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少数民族高中生民族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少数民族高中生民族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07

少数民族高中生民族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在各朝代的更迭变换中,多民族的国情即为中国创造了辉煌,但也是引起国家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民族团结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十分重要,由此引发的关于民族认同的相关问题也极具研究意义。调查在校学生的民族认同现状,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民族认同的看法和态度,并研究形成这种态度的影响因素,这也为民族事业工作者在进行工作时提供借鉴意义。笔者本人身处民族地区,对于民族认同这一现象也十分感兴趣,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赤峰市蒙古族中学为调查地点。赤峰蒙古族中学是一所以蒙古族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同时采用蒙汉双语授课,是根据民族地区特点所设立的一所学校。

  一、研究方法及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对赤峰市蒙古族中学的高中生民族认同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查找已有文献和各类论文期刊,与本次研究进行参照对比,掌握前人已有经验,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一手资料,然后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蒙古族高中生民族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一百份问卷,剔除24份无效问卷,共有76份问卷作为样本。被访者男性43名,女性33名,年龄均在17-22岁,基本涵盖高中各年龄段的学生。将民族认同分为对蒙古族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来设置问题。

  (一)对蒙古族的认同。对于蒙古族民族认同主要从传统习俗、传统服饰、宗教信仰和蒙古族文化为维度进行测量,并列举了具体的指标。得出以下结论:

  1.被访者对于蒙古族历史的了解程度较低,完全不了解所占比例为63.2%,非常了解和一般了解分别为3.9%和17.1%。大部分被访者对蒙古长调、舞蹈、蒙语等项都选择了完全不了解的选项,反映了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古老的民族文化逐渐退出人们当前生活场域的现象。虽然被访者对蒙古族文化掌握程度较低,但对其文化仍然较为喜爱,如对蒙古族民歌的态度,认为蒙古族民歌十分优美,并喜欢听此类歌曲。

  2.被访者在饮食习惯上以一般大众食品为主占75%,纯粹以蒙古族食品为主的只占5.3%;被访者对于蒙古族服饰从来不穿占50%,经常穿、节日庆典时穿共占16%;这反映出被访蒙古族高中生在生活习惯上与汉族趋同。

  3.传统蒙古族以萨满教、藏传佛教等为主要信仰,而本次调查对象在宗教信仰一项选择其他(包括无宗教信仰)的比例占据54%,这反映了新时代蒙古族青年在宗教信仰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这和时代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受到冲击等现实有很大联系,也体现了赤峰地区现代化发展的进步。

  4. 34.2%的被访者认为本地区的那达慕大会非常热闹,参加人数较多,而51.3%的被访者认为本地区那达慕大会一般热闹,只有一部分人还在继续参加。这反映了蒙古族高中生对传统节日重视程度一般。新一代蒙古族青年传统节日习俗的观念逐渐淡化,和目前现代化发展使传统淡化的趋势一致。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当代蒙古族高中生对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掌握程度判断他们对于本民族认同的程度较低,即使仍然保留有一定的热爱态度,但已经不能熟练掌握和了解。

  (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则通过让被访者回答对不同类型事件的看法来测量其认同度,得到以下结论:

  1. 67.1%的被访者对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着正面的积极的评价,认为是对少数民族同胞的体恤和照顾,并且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照顾政策能够得到少数民族同胞的认同和支持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2.在“你希望在哪种学校读书”这一问题中,52.6%的被访者认为在完全汉语授课的学校中学习能更好的适应当下的就业环境。35.5%的被访者认为在蒙汉双语的学校上学更好,既能与当下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也能继承本民族文化,仅有11.8%的被访者赞同完全用蒙语授课,认为这样更体现民族特色。这一数据表明蒙古族高中生更认同主流文化,并且具有很强的时代意识,能够根据时代需要来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也表明了蒙古族高中生努力跟随主旋律的行为,有较强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或称国家认同感。

  3. 64.5%的被访者积极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国旗是代表国家形象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标志,积极参加升旗仪式体现出被访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健康向上的心态。

  4. 71.1%的被访者在对待钓鱼岛事件时能够持较为理智的观点,反映了大部分蒙古族高中生能以合理理性的态度爱国。

  5. 90%以上的被访者较为关注两会,一方面他们认为应该积极关注国家大事,另一方面认为这和自身利益相关,这体现了被访者对于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紧密联系的认识程度。

  6. 72.4%的被访者在谈到留学以后的规划时选择学成归国,被访者在面对国外的高福利待遇时扔选择学成归国体现了其对于国家的高度认同感。

  7.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优秀和糟粕并存。这反映了蒙古族高中生对中华优秀文化不仅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被访的蒙古族高中生大部分具有较高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或国家认同感,在面对与自身相关的具体事件或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件时能有较为合理的认知。

  三、民族认同现状影响因素的分析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并不是二元和谐或冲突的关系,国家认同是民族认同的一个层次,这是因为”国家民族”是一种实体性或象征性的存在。本次调查中,被访者对于本民族的认同感较低,而对于中华民族有较强的认同感,这并不意味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对立的,事实上,二者是互相促进和紧密联系的。因此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则应进行多方面考虑。   从调查地点的现状来看,赤峰是内蒙东部中心城市,是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城市。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占77.30%,蒙古族人口占19.1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下降4.30%,蒙古族人口下降1.09%。蒙古族人口比重的下降使生活在汉族聚居区的蒙古族居民更多的受到所谓“汉化”的影响,使其生活习俗和文化趋向上更认同主流文化,而出于对本民族的身份认同使其仍然保留对本民族文化的喜爱。因此即加强了对主旋律的依赖,同时也伴随着对本民族文化逐渐的远离和依恋的复杂心理。

  由于本次调查的蒙古族高中生均为17-22岁左右的年纪,因此也考察了他们父辈的文化水平等因素对他们的影响。调查表明,父辈文化水平越高,子辈对于蒙古族文化的掌握程度越低。父辈受到主流文化的教育越早使子女也较早的受到影响,从而对蒙古族文化的掌握较少。这增强了蒙古族高中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拥有汉族朋友数量多的被访者对于蒙古族认同感越低。将汉族朋友数量多少和对蒙古语掌握情况这两项做交叉比较,发现结果是汉族朋友数量越低,对蒙古语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越低。

  居住在城市的被访者对于蒙古族认同感较低。和居住在乡村地区的被访者相比,城市被访者对蒙古族文化的掌握程度较低,城市的生活使其逐渐缺少认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机会。久而久之,对本民族认同感便趋于较低水平。

  四、结语

  (一)蒙古族高中生对本民族认同的总体水平一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较强。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水平高于对本民族的认同。蒙古族高中生具有较强的爱国热情,对本民族有一定认同,但总体水平一般。

  (二)父辈经历对蒙古族高中生的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影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城市的定居生活,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使蒙古族高中生对国家认同的水平更高。

  (三)汉族朋友数量的多少影响着蒙古族高中生的社交圈,这使他们趋向于认同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氛围,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感。

  (四)蒙古族高中生民族认同的特点表现出所处时代的特点,我国目前处于转型期社会,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人们不断更新自身理念和知识储备以更加昂扬的状态迎接新变化。在这个过程新事物逐渐被人们接受并融入日常生活,而某些传统则逐渐被人们淡忘乃至退出现有生活范围,那么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继往开来,便成为新时代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少数民族高中生民族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民族 少数民族 高中生 认同 少数 现状
最新中等教育论文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讨
自主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希沃白板优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做好细节 赢在高考
初中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实践
浅谈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深入中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
初级汉语课堂管理个案分析
热门中等教育论文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与德育
中学生对学校公布学习成绩和排名次的看法研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的信息化
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优化课堂教学
对职高班班主任工作的两点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方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课的导入
高中英语写作训练探讨
精选教材是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