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紫色》从文本到电影的解读论文

《紫色》从文本到电影的解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25

《紫色》从文本到电影的解读

  艾丽斯对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改编心存感激,曾于小说中文版序中有所表示,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改编使这部作品闻名世界,可以肯定改编电影是成功的。在信息时代,电影的传播远远超过了纸质媒体,改编电影《紫色》促进了小说的再版和传播。小说《紫色》题旨深厚,具有揭露现实的批评精神,其叙事技巧和视角很独特,所表现的人物思想、经历和命运令人慨叹;而电影版的叙事更为流畅,生动地再现了西丽和妹妹的生活和追求,观众可以通过画面、色彩、语言、光线获得视听感觉。从一定意义上说,改编电影《紫色》促进了小说的影响力,这证明小说与电影两种艺术媒介存在互补性与互动性。

  一、小说《紫色》及电影改编

  《紫色》是黑人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力作,她据此享誉文坛。该书于1982年第一次出版,一经面世就受到欢迎,并于1985年被改编为电影。小说《紫色》凭借深刻的内涵和女性主义精神一举占据美国文学的前沿,该作品首先获得普利策文学奖,而后又两获殊荣。自第一版起,在美国引发《紫色》风潮,两年后,由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搬上银幕,引起的轰动更为激烈,不仅电影院人满为患,而且荣膺十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这是一部难得的由黑人创作的小说和黑人为演职员的电影。

  《紫色》小说文本和电影的结合在文学界和电影界引起了轰动。首先,小说《紫色》的主题不仅揭露了黑人社会的现实,而且具有积极的正旋律,是提倡女性主义的范本,文字间蕴含的黑人文化更是不可多得,这也是其被改编电影的优势所在;再者,电影《紫色》之所以出类拔萃,得益于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慧眼和高超的导演技巧,原著中的女性主义精神被传神地呈现于电影中,其独特的视角和切入点尤为关键,电影作品《紫色》源自小说,又超越了小说,二者之间出现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局面,电影使小说《紫色》的影响力剧增,不仅在美国畅销,还走向了地球的另一端。无疑,《紫色》作为小说与电影都是成功的,这也是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的高度融合,是小说与电影关系的完美展示。笔者的切入点为《紫色》电影,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小说文本进行分析,找出小说与改编电影的优势和不足。

  二、小说与电影的关系

  小说与电影同属于艺术,但门类不同,小说与电影的关系可以说千丝万缕,又牢不可破,是既独立又综合的关系。小说与电影是有共性的,比如其共同的“叙事性”,这也是其被改编为电影的一种原因,其美学价值也是一致的,二者之间所具备的艺术元素也很雷同,比如以故事见长,以人物命运贯穿始终,有时空感、节奏感、画面感等。二者共性很多,还兼具互动性,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的作用。二者互为因果,一荣俱荣,众所周知,很多电影来源于小说,或者说其剧本由小说改编而来。而电影一旦成功,又有反哺的作用,会提升小说的阅读范围,扩大读者群。另一个益处是,小说创作元素也可以融入电影的技法。但小说与电影不是一个门类的艺术,两者之间各有优劣。

  首先分析小说的特点,小说是文学的创作,语言是小说唯一的载体,作品中所有的内容都需要语言来表达。小说的语言借助于文字,而此时的文字可以直抒,可以隐喻,可以抽象,也可以具象,文字上可及天,下可入地,没有制约,可以海阔天空。电影的载体是多样的,如常见的画面、音乐和台词等;不同于小说的抽象,电影可以用各种符号直接地、具体地表现,体现画面感、现实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基于此,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乔治?布鲁斯东指出:“小说和电影是两条大河,可以交汇,也可以各行其道,……以河流作比喻,说明了它们的可溶性,更多的时候电影和小说各自为政。”

  三、电影《紫色》对小说《紫色》的深化

  电影《紫色》直接沿用了小说名字,也借鉴了同名小说的结构及叙述语调和情节等,这也是小说的特色之处,导演斯皮尔伯格本着忠实于原著的理念,进行了电影艺术的再现。在影片中,斯皮尔伯格也刻意保留了原著的主要情节和内容,只是因为表现方式的不同,各有取舍,沃克的叙述方式被斯皮尔伯格极为珍视并予以了借鉴。此外,众所周知,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而电影可以凭借电影制作中特有的技艺使抽象的小说情景直观地再现。斯皮尔伯格被称为天才的导演,是美国电影界的领军人物,其经验和技巧均属一流,在电影中,镜头、剪辑及配乐等因素都制约着电影的成败,斯皮尔伯格充分利用了这些因素,使改编电影《紫色》一举成名。笔者站在改编电影的色彩、镜头、语言运用、视听造型等层面进行分析,旨在找出电影《紫色》对原小说的影响及作用。

  色彩是电影符号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色彩是渲染作品氛围,塑造人物性格,揭示电影人物命运的重要载体。色彩是斯皮尔伯格最擅长的电影表现手法之一,在电影《紫色》中,他运用的色彩以紫色为基调,影片开始就是一片紫色的花海,主人翁西丽和天真无邪的妹妹穿梭其中,游戏,欢笑。此时的西丽14岁,已不是处女,被继父强奸并怀孕,但天真的笑容还是在紫色花海中绽放,毕竟有妹妹的喜欢。同样美丽的紫色花丛在电影中多次出现,而西丽的心境却截然不同。第二次紫色花出现时,西丽已经由天真烂漫到受尽磨难,直到结识了莎格,唤醒了自我的意识,追求独立自主是她此时的所求,紫色的花丛中她和莎格为自己的追求快乐着。影片以西丽脱胎换骨找到自由结束,是令人欣慰的,此时,紫色花海铺天盖地,那个少年的西丽已成为生活的强者,不会再任人欺辱。与小说对比,“紫色”都是核心色彩,但电影对于色彩表现更具备优势,能直观地再现紫色的花海,而小说的文字是有一定局限的,读者只能凭借文字营造一片花海,色彩使电影画面呈现立体感,仿佛身在其中。影片中的色彩经过艺术的处理比现实的色彩更具魅力,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给人以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语言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其故事情节、内容、人物对话、情景描写、叙述模式都由语言来实现,语言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电影的语言借助镜头来完成,所呈现的画面具有立体感,所有活动都是动态的、生动的,是调动观众视觉、听觉神经的“导演”。用画面表达故事是电影的功能之一,镜头的运用彰显功力,这也正是斯皮尔伯格的长项,电影中每一个镜头的切换都是导演的慧心所在。在电影《紫色》中,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镜头所表现的人物有很大不同,开始镜头中的主角一般以继父与某某先生居中为多见,西丽和耐蒂总是在镜头的边缘,而后半部分,西丽是镜头前的主角,人物关系及命运一目了然,这样的安排正是斯皮尔伯格匠心的体现。在美国,电影镜头的剪辑权非导演莫属,《紫色》也不例外,斯皮尔伯格以超凡的组织能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镜头与人物命运做出了最适合的转换与交互,使场景转换为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服务得到了充分体现,艺术效果卓著。镜头转换中,分开很久的西丽和耐蒂,好像在面对面地互相倾诉;西丽生活中的情况,一言难尽,斯皮尔伯格利适时地使用了蒙太奇手法,镜头里表现的是时空流转。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有自己独特的功用,堪称经典之作。

  小说《紫色》中的对话很见功力。但电影镜头的具象性更将人物性格发挥到了极致,镜头可以表现人物的眼神、表情、手势等诸多形式的语言,镜头完成了文字所不能表现的气氛和情绪,可见镜头的表现力更神奇。小说中,艾丽斯以纪实性的手法表现西丽与耐蒂的对话:

  西丽说:“一定要写信。”

  耐蒂问:“可是写什么呢?给谁写?”

  西丽说:“给我写。”

  耐蒂回答:“好的。只要我活着,一定写。”

  从这一段看不出西丽与耐蒂将要分离的难舍难分,而电影则通过画面实现了这一悲伤的场面,其中光影、色彩、音响的介入都起到了衬托作用。当姐妹俩无助地被强行分开时,耐蒂绝望地伸出手,祈求般地求助:“西莉!让我留下来吧,只要能守着你!”肢体的语言胜过了一切。此时此刻,姐妹两个的遭遇颇令人回味,让观众不由自主地回味影片开始时姐妹俩的天真烂漫,对比深刻鲜明,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电影的镜头使人物命运更为跌宕。

  视听造型也是体现电影对小说深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而言,视听造型包括人物、情节、环境三个方面。就电影《紫色》而言,其中包括很多道具造型,比如紫色姐妹花、书信、风铃、信箱等等。紫色姐妹花的造型既有美好的寓意,也有女性团结的寓意。在影片的开头,花出现的时刻正是姐妹二人幸福生活的时刻,第二次出现在桑与西莉散步的时候,桑对西莉说,这是姐妹花,蕴含着对西莉女性意识的呼唤,最后一次出现时姐妹二人在姐妹花丛中相逢,也是女性成长和胜利的喻示。另外,信箱这个道具也在电影之中频繁出现。影片中信箱共出现6次,前4次的拍摄采用仰角,只有艾伯特才可以打开的信箱是他压制西莉的象征,而西莉面对信箱的无奈期盼的镜头,将西莉内心的渴望和焦虑充分地表达出来。后两次出现的镜头采用的方式是俯拍,孤寂萧条地立在那里的信箱,寓示了主人和他一样衰败。另外其他诸如向日葵、红日等都有它特定的隐喻。除了道具造型,电影的色彩造型也深化了文本。电影的彩色主要是红、紫、黄、灰、蓝、黑。主人公服饰从刚开始的灰、黑逐渐变为艳丽多彩色,表明她的内心从忧郁伤感到激情和生机的复燃的过程。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场景是冷色调的,也有金色、黄色、紫色等象征希望及美好的暖色出现。最后就是音乐。电影中的音乐是黑人劳作时排遣郁闷情绪的歌曲,它与影片中的忧伤、沉郁的主格调相一致。

  四、电影《紫色》相比小说《紫色》存在的局限性

  在电影美学理论中,小说改编电影是存在风险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来自导演,他的创作风格和价值观影响着影片的走向,而观众的意识形态也决定着改编电影的命运。在原著中,艾丽斯旨在通过人物命运体现社会的变迁,妇女主义的进步,种族歧视等思想,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而在电影中,种族、女性与宗教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并没有被深刻地揭示,这显然与艾丽斯的主旨是相悖的,这也是改编电影《紫色》的不足之处,当然也是电影技术导致的局限性。

  在小说中,艾丽斯浓墨重彩地叙写了非洲的黑人文化传统,并通过西丽姐妹俩的书信,将生活世界各地的受歧视的黑人联系到了一起。耐蒂的信,实际上是作者寻根思想的体现。在影片中,耐蒂的非洲寻根之行被剪切掉,这样导致了黑人与黑人间的联系减少了。再者,小说《紫色》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比如关于宗教的批判,这也是对种族歧视的挑战,而在影片中关于这样的内容展示几乎没有,西丽本人对上帝的认识都是模糊的,更谈不上批判。最后,在人物形象对比方面,小说中的莎格更具个性,她直言不讳“上帝谁也不是,只是个它”。在西丽心中上帝是救世主。改编电影中这一情节与原著大相径庭,莎格的个性和信仰都有所变化。在电影中,莎格是有叛逆行为的,她对宗教不严肃,因为自己的父亲就是一名牧师,在莎格眼里,父亲就是宗教的代表,莎格的形象与小说相距甚远。影片中,传来圣歌声,莎格与父亲和解。这一情节的变化改变了艾丽斯的初衷,改编电影让莎格皈依了传统基督教。

  五、结语

  在当今社会,阅读方式已经有了质的改变,新的阅读方式不断出现,电影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综观国内的电影市场,改编名著成为潮流,在短时间内表现出名著的精粹显然是不大可能的,这就需要读者通过电影对原著做一了解,而后对照原著自己分析。在本文,我们通过《紫色》小说与电影的对比得出了结论,两种艺术手段各具优势,各自对对方都有良好的影响。

《紫色》从文本到电影的解读

论文搜索
关键字:紫色 文本 电影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