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09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就提出了“天行有常,开源节流,谨其时禁,王法赋政”等生态哲学思想,时至今日,“生态治国,文明理政”已上升为国家宏观战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①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面临新形势执政理念的提升,必须在全社会推动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让生态文明价值观扎根大学生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

  一、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②迫切需要推进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发展新格局,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行为如何直接关系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能否实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具有关键性作用,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 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与繁荣,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人类奇迹,但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疾病肆虐等,这已严重危及人类的福祉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更会加剧“美丽中国”建设的难度。 +③大学生在引领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骨干力量,而一些大学生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盲目消费、炫耀消费、个性消费、生态消费行为失范,甚至一些大学生形成了“人类中心”的思想,生态责任意识淡薄,面临环境新常态,“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不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就无法找准研究的重点,甚至会沦为无法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理论废物。” +④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中,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为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局限,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的发展观。

  (二)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需要从自发活动上升到自觉活动,才能加快其建设进程。 +⑤而从自发活动上升到自觉活动,则需要强大的理想和信念作为支撑。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其思想还不稳定,并且大学生生态意识的高低,生态价值观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能否长期顺利进行,以及“美丽中国”能否建成。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鼓舞和激励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愿望和动力,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发挥大学生的时代引领作用,从而促使生态文明建设从自发活动走向自觉活动。

  (三) 高校思想政治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含着生态意识培育的内容,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⑥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内在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责任意识,所以生态责任意识是现代大学生意识的一项重要内容,缺乏生态责任意识的大学生,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功能,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真正的“生态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更加完善。

  二、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伟大事业,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特别是要充分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内化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外化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并通过“美丽校园”的建设,增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熏染,使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 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第一课堂”,内化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从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来展开的,主要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节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 +⑦从而也导致一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缺乏生态环保观念,所以高校应当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第一课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不断丰富其生态文明知识,拓展其生态文明视野。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结合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充分挖掘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法制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使大学生明白“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⑧加强大学生的生态哲学思想教育;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形势与政策”课,使大学生了解近代,以及当代的生态危机和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增强大学的生态责任意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课堂”,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自然生态环境,更能完善大学生生态知识结构,从而使生态文明观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   (二) 搭建生态文明实践“第二课堂”,外化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推动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所以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既可以举办非富多彩的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课内实践活动,也可以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课外体验、调研和考察活动,更要利用“世界地球日”、“环境保护日”、“植树节”等节日,开展各种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实践“第二课堂”,启迪大学生的心智,激发大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坚持绿色消费的理念,养成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选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从而把生态文明观念外化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

  (三) 建设“美丽校园”,增强生态文明环境熏染

  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 +⑨对于高校而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从建设“美丽校园”起步,“美丽校园”不仅包括优美的校园环境,还包括优良的校风;使绿色校园物化为一种精神力量,让“绿色文化”、“生态文化”取代“课桌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等“不和谐的另类文化”;积极构建节约型、环保型校园,在大学中倡导绿色消费、精神文化消费等可持续消费方式;还要从学校实际出发,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规范体系,从而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加以约束。同时,在微时代的网络新常态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应积极创建、利用校园网络传播平台,以多种形式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大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微话题”、“微互动”等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及时发布生态知识、环境动态,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生态自觉,主动投身于“美丽校园”的建设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进而促进“美丽中国”的建成。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③赵永明.“90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1:118.

  ④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7.

  ⑤郑士鹏,陈树文.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赜[J].求实,2013.1:81.

  ⑥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04.

  ⑦田修胜,胡树祥.建设“美丽中国”诉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4:79.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⑨余志健.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J].教育探索,2007.3.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文明建设 思想政治 生态 文明 思想 政治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