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论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0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到了战略的高度上。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学符,不仅承担着教育教学的任务,它更是广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分水岭,对学生德智方面的培养在其日后的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如今社会开放性高,各种思潮相互交错,市场经济活跃的背景下,教师作为高校的核心力量,其师德师风的建设成为现阶段高校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立德树人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五千年文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德行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立德”出自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对于立德做出定义。“树人”出自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师德师风是指教师所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和风尚风气。爱岗敬业、言传身教、良师益友等都是良好师德师风的表现。大学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立德树人,教师是大学实现其职能的主力军,故而高校对于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立德树人,这不仅仅是大学发展的需求,更是市场经济下创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市场经济在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改变的同时,使人们的思想道德、社会公德等面临着巨大考验,逐利现象在高校也时有发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端正教师品德,使得高校拥有具备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群体,将是一笔重要的财富。他们爱岗敬业、廉洁施教、兢兢业业,不断传播正能量,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为国家的强大做出贡献。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

  韩愈的《师说》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教师的职能进行简单阐述,即教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惑的人。高校作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单位,其教师群体不仅仅指专职教师,还包括辅导员、行政管理岗位教育工作者在内的三类群体,这三类群体都对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专职教师是高校发展的核心人才和中坚力量,其师德师风不仅影响着高校的综合指标,更影响着众多莘莘学子的将来。辅导员在高校中是个特殊的存在,他们不负责学术教研活动,但却是学生接触学校的第一线,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进行指导,其德行对于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校行政管理教育工作者,虽然在学校教师数量中比例不大,但他们是整个学校在教学、科研、人事等方面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引导者,在他们对于学校发展方向的侧重点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方向。目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师德师风建设多流于形式

  高校的竞争力归根到底在于人才的竞争。教师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者,是知识创新、推动学术进步的主力军。在国家号召师德师风建设的大环境下,各高校积极响应,但是由于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见效慢,导致多数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流于形式,或者只是在建设初期予以重视,后期对其忽视,从而未能对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行政管理教育工作者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政策通过他们所在的职能部门传达到各学院,各学院再进一步开展布置相关工作,他们对于政策实施、监督、完成的完整度直接影响着政策在学院的执行程度,而现在多数高校职能部门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不高。

  (二)教师逐利现象普遍,忽视本职工作

  目前在国内物质主义盛行,多元社会主义价值观不断渗透的情况下,高校部分专职教师出现急切近利的心态,尤其是青年教师刚步入工作岗位,待遇低,晋升和生活压力大,往往会在短期内出现“逐利”现象。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但是在现行考核机制的导向以及利益的趋使下,教师更乐意将精力投入至申请科研项目、在企业兼职或直接在外开公司,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使得“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其与学生的关系更多的是利益关系,学生称之为“老板”,忽略了教师教学的本质工作。高校部分辅导员也存在逐利心态,辅导员在学生评优、获奖、任职班干部、获取补助等多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那些给辅导员送礼,关系较近的学生往往更容易获得这些资源,在无形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行政管理教育工作者往往是学校教师群体中收入最低的人群,但是他们手中却掌握中更多、更集中的权力,个别意志不坚定人员铤而走险,进行权钱交易,在整个教师群体及学生之中产生不良影响。

  (三)管理机制一刀切,缺乏人性化

  高校的管理机制已成为教师年度工作计划的导向。在新时代社会,高校对于教师职称晋升、工作考核除了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外,缺乏人性化考虑,对于各项考核指标的细化、量化,一味追求考核表中“漂亮”的数字,例如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数量、课时数量,重量不重质,使得教师都较为浮躁,大家都在教学和科研,但是真正用心教学、科研的人越来越少了。同时,教师也有不同种类的群体,而大多高校现有的考核机制趋于单一化,尤其是对于辅导员和专职教师使用同样的考核系列,在工作性质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辅导员群体会承受更大的压力,且学生工作费时、费力又费心,导致辅导员科研时间减少,在考核晋升、职称评审中处于弱势。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因平时工作的繁琐和复杂性能投入在科研的时间也较少,或许会在职称评审时因科研能力不足,处于弱势。

  (四)学生主人翁意识薄弱,主体性不够   学生是高校另一方面的主人翁。在中国长期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习惯了家长和教师的长期关心,缺乏自己的思想,不擅表达,对于一些教师的违规行为逆来顺受,缺乏对教师群体合理诉求的主动性。高校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较少,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现在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缺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更加使得学生缺少主体意识,造成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的缺失。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途径

  (一)构建以“立德树人”为目的的师德师风建设观

  “德”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在《易?节》中就有:“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抱朴子?循本》:“德行文学者,君子之本也。”孔颖达疏:“德行谓人才堪任之优劣。”可见德行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习近平讲话精神引导下,高校从校级领导下至职能部门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全校范围内号召进行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长效师德师风体制建设,针对学校不同教师群体将“立德树人”的理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教学、科研、工作的各个角度,建立三点一线的学习渠道,以校领导、管理部门、各学院为基点,扩展到学校中层领导干部、管理教育工作者、专职教师、辅导员、学生群体,重视每一个群体的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工作,在工作中、教学中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育人理念贯彻始终,才能使高校教师群体有效保持正确的师德师风建设观,激发教师心中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减少逐利现象。

  (二)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管理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好的管理制度会直接影响一个单位的效率及导向。高校要做好人才的教育培养以及科学研发工作,健全的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1.针对不同主体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在以往一刀切的做法,对于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和辅导员群体,在考核中,尤其是职称评审中,应与专职教师在工作业绩、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比例进行区分,做到相对科学。每年高校都会评选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等项目,在教师群体中树立典型、先进形象,通常高校通过发放荣誉证书对老师有精神层面的奖励,学校或教师所在部门可适当发放物质奖励,增加对其他教师的激励。

  2.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360度绩效考核方法,建立全方位评价机制,从领导、同事、学生、自己等多种维度对教师进行评价,对师德进行量化评价,使得教师提高自律能力,更好地端正思想,提升职业素养。在以往的评价体系中,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师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无论是哪个教师群体,其言行的终端接受者都是学生,他们对学校政策、教师授课、辅导员管理有着最直接的体会,将学生纳入师德评价体系中,促使教师群体改变观念,一切以学生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更有利于高校师德体系的建设。

  (三)创新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

  在观念培养的基础上,高校通过教学工作实践活动创新为高校师德建设加入活力,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目前,许多高校针对青年教师开展讲课比赛,通过比赛前的认真准备、激烈的竞争,提高教师讲课能力,同时能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讲课经验,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提升自我能力。同时,在网络媒体多样化的今天,可以鼓励优秀教师去参加诸如“超级教师”这样的节目,如有较好成绩将对其他教师产生极大的激励效果,对于高校本身也会有正面形象的提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立师德建设基地,通过举办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案例分析、经验交流、专题讲座、文化演出等活动,营造一种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使教师真正明确师德建设的内涵和意义。在学校报纸设立“师德风采”专栏,发表人物专访,并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推广,力求以真人真事,用西电人的事教育西电广大师生,同时对师德师风行为采用“一票否决制”,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各高校仍需不断努力,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打造一批批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在我国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长效作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以及发展作出贡献。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立德 树人 师风 师德 根本 任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