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网络生态危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论文

网络生态危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27

网络生态危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4-0100-04

  据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1]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各领域都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网络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人们对网络的不当使用,导致了网络生态危机,打破了网络生态平衡。大学生作为最大的网民群体,在网络生态危机背景下难以独善其身,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因此,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生态文明建设,对增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意义重大。

  一、网络生态危机解析

  (一) 生态危机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的oikos,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生态”的现代词意,简单地说,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如今,“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渗透到各个领域,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危机”(Crisis)一词,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了不同的解释。但总的来说,“危机”一般被认为是“事故”、“灾害”、“破坏”等的近意词,通常是指危及正常秩序的突发性、 灾难性的事故与事件。它具有不可预测、难以防控等特点。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危机意识凸显,正如奥康纳所说的:“危机的思想是现代世界所有严肃讨论中的中心话题。”[2]

  随着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生态危机”一词应运而生。生态危机的概念是和生态失衡相关联的。所谓“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指生态系统的一种失衡状态,即指这个和谐有序的生命系统由于外力的干扰特别是人的活动而出现的严重不协调。[3]它主要是由人类盲目和过度的生产活动所引起。哈贝马斯指出,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的不仅仅是外部自然生态危机带来的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的破坏,还包括内部自然生态危机带来的人类学和人格系统的破坏。生态危机一旦形成,要想恢复生态平衡,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我们应该在生态危机还处于潜伏或者初期阶段就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

  (二)网络生态危机及其表现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几乎覆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人们的“第二生存环境”。在推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网络的滥用、误用等,极大地危及了网络的健康发展,出现了网络生态危机。关于网络生态危机的概念,综合多位学者的论述,在此可以概括为:基于网络的优势和特点,人们对其进行非合理及不正常使用,使得网络功能难以正常发挥,从而导致网络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影响网络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

  网络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为“网络环境”和“主体群落”两部分。网络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技术、网络文化以及网络政策法规等都属于“网络环境”要素。“主体群落”是作用于网络环境中的行为主体,包括个人主体和机构主体。主动性、意识性及目的性是主体群落的行为特征。网络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网络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主体群落的丰富度;主体群落反作用于网络环境,他们在网络生态系统中既适应网络环境,也改变网络环境。各种组成网络环境的硬件和软件与日益增长、变化的主体群落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繁衍生息”,这使得网络生态危机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首先,网络资源结构失衡。区域、行业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致使人们对网络技术和信息的掌握、创新以及应用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别,从而加重了“数字鸿沟”现象。海量信息的涌入,造成了信息大爆炸,不健康的信息占据网络空间,使网络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其次,网络文化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由于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加之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使得网络犯罪等行为层出不穷,网络垃圾和黄色暴力信息严重破坏了网络生态文明。网络和政治因素的联姻,使霸权主义蔓延至网络空间,危及着国家民族的文化安全。再次,网络技术保护失灵。网络秩序的维护需要强大的网络技术保护措施做后盾,但网络黑客和网络病毒的出现,使网络技术保护措施经常处于失灵状态,难以维持网络世界的长期和平。

  二、网络生态危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据Forrester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网民数量将达到22亿,其中中国的网民数量居世界之首,而大学生则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网民群体。[4]由于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差,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8月

  第31卷第4期张瑞敏,等:网络生态危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一) 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1.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是现实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引领社会主流价值,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随着互联网植入整个信息社会的大系统,网络信息铺天盖地地涌入人们的视野,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信息庞杂,加剧了大学生判断信息真伪的难度。此外,网络除了是信息平台,更是意识形态渗透的空间。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愈发激烈,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为达到某些政治目的而企图利用网络对中国进行分化和西化,作为深受网络影响的大学生,其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如若引导不当,则很可能被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信息蛊惑,影响中国的安全和稳定。一些网络行为主体道德低下、伦理缺失,更是增加了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网络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面教育方式所无法解决的,因此,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厘清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关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成为现实需求。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具有时代性价值的育人方式,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主动运用网络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的便利条件,同时积极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把网络作为一个重要工具,通过网络及时高效地传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切实加强网络教育主阵地、主平台和主渠道建设,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遵循中央决策部署、开创网络育人新局面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是有机统一的。大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主体人群,而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化的内在联系,在信息化建设日益强化的新时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握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网络生态危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5]网络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网络生态危机的出现,也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网络环境恶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网络生态系统中,网络环境的好坏对维持网络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因此,网络环境恶化,无疑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网络环境恶化包括网络资源失衡、网络信息污染、网络文化霸权、网络环境不安全等多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增强,不仅需要新鲜信息的不断补充和注入,更需要信息的沟通和衔接,而网络资源失衡带来的“数字鸿沟”现象,造成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的信息落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摄取极为不利。在互联网技术裂变式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巨大,一些敌对势力以此为契机,制造大量污染网络的信息,利用网络肆意进行意识形态传播和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宣扬政治多元化、贬低马克思主义理论、鼓吹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试图通过网络在大学生中寻找突破口,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此外,由于网络技术保护措施不利,网络安全问题频发,也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重威胁。

  2.主体群落的网络道德缺失和网络责任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个人主体和机构主体是主体群落的两大组成部分,它们的道德水平和责任意识对网络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否极为重要。虽然网络本身没有阶级属性,但其中的信息内容、行为导向却是带有国家、民族和阶级属性的人传播和引导的。基于网络的开放性,不同民族和派别以及怀有不同目的的个人和组织都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传播自己的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等。主体群落的网络道德缺失和责任弱化,导致网络社会乱象丛生,这对于缺少理论根基与人生阅历,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长期沉浸于网络,极易被不良信息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使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倾斜,甚至于反政府、反社会,这在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网络生态危机的对策

  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求高校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网络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然而网络生态危机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网络生态危机刻不容缓。

  (一)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生态危机的表现之一便是网络资源结构的失衡。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网络设备完善,对信息资源的获得和传播更为便利,形成数字信息鸿沟,拉大了与中国之间的“剪刀差”,这有利于它们加大对中国思想文化控制的力度。基于此,中国高校首先应当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因“数字鸿沟”带来的信息资源闭塞以及被动接受的状态。李克强总理不久前对中国互联网事业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示,并指出我们在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潜力和空间很大。这也为高校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提供了政策依据,高校不仅要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如配备多媒体教室,扩建电子阅览室等场地,为更多学生提供便利的上网条件,还要定期进行网络维护与更新,延长网络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周期,研发和引进先进网络技术,防止网络黑客和网络病毒的入侵,保障校园网的安全运行等。总之,要通过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信息获得和传播上的差距,遏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控制,有效应对校园网络生态危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做好网络意见领袖工作

  网络化时代,要强化大学生意识形态,应对网络生态危机,必须积极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做好网络意见领袖工作。首先,要健全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研发和引进先进网络保障技术,建立校园网络信息准入门槛,以减少不良信息的流入。其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度,确保主流思想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精神层面。同时,利用QQ、微博等大学生常用媒介深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开展网上舆论引导,驳斥错误言论和行为,鼓励并传播科学理念,深化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再次,建设红色网站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要巩固并不断扩大红色地带的社会影响,批判并改变黑色地带的言论,努力转化灰色地带。同时,力争建设一批高水平、有思想、集学习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可设置思想教育类栏目,抢占思想舆论阵地的制高点,向大学生传递正能量,提高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判断力和免疫力;设置新闻类和服务类栏目,拓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构筑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此外,要建设网络公关策划团体,通过事件策划和舆论引导来把握人们的思想动向;加大对优秀网络评论员的保密和保护程度,以保证其凭借卓越才能担负引导舆论的重任,从而做好网络意见领袖的工作。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改善大学生行为异化现象

  一些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对学习和人际交往的兴趣,久而久之,便导致自身行为的异化。因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问题成了应对网络生态危机的当务之急。马克思曾指出,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行为的动力所在。只有了解人的需要,才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率和实效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从了解学生的需要着手,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寻求他们的兴趣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应将中国传统文化有选择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远离网络的不良侵蚀。最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途径。高校在引进人才方面,要严格把关。对教师讲课要进行不定期检查,敦促其授课方法要灵活创新,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通过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来应对网络生态危机,改善大学生的异化行为。

  网络作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它的健康与否事关个人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团结以及国家的前途命运。网络生态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健康有序发展,我们要集结各方力量,来抵御网络生态危机的深化和蔓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应对网络生态危机的重要手段,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生态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大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唯有此,才能够在应对网络生态危机的同时,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网络生态危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政治 对策 危机 生态 思想 政治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