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 数字化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思考论文

数字化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31

数字化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思考

  图书采编工作是图书馆新血液的来源,也是图书馆工作的关键,其对整个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环境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图书采编工作也成为了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一、数字化网络环境下采编工作的新特点

  1. 采编对象的多元化

  传统图书采编对象主要是以纸质型为载体的印刷型文献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型文献载体不断涌现,传统的纸质文献已逐步被电子文献所替代,多种载体文献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已成趋势。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采编对象衍生为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视听型文献、电子型文献、网络型文献等。它们具有传统印刷型文献无法比拟的优势:信息存储量大,存储占用空间小,检索传播速度快,方便保存管理,能直接在网络共享等。因此,基于以上特点,电子型文献和网络型文献在今后高校图书馆馆藏中所占比重将会越来越大。

  2.采购途径的多样化

  图书馆的传统印刷型文献主要通过书店现场采购、订单邮购等方式进行。而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采购方式可以更加多样化。

  3. 采购方式的自动化及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电子商务迅速崛起,网上书店大量涌现,互联网上电子文献不断增加,出现了网上采购的新模式。网上采购就是通过网络与各地网上书店开展图书订购业务,这种模式无论是书目信息浏览、图书预订,还是书款的结算等每个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电子化。采购方式的自动化、网络化,不仅简化了订购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加强了采购的针对性。

  4.采编工作的一体化

  采访与编目以往是分离的,采访人员只是负责购置文献,并不负责书目数据的导入,图书到馆后,则由分编人员再去分类、著录,这样导致新书到馆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编目上架,严重影响了文献的利用率。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采访和编目工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采访和编目共用一个书目数据库,采用共同的著录标准,编目数据采用图书馆的统一标准,用MARC格式进行编目,编目工作与采访的源头建立了联系,这使得采访、编目工作一体化,大大减轻了编目人员的工作量,缩短了图书上架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笔者所在图书馆采编部原来有6名采编人员组成,现在已缩减到3名,其他采编人员调配到流通口,支援读者服务工作。

  二、数字化网络环境下采编工作的新要求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为采编业务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采访观念、采访模式、编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 采访观念更新

  采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控制入馆文献质量的重要保障。数字化网络环境下,文献的采访对象、采访渠道、采访方式等都呈现新特点、新要求,推动着采访工作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方向发展。因此,采访人员要重新定位,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开拓创新意识,变“以馆藏为中心”“以馆员为中心”的被动型服务观念为“以读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主动型服务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互动。

  (1)可通过网络、书目、书摘、书评等书源传递渠道来筛选有用的文献信息资源作为图书馆采访的依据,

  (2)掌握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了解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开拓图书采访外延,优化馆藏结构。

  2. 采访模式更新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文献采访模式产生了新的变化,单一化的采访模式将被多元化的采访模式所替代。图书馆采购人员只有针对文献需求的实际情况,把招标采购、网上采购、纲目采购、电子资源集团采购、聘请专业教师参与零购等多种采购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致力于对各种文献采访模式的深层研究,文献采访质量才会达到相应的要求。采访文献资源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仅凭采访人员很难采购到令读者满意的图书文献。笔者所在图书馆采用以读者为主体、采访人员为辅助的采访模式,突破了传统的采访模式,大大满足了读者的文献需求,使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服务理念更新。

  3.采编工作更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图书馆逐步实现了图书编目与文化服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进而又逐步实现了联合编目、联机编目以及编目业务外包。图书馆实行编目业务外包从20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至今已发展了20余年,各项技术和业务日趋成熟、完善。编目业务外包由于具有降低成本、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等优势,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考虑到采编工作的繁琐以及成本等问题而实行编目业务外包。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图书馆经费和编目人员不足,新书不能及时分编入库,编目业务外包无疑是其最佳选择。

  三、数字化网络环境下采编工作的途径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带来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采编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条件,积极优化新环境下采编工作方法,做好文献的采编工作。

  1. 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

  数字化网络环境下,传统的工作方式已很难适应新时期采编工作的要求,因此全面提高图书馆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迫在眉睫。

  (1)采编人员要有广博的知识,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今社会学科复杂,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不断涌现,这对图书馆采编人员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编人员须对所在学校学科发展动态、科研内容、研究重点有所了解和掌握,以便及时准确地了解科研需要,有重点、有选择地采购相关文献资源。采编人员还要不断地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2)采编人员要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英语水平和丰富的网络知识水平。

  (3)采编人员要加强思想素质修养,要热爱本职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采编工作中去,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2.构建新的采购模式

  数字化网络环境下,随着网络信息资源数量的迅速增长,传统的采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采购方式必须与网络采购方式并存。网络信息文献发行手段不断涌现,为图书馆在采购方面提供了更多的采购渠道,其中网上采购是近年来图书馆文献采购的一种新模式。

  3. 利用网络让更多的群体参与采购

  在数字化网络环境下,面对数量庞大且复杂多样的文献,不仅要完成图书采购任务,而且要提升采购质量和专业水平。图书馆可以建立一个以学科馆员为主,专家、教师、学生等为辅的采购团队,汇集各种采购文献的优点,更好地完成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1)学科馆员可以根据学校和各学科发展方向、专业设置、经费情况,统筹安排,有计划地为学校建立起科学、系统、符合本校学科发展需要的馆藏。

  (2)学科馆员是沟通图书馆与学校各院系专家、教师的桥梁。学科馆员可以根据书商、出版社提供的征订目录选择自己负责院系征订目录,通过E-mail、QQ、微信等网络平台发送给各院系的专家、教师,让专家、教师选择本院系、学科所需的文献资源,使图书采购与教学需求结合得更加紧密,保证了馆藏文献的建设更贴近教学,更具有实用性、参考性。

  (3)学科馆员可利用网络平台定期在网站发布最新的征订目录,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到采购工作中去,使采购具有针对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出所需图书,学科馆员定期查看读者订购目录,根据目录查重。

  4.优化采编工作流程

  数字化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数量迅速增长,新型载体资源不断涌现,图书馆采编部门的各项工作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采编部门要与时俱进,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流程,使采编部门的工作流程达到最优化。在采访工作上,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施图书二级采访新模式。所谓“图书二级采访”,是指构建网络图书采访平台,采访人员将各种图书信息及时搜集整理发布在该平台上,以院系为单位,采访人员根据专业、学科建设的情况划分文献经费额度和采访计划,由二级院系自行组织各院系师生进行网上筛选,形成最初订单,反馈给图书馆。采访人员根据各院系反馈的目录进行查重、审核、确定复本,形成最终订单发给书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中,图书采编工作环境相应地有变化,为了适应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图书采编人员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工作观念,积极探索有效的图书采编模式,分析解决在采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图书馆的图书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数字化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图书馆 高校 环境 数字 图书 工作
最新图书馆管理论文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探讨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与读者借阅服务探讨
论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热门图书馆管理论文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
创新:迈进新世纪的图书馆管理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
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等函授教育服务
信息资源:特点·价值·机制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