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公共政策论文 >>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及原因论文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及原因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21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及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空前规模的农民运动,在19世纪五十年代爆发并迅速席卷中国南方。由于太平天国发展迅速并带有一定的西方基督教色彩,引起了英、美、法等西方列强的关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美国的对华政策随着中国局势的变化以及对太平天国的深入了解而发生变化。期间美国对华政策总体上坚持中立政策但经历了由中立而倾太平天国到中立而倾清政府的政策演变。

  鸦片战争后一系列条约的签订,虽然中国被迫开放,但外国人的活动范围仅局限于通商口岸。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后,由于地理区域的限制,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前,由于对太平天国及中国局势缺乏了解,美国没有明确的对华政策。约在1853年夏秋之交,美国政府根据驻华公使和传教士的报告,逐渐拟定了新的对华政策。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原则是保持中立。一方面为保证美国在华的既得利益,不得干涉清政府和太平天国之间的战争,另一方面利用中国局势的变化趁机扩大美国的在华利益。但同时强调,“一旦现在中国发展的革命运动取得成功”,可承认定都天京的天平天国政府为“事实上的政府”。(1)可见,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是中立而倾太平天国的政策。

  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初期,美国采取中立而倾太平天国的政策首先受到在华传教士和商人的影响。由于太平天国以基督教相标榜,大多数传教士认为太平天国所奉行的基督教和西方基督教教义基本相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有利于基督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由于清政府限制传教士的活动范围,许多在华传教士希望太平天国能给中国带来更为进步和更加文明的曙光。(2)另外,美国在华商人不满足于在通商口岸的贸易,希望太平天国的胜利可以带来一个全面开放的中国。其次,美国公使马沙利的作用。美国为了解中国的形势并制定新的对华政策派遣新的驻华公使马沙利到中国了解天平天国。为了深入了解天平天国,马沙利于1853年3月21日乘坐“萨斯奎哈纳号”由澳门出发准备经上海到天京访问。但由于军舰触礁沉没能成功到达。刚到中国的马沙利由于在向清政府官员递交委任书时受到中国官员的多次拒绝而对清政府极为不满。(3)由于受传教士的影响马沙利对太平天国抱有好感,在给国务卿的报告中提到“根据所得到的情报,中国政府已完全忙于对付叛军,推翻当今王朝,革命取得成功,指日可待”。(4)虽然后来马沙利转而支持清政府,但其前期将传教士支持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张写在了给国务卿的报告中。马沙利支持清政府的主张遭到美国国内的普遍反对,美国政府不得不将马沙利调回美国。(5)可见当时美国舆论和美国政策层面采取同情太平天国运动的态度。第三,清政府的排外和腐败。《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派两广总督兼钦差大臣主管外交事务,使洋人远离北京朝廷。1848年清政府派两广总督叶名琛处理外国事务。由于叶名琛对列强采取回避拖延的态度,引起外国公使的强烈不满。不论是外国公使、传教士还是商人都希望打破现有的限制获得在中国自由通行的权利。另外,在当时太平天国有占领中国之势,美国的中立而倾太平天国政策有利于保证并扩大美国的在华利益。

  随着局势的变化和对太平天国的深入了解,美国对太平天国的同情没有坚持多久,美国的对华政策转向中立而倾清政府。美国对华政策发生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通过对太平天国的深入了解,美国传教士从最初的宗教热忱中冷静下来,对太平天国的态度由赞赏转为敌视。美国传教士认为不论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还是太平军,实际上对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一无所知。太平天国的宗教里根本没有什么基督教原理的存在,只是借用基督教的虚名罢了。太平军对待外国人仍然是天朝上国的傲慢姿态。(6)第二,继马沙利之后美国新任驻华公使麦莲通过考察天京和听取传教士的意见总结到:太平天国比清政府更难打交道,不论是让其履行之前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还是让其与外国人订立新约都是不可能的。麦莲主张美国应保持中立,直到战争的双方之一取得优势。但麦莲所说的中立并不是让美国袖手旁观,无所作为,而是让美国做好准备,利用时机扩大美国的商业交往,“发展文明的荣光和福祉”。(7)麦莲的主张和美国在华传教士的主张基本一致,他们都认识到太平天国既不会给中国带来一个全新的政府也不会顾及美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在华利益。第三,美国企图利用中国局势在对华“修约”中谋取更多利益。随着清政府危机的加深,清政府多次寻求获得列强的支持。(8)美国利用当时的局势作为与清政府讨价还价的筹码。在长期与清政府的交往中美国人认识到“中国人除非在强力压迫下,没有一点修正条约的意思,尤其没有要对政府或商业利益集团作重大让步的意思”。(9)既然当时美国认识到通过太平天国难以保护美国既得的利益更不用说扩大在华利益,那么,美国则利用清政府有求于列强的形势对清政府施压以进一步扩大美国的在华利益。

  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美国始终坚持“中立”政策,没有公开支持任何一方。但实际上随着对中国局势的不断深入了解,美国的“中立”政策背后是带有倾向性的。但不管美国采取的是中立而倾太平天国还是中立而倾清政府的政策都不是基于对中国本身命运的关注和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考虑,而是始终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利用局势的变化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在华利益。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及原因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 美国 天国 前期 原因
最新公共政策论文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构想
试论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分析及对策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方法研究
试论以公共政策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政务新媒体平台蹭热点的探讨
浅析行政法视野下公共政策的实践
以女性视角看全面二孩政策效果
西安市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探析
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劳动力要素困境及政
我国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和政策路径
热门公共政策论文
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形象建设
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伦理基础
现阶段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组织路径的选择与思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浅谈教育产业化
试析加入WTO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
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及其矫正探析
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