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论政治权力的制约方式论文

论政治权力的制约方式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15

论政治权力的制约方式

  在西方政治文明进程当中,对于权力的研究一直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对于如何加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大探讨、大讨论、大思考。笔者试图准确界定政治权力的定义,追溯中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系统分析制约政治权力的方式,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为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提出可行性措施。

  一、阐述政治权力的基本内涵

  (一)分析政治和权力的关系

  “政治”一词,是从古希腊城邦学政治学说中polis这一古希腊语词汇演化而来。这词陆续被翻译为其他语言,得以辗转、延续。现代政治学通过阶级分析方法,从社会最为根本的社会实践――经济关系为“政治”做出定义,可以说:政治就是一定的阶级、阶层、民族等社会集团和政党、利益团体等社会政治存在形式,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为建立和巩固自己的国家政权,并运用这个政权的力量处理社会关系、统治和管理社会生活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权力”一词源出于古拉丁语中的Potere,原意为“能够”或者达到某种目的的能力。后来在英文当中表述为power,其含义比较侧重于实现某种目的的能力和力量。而权力在汉语的语境里起源于“权”字获得新的词性用法,其含义得以延伸,由原来最初指测量物体重量的器具推演到衡量、揣度的意思。孔子指“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这就把权与政治联系起来,大概今日权力的现代内涵是来源于此。

  从词源学的角度剖析“政治”和“权力”两个词,清楚地看出政治是侧重于对于国家的统治和控制,社会政治存在形式对国家事务的支配和掌控,而权力侧重于表现出来的力量,社会政治存在形式必须通过这种力量来达到或实现对国家的统治和控制。也就是说,权力是实现政治管理和控制的手段没有实现对权力的获得、控制和使用,就无所谓的达到政治目标,政治是离不开对权力的依托,离开了权力谈政治只会沦为虚无主义,因而可看出,权力是国家政治生活里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二)界定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指统治者运用社会权力机制和政治权力理论对被统治 者实行控制与支配;狭义的指运用国家权力控制社会和被统治者。在行使政治权力过程中,统治者往往使国家权力机制与政治权力理论结合起来进而达到统治的目的。国家立法 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是政治权力的物质表现;而神权论、法律论等,则是政治权力的思想表现。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政治权力的实质,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强力表现。”“政治权力以统治阶级掌握的国家暴力为后盾,以被统治阶级的服从为目的,主要表现为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支配作用,包括控制被统治阶级的能力,限制被统治阶级的选择范围,使其行动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进而实现对整个社会的阶级统治。”

  二、政治权力的制约方式

  政治权力是统治阶级对国家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社会公共权力,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关键部分,是维护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

  (一)以法律束缚政治权力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具有强制力作为后盾规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划清了政治权力和公民权利的范围,能够明确告诉当权者和普通公民,调节和控制其阶级矛盾。当以宪法的形式规范政治权力的运行,以宪法承载的共同意志为根本利益,法律能够真正实现对权力的制约。

  (二)以民权束缚政治权力

  民权,即公民个人权利,管理私人领域的事务;政治权力,即社会公共权力,管理公共领域的事务。从公私领域的角度看,民权和政治权力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范围里,民权拥有的活动范围多一些,政治权力的活动范围就缩窄一些,政治权力触及的边界广阔一些,民权所能活动的空间就狭窄一些。

  另外,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赋予了人民充分的权利,可以行使公民自身具有的选举权、监督权和言论自由权力,实现对政治权力的制约。通过投票选举国家领导人、新闻舆论监督等手段实现对国家政治权力的制约。美国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的国家,在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更是只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公民享受充分的民主权利,政治权力被选举制度、利益集团对抗、新闻舆论监督制约起来,改变了原来狭义意义上的民权状况。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民主权力过度膨胀,会制约了基本政治权力的运行,发挥不了政治权力的调节公共作用,从而造成国家政治生活的混乱和失去公共性,最终危害到大部分的利益。

  (三)以政治权力制约政治权力

  所谓的政治权力制约政治权力,就是权力制衡原则。在西方社会里,三权分立与制衡堪称权力制约的经典,三种权力之间保持着一种均势的平衡,是把完整的政治权力主体分割为若干具体的权力,削弱其作为一个整体的强大力量,达到化整为零的效果,在制约政治权力自身达到了最大化的效果。但三权分立制衡权力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相反权力本身受到来自自身的制约,就难以充分发挥其本来应有的作用,造成了当今资本主义各权力之间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影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三、当前中国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实践路径

  当前中国处于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双重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着“世所罕见”的问题,从规模来看,从复杂程度,从涉及面来看都是人类历史从未有过的。尤其是国内的贪腐问题日益凸显,权力寻租增多,房叔、房姐、房妹等现象不断增多;官员贪腐的人数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三公消费持续增加,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一系列腐败问题迫在眉睫需要解决。胡锦涛指出,这个问题(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可见,腐败是党肌肤上的毒瘤,腐败问题解决不好会关乎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中国问题,关键在党。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中国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看,理清党和法律、党和政权、党和人民的关系问题,不断推进党的科学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这样才能推动中国问题的解决,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党的科学化建设离不开对西方政治文明的借鉴,只有认真研究我国的具体国情,积极借鉴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制约政治权力的滥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助于推进党的科学化建设。

  (一)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依靠法制为手段制约政治权力

  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依靠法制为手段制约政治权力,实现宪政民主。应该做到一下几点:

  1. 维护和捍卫宪法的最高权威。必须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培养人民群众尊重宪法、依法办事的意识。只有通过逐步的培养,人民才能自觉养成依宪办事、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必须严肃惩治违宪的行为。

  2. 完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确保宪法实施。当前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上还存在一些漏洞,一些权力掌控者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损害了宪法的权威。因而必须尽快完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

  3.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制定和颁布宪法。但是当下人大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人大代表专职化、人大代表数量减少等问题,使得人大的权力无法真正完全行使,进而影响宪法的实施。

  (二)以权利制约权力推进社会力量发展,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关键在于,国家以宪法(成文或不成文)的形式确定公民权利的至上性,并确定政府对公民权利的责任。这是以权利制约权力模式得以实施的前提,也是政府公共性的一个底线标准”。同时,随着新兴社交网络的发展,迎来了社交媒体革命,人民言论自由可以通过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得以实现。新兴社交网络成为了培养市民社会的平台,开展网络反腐的试验田,推动着社会力量的凝聚,为实现权利制约权力提供了一条现实途径。

  以权利制约权力推进社会力量发展,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应当对公民基本权利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从法律、制度和机制上不断地予以完善:

  1. 落实和扩大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公民的知情权是权利制约权力的必要前提。当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力不能够在阳光下运行,公民就无法做出客观公正的选择判断,进而也就无法对政治权力的行使实施有效的监督。

  2.真正落实公民的选举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公民选举权利的真正实现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政治文明的显著特征。当前人民被纯粹地赋予了最高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原因就在于选举权利没有真正被落实。

  3. 保障公民监督权的顺利实施。公民的监督权是权利对权力能够制约的落脚点,公民监督权的关键在于能够对不称职的政治权力行使者予以罢免,离开了这一点,监督总归是乏力的,也不会对权力行使者构成真正的制约。

  (三)以制度反腐作为反腐倡廉的核心内容贯穿党的科学化建设全过程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必须紧紧依靠制度反腐。如果权力结构不改革,我们颁布再多的法条、法规、法律都无济于事。因为制度反腐主要是以改革了的新的权力结构为载体的反腐,如果权力结构没有改革,新的权力结构没能成为新的载体,制度反腐也只能是一种良好愿望而非实际行动。权力过分集中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反腐根本难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只会陷入腐败死灰复燃的怪圈。另外要注意,我们的制度反腐不是照搬照抄西方的成功经验,实现三权分立制衡,而是结合自身的具体实际,改变现在权力过分集中的旧权力结构。把制度反腐作为反腐倡廉的核心内容贯穿到整个党的科学化建设全过程。

  1. 要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根本建设。多年来,我们始终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上比较注意和自觉,但是对于党的制度建设却始终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如今执政64个年头、拥有8200多万党员的客观实际,过去的“三建”方式方法,明显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 加强党内制度建设,可以通过在党的权力结构组织中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的科学权力结构。党内制度上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为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等。科学的权力制约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客服党内制度的弊端。

  3. 通过设立政治体制改革特区,发展和扩大党内民主,从基层特别是县市级党委做起,逐步实现“权为民所授”。只有把权为民所授的思想对党员干部进行加强教育,进一步通过具体措施加以落实,才能确保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做到廉洁奉公。

  (四)以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为目的改进党风政风,实现党风廉政建设

  在借鉴西方先进反腐制度建设经验的同时,也要强调“正人心”的作用。因此,在推进党的科学化建设,限制权力过分集中,解决腐败问题,必须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党员干部素质,充分发挥“正人心”和“正制度”的优良传统,走出“道德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的无谓争论,既认真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设经验,又重视党员干部道德修养建设,推进党的科学化建设。

  以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为目的改进党风政风,实现党风廉政建设。

  1.加强道德修养,基础在于学习教育

  2. 加强道德修养,关键在于自省自律。

  3. 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检验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根本标准。衡量一个领导干部道德水准的高低,不在于他自己怎么说,而在于他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到底怎么做。是选择做对人民有益的事,还是选择做无益于人民甚至有害于人民的事,这是对领导干部有没有道德、有没有修养的最直接、最准确的检验。

论政治权力的制约方式

论文搜索
关键字:权力 政治 方式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