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PICC置管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护理论文

PICC置管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03

PICC置管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措施,是避免患者手臂直接接触到化疗药物,将导管经外周手臂静脉穿刺, 直抵患者心脏大静脉位置, 而大静脉血流速度较快,能较快稀释化疗药物,降低药物刺激其血管[1]。因此,对其上肢静脉能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并降低发生静脉炎几率,减少患者治疗时的痛苦,进而提高其生命质量[2]。PICC置管操作简便安全,且创伤小易维护,广泛应用临床治疗中。但 PICC置管也有其自身局限性。为了确保该导管使用过程中,置管效应得到最大化,现将PICC 置管后发生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预防的处理措施,做以下总结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 PICC 置管6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其中33例为男性,27例为女性;年龄范围7d~67 岁,均龄为(42.4±6.9)岁;被穿刺部位:其中33例为贵要静脉,19例为肘正中静脉,8例为头静脉。留置长度范围36cm~52cm,留置时间为8d~175 d,平均82.6d.

  1.2方法

  器材:4Fr三向瓣膜式导管(美国Bard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4F/60 cm导管、透明贴膜以及可来福正压接头。

  穿刺:让患者仰卧,首选贵要静脉和正中静脉,以及头静脉为穿刺部位。按照PICC操作标准,用尺测量患者臂围的长度,测量置管穿刺点至右侧胸锁关节,再至第三肋间之间的长度,常规消毒处理结束后铺洞巾,再扎止血带并穿刺。植入导管后,应压迫止血2~5 mim,并固定和加压包扎。同时视乎患者具体情况,以确定保留导管长度,待穿刺完成后,对其照射 X 射线,以判断置管是否成功。

  2 结果

  9例患者发生置管后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出血和机械性静脉炎各2例,4例导管堵塞,另有1例感染。临床对其发生并发症原因分析后,给予了相应处理措施,7例导管成功留置,另2例拔除。

  3 PICC置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3.1穿刺部位出血原因分析

  穿刺点出血多见于穿刺后24~72 h 内,原因包括: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未能一针见血;再有穿刺针刺破皮肤和血管,愈合不及时。还有患者血小板较低,并伴有肝功能不全,所需凝血时间延长;或者穿刺针头直入血管,未处于低于皮下0.5 cm位置。另外,患者肘部活动多使其穿刺位局部出血。

  3.1.1处理措施

  首先应提高护理人员PICC 置管技能, 穿刺时应选用专业素质高的护理人员操作,再者穿刺点应取肘关节下1~2 cm处, 置管后应及时用纱布局部按压止血。综合评估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情况如何,应排除凝血功能异常者。再者穿刺针于皮下潜行 0.5 cm, 再缓慢穿刺血管, 可预防进针时渗血。另外要求患者24 h 内限制臂部运动,避免诱发穿刺位局部出血。

  3.2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分析

  该并发症常见于穿刺后的3~5 d。原因包括:穿刺时送管过快,使静脉瓣被损。再有是多数患者对 PICC 置管,有担心和抵触反应。在选择穿刺位时,不够恰当也易诱发机械性静脉炎。另外,置管肢体初期活动量大,也会使得血管被肌肉挤压,从而诱发机械性静脉炎。

  3.2.1处理措施

  首先选择导管材质、型号应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以硅胶材质、小型号 4Fr 导管穿刺为佳。再者置管时要求患者别紧张,也不应对其有抵触情绪。置管尽量选择右臂, 由于右侧上肢置管比左侧短;选择血管可首选贵要静脉,贵要静脉壁径粗直,静脉瓣不多, 次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另外置管前,需将6~8 min PICC 管浸泡于肝素钠和地塞米松混合液中, 指导患者做功能锻炼,以防发生机械性静脉炎。但一旦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应将其穿刺部位抬高,外用喜疗妥软膏( 3 次 /d),并给予50% 硫酸镁热敷(2次/d), 若未改善症状可拔管处理, 或消除症状后应另行穿刺。

  3.3导管堵塞原因分析

  该并发症主要是因为导管被夹,或者导管打折;以及为按操作标准充分冲管,且封管方法不规范;或所输入液体浓度较高。

  3.3.1处理措施

  首先应检查导管夹是否顺畅,规范使用导管,并规范操作封管方法。在输液前、后,正压封管应用盐水配制肝素溶液;若需连续输液,每天应用生理盐水溶液冲管2次;若使用类似甘露醇和血液制品,以及脂肪乳剂或自PICC管采血后,应及时冲管。若持续静脉输入营养液溶度较高,也应冲管(4 h/次)[3]。

  3.4穿刺点感染原因分析

  出现该并发症主要原因包括:穿刺操作未按常规维护导管,或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准;导致敷料松动或潮湿;再加上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

  3.4.1处理措施

  首先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准,穿刺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局部血迹,并给予碘伏消毒。输液前,应用碘伏螺旋式消毒,正压接头和周围皮肤;输液后,用无菌纱布包裹正压接头,以防发生感染。换敷料时,应消毒导管及周围皮肤,保持置管处于无菌环境。若有感染者应按外科无菌换药,用抗生素外敷直至痊愈。

  小结

  综上,PICC置管后使得患者减少了药物刺激,且输液安全性也相对较高。但该方法也有其局限性,由于临床会发生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所以应采用有效措施处理上述问题,以发挥PICC最大功用,更好为临床治疗服务。

PICC置管后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论文搜索
关键字:原因分析 并发症 护理 原因 分析 管后
最新临床医学论文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临
浅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
热门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辨治体会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麻醉教学中重视麻醉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