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财务管理论文 >> 融资决策论文 >> 政府化债后的高校基建工程融资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论文

政府化债后的高校基建工程融资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16

政府化债后的高校基建工程融资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5-0006-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340

  政府化债后对于新校区建设动工较晚的高校,未完成项目的资金来源就成了首要问题。停止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对正在建设的高校带来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办学水平不高的学校,因为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使其缺少竞争力,甚至影响其持续办学的能力,不利于整体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1 化债后的高校基建工程融资风险成因

  1.1 高校自身的融资渠道过于单一,过于依赖财政拨款

  高校在筹集资金时过分依赖国家的财政拨款,尽管拨款的绝对额在增长,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培养成本的上升,使得财政拨款仅在解决培养学生发展方面都远远不够。另外,学生不及时缴纳学费的现象经常发生,学费收入的情况不到位,很多高校在学费催缴方面执行力度不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自筹资金的能力。高校化债前,学费收入基本用来偿还债务,举债办学多年,使得其筹资能力大幅下降。政府化债后,对高校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需要开辟筹集办学经费的其他融资渠道。

  1.2 缺乏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预算执行和审计监督的力度不够

  一方面,各个高校普遍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监控和防范机制,造成财务状况失衡,影响了办学效益。面对物价上涨引起的市场风险、有限的资金投入、融资决策的不妥等,都将影响导致危机。财务风险经生成、积聚、演化,达到一定程度才爆发出来,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监测不重视,对已经发生的征兆不敏感,不能及时有效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风险防范,将会导致问题爆发时措手不及。另一方面,预算执行和审计监督力度不够。高校财务支出的刚性、均衡性及收入的季节性大大加重了财务风险,不但要确保高校日常运转的各项资金和各项活动的资金,还应保证紧急未知变化的资金需求。合理安排预算并科学执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的财务管理运行、发展中,管理者通常不能正确测算学校财务的承受能力,忽略预算的安排,对资源没有综合计划、调配和管理,只是盲目超规模追求发展,资金运用缺乏合理性,导致学校综合财力入不敷出。

  1.3 忽略了隐性债务,加大了融资风险

  高校隐性债务的存在使得管理者、决策者无法全面、准确地把握会计信息。现行的收付实现制是高校会计产生隐性债权、债务的重要原因,以收付实现制作为确认基础,会计账务不确认、会计报表不反映当期实际已经发生的收款权利和付款义务,夸大了可支配的资金。主要表现为已确知的应付未付而会计尚未确认的各类费用或支出,如应付未付又未挂账的工程款,校内筹集的教职工集资款、应交未交又在账面上未反映的社会保障费、利用校办产业替高校的贷款等。表面上学校不将其列入债务,但却存在一种债务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某种因素的改变就会显现,这类应付款项的流出将会导致高等学校资产减少、支出或费用增加。由于隐性债务的“潜在性”和“隐蔽性”,财务管理时往往容易遗漏,成为高校财务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另外,高校固定资产不计折旧,不能准确地计量教育成本,影响了高校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且基建会计未在会计大账列支,不能完全地反映出高校的资产和债务情况,导致相关的债权、债务隐性化。旧会计制度不利于防范化解财务风险,新的会计制度符合我国高校发展的需要。

  2 化债后如何有效应对高校财务风险

  2.1 提高高校资产的管理水平,开源并节流

  多校区运行模式下,高校的设备和土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闲置和浪费,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根据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对高校资产特别是校区土地资产进行处置、出租,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从而为高校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加强高校无形资产和其他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高校资产价值得到应有的保值、增值。

  不断提高高校自身的综合水平,利用教学资源,与政府、企业联合办学,面向社会开展教育培训服务,增加培训收入,实现高校办学资源与社会培训需求的互补。同时着重加强科研产业,自办企业或引进社会力量发展校办企业,不断拓宽高校收入途径,为学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提高自身的偿债能力和债务管理能力,但高校应加强监管、科学管理,通过彻底改革,校企分开,才能真正为高校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不断拓宽高校收入增长途径及潜力,为学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提高财务透明度,对学校各项收费进行有效监督,进一步完善相关财务制度,从源头上加强防治腐败的力度,避免学校内部私自截留收入,产生私设“小金库”问题。加强高校成本管理,制定节约措施,减少浪费,使学校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和较低的风险筹措到高校所需的资本。

  2.2 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加强审计预算执行和监督

  高校应将风险管理纳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之中,设置相关量化指标,采取各种分析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从偿债能力、运行绩效、收益情况和发展潜力这四个方面,对财务数据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预警,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一旦财务指标达到或超过警戒线,财务人员就需要及时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针对性地化解风险。对财务的关键性指标要跟踪观察,比如反映高校资本运作风险的相关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借款占货币资金的比率、累计借款占总资产的比率等。在各类风险指标体系的综合反映下,将高校财务风险进行分级预警,并据此及时调整相关决算,随时掌握高校在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面临的风险,将财务风险化解在可控范围之内。

  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预算执行,并加强审计监督,及时发现、总结问题,及时分析、纠正偏差并进行协调、控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学校审计部门应加强风险审计,充分发挥审计较高层次的财务监督功能,提高审计信息的流动性和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对内审的主体、内容、程序等做好制度安排,逐步完善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学校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不断对自身的财务决策进行评估,规避财务风险。

  2.3 严格按新会计制度执行,真实了解财务信息

  新高校会计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将基础建设纳入了事业财务之内,增加了累计折旧科目,这样一来高校的基建项目贷款、负债和还贷能力都有了明显的反应,真实反映了收支情况及资金的运动过程,高校的教育成本也能正确估算。

  现代高校的收入和支出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了,新制度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化,将过去的一些类似科目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并且新增了一些核算项目,这是对现代高校多样化收支的一种正确对待,能够填补现代高校收支记录中的一些空白。科目的细化为的就是满足现代高校收支多样化的实际情况,以求能够真实反映出高校的收支,能够对高校教育成本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新高校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表更加完善,这些改变意味着报表体系能够更加直接和完整地体现高校资产财务信息,也充分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为高校做出预算收支工作提供了精确依据,其他有意对高校基建项目进行投资的群体也能够通过这份报表更加清楚了解高校的财务信息。

政府化债后的高校基建工程融资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基建工程 成因 基建 融资 对策 风险
最新融资决策论文
财务环境对国有企业融资的影响探讨
国有企业融资风险防控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财务环境对区域型旅游企业融资的影响研
项目投资估算和融资问题分析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的思考
市场化产业单位知识产权融资模式研究
公路投融资机制的思路研究
资本性投资、融资来源与营运资本?ね蹲市?率
农业生物技术价值链融资认知度、制约因素和
基于风险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博弈分析
热门融资决策论文
企业筹资选择哪种方案
对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探讨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决策
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企业筹资的风险防范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中小型企业融资决策
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
国际融资
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