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析论文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01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析

  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4-0064-04

  基金项目:泰山医学院高层次课题培育计划项目“转型期农村社会矛盾与基层政府化解社会矛盾能力研究”(2013GCC1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郁辉(1975-),男,山东兰陵人,泰山医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经济史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作一简要论析。

  一、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石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角度出发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我们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义有一个总体性把握。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以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作为理解人及其活动的出发点,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扑朔迷离现象背后的根本动因,为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

  1.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以人们的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为实践基础的、有着自身一般规律性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自然历史过程”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及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其中,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2.不同民族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性。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唯物史观认为,在通往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实际国情及其所提供的历史条件的特殊性,不同民族国家在具体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也必然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特点,没有一个适合各国情况的绝对统一发展模式。

  3.人的社会主体性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的感性实践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2]追求人本身的发展是人类全部历史活动的目的。从人的历史活动出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类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进而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规律的最终实现者,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因此,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至上性的群众观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价值诉求。

  4.共产主义社会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运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人类未来社会发展形态提出了伟大构想,提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在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马克思、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描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态,指出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物对人的统治而是物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目的服务,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在自觉调节的丰富而又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真正意义上的类存在物。

  上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基石。在此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一道路的基本内涵则包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底蕴,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发展。

  二、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4]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剥削阶级压迫,中国社会生产力极端落后,由中外反动势力形成的畸形化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难以保障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暴力革命成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佳方式。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观察和解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深刻地分析和把握了阻滞近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从根本上解决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一近代中国革命首要的问题,并在组织和发动工农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经过28年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最终打倒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生人民政权。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尖锐矛盾,并为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基本的社会政治条件。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就鲜明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5]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面临严峻的国内外情势下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工业化作为首要战略目标。为迅速推进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运行中出现的弊端和问题,主动提出并探索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形成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其中,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阶段论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论断以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等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我们党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社会主义思维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后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由于“左”的错误思想路线指导,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失误。但是,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探索及建设实践无论得失成败,还是经验教训,都无疑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开辟了先河。

  在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史探索阶段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对当代中国发展道路探索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基于实际国情和科学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历史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等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给予了初步回答,从而初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也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给予了科学的概括。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这一基本内涵看,其显然包括了唯物史观理论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些核心点,突出强调了为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在关系,明确规定了人民的主体性和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基本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鲜明特色,也是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唯物史观意蕴

  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这一道路包含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以及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目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要义,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底蕴。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总纲,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给予了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作出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论断。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给予深刻阐述,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社会主义的任务有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6]“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归根到底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6]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就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也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领导和四项基本原则是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永不变色的根本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锐意进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为此,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路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的社会结构所建构的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人类社会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的社会诸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社会发展表现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良性的社会发展也必然是一个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自然生态等整体推进、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性问题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社会建设的滞后、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以及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一系列亟需解决的发展性问题。在此情势下,我们党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上述现实问题给予了科学的审视,逐步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思维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生动运用和体现。[7]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把我们党形成的科学发展理念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之中,提出了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这一发展之路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究竟实现怎样的发展和如何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为当代中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价值取向。捍卫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价值取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党也始终遵循这一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时代发展的新变化,着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依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现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基础之上的。而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超大型的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的共同富裕绝非易事,它只能是一个与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自然生态发展相互协调、逐步推进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中国实际国情,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构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总体小康社会目标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巨大转变。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而全面地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鲜明地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宏观目标。在上述党正确的战略、方针、政策的引领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一切都有力地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党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建设,以强化民生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环境,努力为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充盈的社会基础条件。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进一步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全力引领全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维护、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8]今日之中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就能不断地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不断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唯物史观 视域 史观 唯物 中国 社会主义
最新社会主义论文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的内涵及其当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短视频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策略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
浅析“红色影视”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浅析
社会主义古巴发展道路与“中心—外围”论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
热门社会主义论文
学习十七大精神论文
学习十七大论文
学习党的十七大论文
学习十七大报告体会
学习十七大精神征文范文
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信仰中国共产党(十七大
简论“亚洲四小龙”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浅析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