之为历史教育。从受众层次上来讲,清末之前的历史教育可以分为针对帝王的历史教育,各级学校对学子的历史教育,针对普通大众进行的社会教化的历史教育。从起源上来讲,最早的历史教育应该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相始终的。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中学历史教育就是历史教学,即通过学校里的历史老师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而进行的学科教育方式。那么,中学历史教学等同于中学历史教育么?严格来讲,中学历史教学和中学历史教育是有区别的,甚至历史教学和历史教育也是有区别的。

  二、中学历史学科的知识

  中学历史知识要依托于历史科学知识。历史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学历史课程要求掌握的知识不能违背历史科学知识,否则就不能称为历史知识。基础教育阶段要求掌握的是历史科学的基础知识,它包括反映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特征的重大历史事实、基本历史概念、基本历史线索和基本历史规律等方面。例如,在我国新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中指出,“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规律。在高中阶段的课标中又指出,“从整体上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其中包括“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反映人类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进程和社会生活方面的重要内容”“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历史上重大改革”“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等重大历史事实与历史概念,涉及到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这些内容虽然在组织结构上不同于历史科学著作,但是知识却来源于历史科学。对这些历史基本知识的了解,将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为进一步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我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总目标,因此在研究新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德育目标问题时,就不能不考虑这一思想。“以德育为核心”思想(或者说“德育首位”思想)是与现代社会道德问题的日益突出相关联的。当人类整体面临诸多的道德难题时,教育在这方面就应当担负起更多的责任。世界教育改革充分体现了对这一现实的关怀。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题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在讨论分析研究21世纪人类面临哪些挑战的问题时,被列为第一位的是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并因此将会议的主题定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在此前后,世界各国如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纷纷加强了道德教育的研究。

  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当今的世界是个经济、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贪污腐败现象,“拜金主义”有所抬头等,这些社会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对中学生产生了一些影响,某些错误的舆论导向,对部分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内心世界的发展也同时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也要贯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就资源来看,历史学科的资源是得天独厚的。因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流传下来许多礼仪、思想方面的典籍和历史典故。这些内容恰好可以穿插在历史课的教学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中学的历史教学与历史教育

  首先,是学校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学校更多的考虑到升学因素,因此历史学科被视为“副科”,其在学校教学中的比重可见并不高。全国各地的中学都有类似的状况。学校的不重视,自然历史教师的待遇也提升不上去,历史教师的积极性长期被抑制,这样也反过来影响到了历史课的教学效果。甚至有的地区的中学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历史教师,历史老师都是被其他科目的老师兼任的。

  其次,家长和社会对历史的忽视。家长也是以考学为首要标准,凡是有利于考学的学科,家长都要求自己的子女好好学,甚至还花费金钱为孩子聘请家教补课。然而历史课这门都被学校视为副科的课程,在考大学的时候只有文科生才会考,故而家长们也对历史课“恰当”的忽视了。社会却是从求职的角度来看待历史课,社会对历史的认定是,学历史找不到好的工作,历史学科在社会上的认同感不强。

  再次,学生本身对历史不重视。学校和家长都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的忽视。再加上历史课教学的枯燥乏味,使得许多中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而且他们认为历史课的学习需要记忆许多琐碎知识,这是他们不喜欢的,加之课业负担重,主课的学业尚且需要“加班”,遑论去学习历史了。

  现阶段,中学历史知识的传授出现了一些问题,概括言之,有以下两点。

  第一,知识的不明确。这表现在教师在上课传授历史知识的时候多是照本宣科,只讲课本上的内容。比如说课本上有对秦始皇的评价,学生通过记忆可以记住,但是历史教师并没有在课堂上告诉他们对汉景帝的评价,学生就无从下手了。这说明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忽略了对评价历史人物方法的教学,而教师之所以忽略这部分内容,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不是需要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这就证明他们对知识的不明确,不知道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

  第二,传授方法有失。这主要指老师不能正确使用和选择教学方法。举个例子,讲到青铜器的制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如果老师只是念一段文字,干巴巴的讲,学生很难理解青铜器制造的高超工艺,很难想象出那些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这个时候,选择播放图片或者视频,显然最适合不过。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要让历史教师明确每一种历史知识的类型,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摆脱中学历史教育的尴尬局面,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多方面的努力。首先,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力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大历史考察的力度,比如高考打破文理科界限,通考历史。其次,学校层面,要扩大和加强专业历史教师队伍,提高历史教师待遇,鼓励年轻教师,多做教学创新,多推出精品课程等。另外,社会上的博物馆等带有一定学术性的社会机构可以多举办一些有关历史的学术活动,如展览、讲座。媒体更要多出台一些历史方面的节目,中国中央电视台十套的《百家讲坛》就做得很好,值得广大媒体借鉴。

  笔者身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希望以自身的亲身实践,为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中学历史教育的一点困惑

论文搜索
关键字:困惑 中学 历史 教育 一点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思考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