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大卫?林奇电影风格的思考论文

大卫?林奇电影风格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30

大卫?林奇电影风格的思考

  一、引言

  大卫?林奇的影片风格在美国电影界独树一帜,其独具特色的影片受到了主流电影市场的欢迎,“林奇式”一词就是被专门用来形容大卫?林奇电影风格的。大卫?林奇的电影被认为是最难看懂、最难猜透,但最具吸引力的电影之一,他的电影作品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其创作风格和理念值得深入思考。笔者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大卫?林奇的生平,这位电影奇才的创作起源、发展、高峰和低谷,并深入分析大卫?林奇电影的创作特征和艺术风格。

  二、大卫?林奇的生平

  大卫?林奇是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其一人身兼多职,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成就,除了从事导演、编剧工作之外,大卫?林奇还是著名的电视制片人、动画作家、作曲家和摄影家。这位奇才凭借其独特的技巧成为现代美国电影的复兴者,其超现实主义而颇具个性化的电影风格被电影领域称作“林奇式”。

  1946年1月20日,大卫?林奇出生于密苏拉(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父亲是一名科研专家,由于工作需要而带着家人频繁搬家。大卫?林奇最终定居于亚历山德拉(在弗吉尼亚州),并在亚历山德拉上了中学。大卫?林奇最初想成为一名画家,并为此做了多方面努力,后因多种原因而放弃。1966年,大卫?林奇带着家人迁居费城,重新进入宾夕法尼亚艺术学院学习,开始实验电影的探索。费城犯罪案件频发,堕落与暴力的生活环境给大卫?林奇之后的电影风格带来了极大的影响。1968年,他偶然获得机会,赞助人出资拍摄了短片《字母表》,并凭借此片获得了美国电影研究院颁发的5000美元的奖金,用以制作《祖母》。其间,大卫开始重新致力于绘画研究,因而直至1970年才完成《祖母》的拍摄。

  1971年,大卫?林奇迁居到洛杉矶,在美国电影研究院学习并筹备《橡皮头》的制作。遭受多方挫折之后,《橡皮头》于1976年拍摄完成,并在旧金山的电影节首次放映,其电影风格无法被接受,但之后被视为另类电影的经典之作,大卫也因此成为美国先锋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

  1980年,大卫被梅尔?布鲁克斯录用导演《象人》,该影片最终取得巨大的成功,美国主流电影也由此开始认可大卫?林奇的电影创作风格。

  之后,他在1986年拍摄了《蓝丝绒》,这部作品一上映就收获了居高不下的票房,也借此作品,大卫第二次获得奥斯卡的最佳导演奖提名。此后大卫?林奇的事业持续攀升,直至1990年的《我心狂野》收获了3亿美元的票房巅峰。2001年,大卫?林奇凭借《穆赫兰道》第三次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他的人生可谓圆满了。

  此外,大卫?林奇在摄影、绘画等多个领域都有造诣,在他拍摄的影片中经常一人担任导演、编剧、制片人等多种职位,甚至在电影里客串过角色,正是这样尝试了解不同的人生与角色,才造就了他多面化的电影创作特色。

  三、大卫?林奇电影创作特征

  (一)关于主题

  1.性与死亡

  大卫?林奇惯于在影片中对性的表现和运用,但这里的性超越其表层的意义,影片中都是以男女主人公的床戏进行场景的转换,例如电影《蓝丝绒》中的性爱是对主人公施虐的表现;《妖夜荒踪》中的性爱是对暴力的表现;而《我心狂野》中的性爱则象征着人性的自由。然而大卫?林奇又善于把影片中的性与死亡紧密相连,在大卫?林奇的影片中,美丽的世界中实际是残酷与冷漠的,如《蓝丝绒》中,男主人公迷惑于女主角性感妖娆的同时,却已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2.梦幻

  大卫?林奇喜欢采用象征手法进行表达,这也使得其影片具有梦幻色彩。《双峰》一片中的探员梦境与神秘境地相通,可以从中获取灵感;《穆赫兰道》中的故事大都在梦境中发生,该影片中的梦境甚至占据了整部影片的三分之二,是大卫?林奇作品中涉及梦境最多的一部影片;《妖夜荒踪》中不乏关于幻觉的情节,但是该影片与其他影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梦境和现实混杂,现实藏匿在梦境之中,使观众难以分辨,观众必须学会将两者看作一个整体,可以说突破了悬疑片的传统模式,让观众在影片的世界中流连忘返。

  3.工业

  工业是大卫?林奇作品中最为常见的画面场景,《橡皮头》中的亨利在城市的废墟之中闲逛,其好奇恐惧之外也在享受噩梦带来的快感;《象人》里呈现出了工业带来的恐怖画面;《双峰》中,木材切割机的镜头伴随着特殊音效营造出神秘的气氛;而《我心狂野》中强劲的汽车轰鸣烘托着男女主角的颠覆与叛逆。大卫?林奇的电影创作中体现的工业场景总会让观众感受到一种颓废的感觉,尽管这确实是一种另类的美感。

  (二)关于色彩

  大卫?林奇早期的影片作品以黑白色为主,他首次拍摄的真人短片《字母表》以及之后的《象人》和《橡皮头》中都是以黑白色为主调。《祖母》这一短片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黑白片,但是其微弱的光线和色调的失真使该片呈现出了黑白片的效果。在之后的彩色影片中,大卫?林奇也多处使用了黑白色调,如黑颜色的服装、黑色道具等。多数情节都是布局在晚上或阴暗的场地中,导演以黑色的神秘感和恐怖感,渲染出死亡的气氛。

  继前期黑白片之后,绘画出身的大卫?林奇试图更大胆地在影片中运用多种色彩,进行色彩片的尝试。大卫?林奇在影片中多次运用了色彩的象征作用,如《蓝丝绒》一片,其片名已对蓝色的象征作用进行了暗示,神秘的蓝色象征着另一个隐藏的世界。影片开头与结尾处,蓝天和蓝丝绒的两次叠印暗示出不同的两种蓝色是可以共存的,不同的两个世界也是可以共存的。大卫?林奇色彩的象征作用体现在多罗茜房间的颜色布局上,其房间的地板和墙壁的紫色象征着暴力,是对多罗茜被虐待的暗示。此外,大卫?林奇也惯用红色来营造舞台氛围,红色代表着诱惑和神秘,象征着激情、狂野与危险。如《双峰》一片中探员多次进入梦境中的红色小屋;《我心狂野》中红色成为该影片的主色调,这里红色是狂野的象征,露拉母亲用口红涂红双手和满脸的镜头正是该片红色象征作用的高峰所在,是对玛丽叶塔内心疯狂的完美诠释。   (三)关于音乐

  自《祖母》起,大卫?林奇便把音响作为其电影又一重要叙述手段进行表现。他在营造恐怖氛围时,惯于采用阴冷的合成低音和类似自然风的空旷音效,这种特殊的音效带给观众听觉上的冲击力无疑超越了画面的影响力,通过观看他的多部作品可以发现,声音元素在大卫?林奇的每一部电影中能占据50%的比例。在《橡皮头》一片中,大卫?林奇与斯普利特创造了一种新型的音响效果,即工业噪声音响,并将其贯穿于影片的开头和其他各个场景之中。这种人为创造出来的虚拟的工业噪声远多于现实的工业噪声,而这也正是《橡皮头》的特别之处。

  大卫?林奇将其在《橡皮头》中首创的音效一直延续到其之后的其他作品之中。在《象人》一片中,工业机械噪声也是其主要的背景音效。在《蓝丝绒》一片中,画面上呈现出被割下的耳朵时,响起听似风声又非自然的声音,当多罗茜激发出杰弗瑞的暴力倾向而被抽打时,大卫?林奇在这里用了《象人》中大象蹂躏象人母亲的音效。而大卫?林奇关于这种特殊音效的最大胆尝试是在《妖夜荒踪》一片中,在这一影片中,它能够被看见,甚至可以被听见。

  大卫?林奇营造的这种特殊的音效对电影院的音响系统有很高的要求,在英国进行该片首次放映的时候,他把音量提高了1~2个刻度,将其音乐音效与影片本身融为一体,从而才能营造出他所要实现的音响效果,而这也是他影片成功的关键,大卫?林奇甚至凭借此片登上了《滚石》杂志封面,成为美国电影界的一面旗帜。

  四、大卫?林奇电影艺术风格与审美

  (一)对好莱坞电影的反思与大胆超越

  大卫?林奇曾表示电影的终剪权应该掌控在导演手中,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由独立创作的追求。20世纪70年代末期,好莱坞出现了相当多的独立制片人,试图反抗好莱坞旧的工业体制,而大卫?林奇不仅争取到其对影片的最终掌控权,还对好莱坞的电影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与超越。他仍然把焦点放在美国的社会文化矛盾上,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技巧叙述出不同的故事,同时达到了影片隐蔽宣教的目的。

  大卫?林奇早期的《象人》《沙丘》采用的是好莱坞惯用的叙事手法,两部影片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获得了极高的荣誉,但是大卫?林奇并未满足于此,而是开始对好莱坞现有电影模式的反思与大胆超越。

  20世纪80年代,大卫?林奇像好莱坞其他导演一样反思美国政府的过失,但是与此同时,他也大胆摒弃了好莱坞电影剧本每30分钟一个高潮的写作模式,从罪犯、边缘人等入手,开始了关于自由与欲望的探索。如《盗梦空间》目的在于让观众超越梦境,从自身出发对美国的历史社会进行反思,并重新认同美国新时代的价值观。

  大卫?林奇通过《我心狂野》《 蓝丝绒》《穆赫兰道》等影片,向观众展示了人类潜意识中的欲望与扭曲及灵魂的腐蚀,最终促使人类走向罪恶、疯狂。这些元素既有魅力,又让观众难以捉摸,观众跟随大卫?林奇的影片惊悚、呕吐,最后随着故事谜底的揭晓而反思自己参与其中的欲望与罪恶,最终回归自己正常的生活轨道。

  (二)不断延续的林奇梦境

  当其他国家向好莱坞看齐时,大卫?林奇打破了好莱坞空有其表的现状,以其独特的技巧与方式为好莱坞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卫认为电影是表达潜意识的最佳途径,因此梦境成为他影片创作中的重要元素,他常以某种诡异的氛围带领观众进入梦境,从而展现主人公的内在精神世界,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人类的内在世界。林奇始终追求梦境背后的真实,通过梦境探求现实表象后扭曲狰狞的内心世界。

  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都倡导艺术要关注个体的健康个性,带领混乱的精神世界探求最高精神境界。《哈利?波特》和《指环王》等影片不再单纯描写人性的丑恶,反之,展现人类善与恶共存的真实本性,让观众和影片中的主人公一同反省自身,从而战胜自身的邪恶。相比之下,大卫?林奇的影片的确可以展现真实的梦境与人类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性的丑恶与黑暗,但是看不到人性的光明和圣洁,而这也是大卫?林奇影片的不足之处。

  五、结语

  大卫?林奇是一位带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导演,是美国非主流电影界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声音效果,丰富了电影语言。大卫的电影主题多数以性与死亡、梦幻和工业为主,早期创作了《字母表》等黑白片,之后创作了《蓝丝绒》等色彩片,善用色彩的象征作用来烘托气氛。此外,大卫?林奇善用阴冷的合成低音和类似自然风的空旷音效来营造恐怖阴森的氛围,声效在大卫?林奇的影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卫?林奇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争取到了影片的最终控制权,对美国好莱坞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创作经历和电影理念对各个国家的电影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卫?林奇的影片将会愈发凸显其自身的价值。

  [课题项目] 本文系“西安医学院2014年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建设项目”(项目编号:XYZL2014-15)。

大卫?林奇电影风格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林奇 大卫 风格 电影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