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系统管理学视域下对高校班级建设的思考论文

系统管理学视域下对高校班级建设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08

系统管理学视域下对高校班级建设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173-02

  “大学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及各种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和思想交流所依赖的集体。”[1]班级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组织,其建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成长和高校的稳定发展。因此,笔者从系统管理学视域出发,思考高校班级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关于系统理学理论

  由于系统科学理论的流行,20世纪60年代前后系统理学派风靡于世。该学派用系统论观点对组织或企业进行分析管理。其主要理论要点是:任何组织都是人们建立起来并共同运营的,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在其自身就是一个系统的同时,又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分系统而存在,它是受外界环境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取得动态平衡。对组织的管理应遵循系统的要求,做到以目标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二、系统管理学理论对高校班级建设的启示

  从系统管理学理论要点来看,其精髓主要表现为既注重组织内部的协调,也注重组织外部的联系;既关注组织结构,也关注管理过程;既强调组织目标,又强调人的因素。而班级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一个以辅导员和学生为管理主体,由班委会、党团组织、学习小组、文体小组等众多要素组成的分层次系统。不仅如此,其还具有系统管理学所说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特征,与高等院校特定的校园环境及当下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因此,借鉴系统管理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优化班级建设的方法,能有效推进高校班级的规范化发展。

  (一)设定班级价值目标,凝聚班级建设合力

  用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的话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2]要实现班级教育管理作用,明确班级价值目标就成了首要出发点。一是明确辅导员和学生在设定班级价值目标中的角色定位。高校班级不同于中小学时期的班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背景,突显学生追求目标的个性化、多样化特征。辅导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充当班级建设管理的引导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兼顾班级建设目标与学生个体发展的目标,指导学生对班级事务实现自主管理。而学生作为班级建设管理的实施者,应主动参与到班级价值目标的设定中,只有充分调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班级价值目标让学生自觉遵守。二是以时间性和层次性为标准细分班级价值目标。从时间性角度来看,应引导学生设立以学期为周期的短期目标;以学年为周期的中期目标;以在校时间为周期的长期目标。从层次性角度来看,应引导学生设立符合国家大政方针、高校人才培养及大学阶段发展过程的班级总目标,并从学风班风、党团建设、班级纪律、社会实践、情感交流等层面,分解设立班级分目标及个人具体奋斗目标。充分发挥班级目标作用,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从而通过中短期目标的逐步实现促成长期目标的实现;通过分目标和个人目标的逐个达成促成班级总体价值目标的达成。

  (二)合理设置班级组织,充实班级建设内容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多实行以“辅导员―班委会―全体学生”为主体的班级事务管理方式。班委会作为班级建设管理的核心力量,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因此,梳理明确班委会职能,合理设置班级组织至关重要。一是优化班委会职务设置。在设置班长、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生活委员等职务的基础上,根据班级管理需要,可以增设负责收集信息动态的信息委员、引导心理健康的心理委员、组织参加学校科研竞赛的科技委员和进行社会实践的实践委员等职务,使辅导员全方位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二是控制班委会数量设置。班委会每个职务人数不宜设置过多,否则不但会导致辅导员无法对每个班委会成员进行指导,不能及时发现班委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职能上的相互重叠也会影响班委会分工的明确性,造成班级事务管理效率低下。与此同时,在学习生活中,趋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及成长背景,使得学生之间必然出现独立于正式组织之外的小群体。在这些小群体中,由于兴趣相似,情感相投,对某些问题的意见相近,其群体成员的协作意愿会愈加强烈。因此,辅导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同样应当重视这些班级非正式组织的健康发展,可以通过交给监督工作让其参与班级管理,或开展班委会与之交流合作等方式,正面引导其为班级建设服务,规范团队小组发展,充实班级建设内容。

  (三)畅通信息沟通渠道,营造班级建设氛围

  按照系统管理学的观点,组织具有系统开放性特征,同样班级作为一个组织系统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各种信息的频繁交流上,其不仅包括班级内部的信息交流分享,还包括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互传递。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有助于促进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班级建设目标。一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辅导员可以通过查阅学籍档案、与学生个别谈心、深入学生寝室及早晚自习室、参加学生文体活动等传统方式,也可以通过建立班级网络通信录、班级微信群、开通班级信息共享微博、班级事务讨论贴吧等新兴方式,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全方位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以及思想动态、心理需求,提高信息沟通的实效性。如及时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岗位信息,为参加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通报活动要求及进展情况,了解学生对校园恋爱、职业设计的真实想法等。二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充分发挥班委会在信息沟通中的作用,建立定期班级联席会议制度,由辅导员、任课教师、班委会成员、团队小组核心代表每周对班级建设情况和学生学习、思想、生活动态进行研判,以便及时调整班级管理思路,针对突发情况做出应对。如对学生失恋、患病、家庭遭遇变故等突发特殊事件,得到信息后,通过集体关怀、朋友关心、师生互助等形式帮助其走出伤痛,营造民主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相处的班级氛围。

  三、结语

  班级是我国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托力量,它承担着培养具有丰富科学知识、全面素质能力及健全人格品质学生的重任。在探索高校班级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开阔视野,吸收和借鉴系统管理学中对组织或企业进行管理的有效方式,推进班级建设管理迈上新台阶。

系统管理学视域下对高校班级建设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视域 管理学 班级 高校 建设 系统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