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新任辅导员的心理调适问题论文

高校新任辅导员的心理调适问题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16

高校新任辅导员的心理调适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06-0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教育日益发展,面对当前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一方面,高校辅导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愈来愈多,工作任务愈加繁重。另一方面,大多数辅导员的付出与收获仍然不平衡,辅导员的岗位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因就业形势严峻、对学校的依赖性、追求职业稳定等现实原因或理想所趋而选择高校辅导员作为踏入社会的第一职业的毕业生却并不见少,即使一个普通的技术学校招聘辅导员,也常常出现“僧多粥少”的争抢局面。

  一、研究综述

  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调适,仍是学生工作研究中一个较新的领域,但一些学者已有所重视,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只是论述大多较为零散地分布在各论文的部分章节中,且多数是有关心理素质的研究。

  纪淑云、张改清提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具备气质优良、性格稳定、意志坚强、行为端正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广泛的兴趣、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并培养良好的性格(纪淑云、张改清,2005)。张海霞在谈到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时,强调了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性,包括正确认识自我、关注工作兴奋点、努力构建和谐工作环境等(张海霞,2010)。这些观点基本代表了学界对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大众认知。

  许国彬、陈宇红主编《高校辅导员心理调适教程》(2009)一书,作为高校辅导员培训系列教材之一,是目前为止关于此方面问题最为集中、全面的著作。该书系统论述了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心理调适的有关理论,指出高校辅导员心理调适的几大技巧:压力管理策略、生理调整策略、情绪释放策略、认知改善策略与行动解决策略。全书用一整章举了高校辅导员心理调适的十类案例,以具体问题作为切入点,深入辅导员心理调适的方方面面。

  关于高校新任辅导员这一群体如何尽快顺利开展工作,亦有论著提及。普遍观点大致是建议新辅导员通过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明确工作职责、建设好学生干部队伍、消除与学生间的隔膜等(马丰刚,2008)。董微提出新辅导员想尽快进入角色,就要处理好四个关系:身入与心入的关系、主角与配角的关系、苦与乐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董微,1996)。这些观点可以为新任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帮助。

  然而,纵观前人研究,少有研究高校新任辅导员如何进行有效心理调适的著作,但这一问题又十分紧迫,新任辅导员经验少,但承担的工作丝毫不比资深辅导员少,他们能否调整心态、顺利入职、开展工作,关系到整个学生工作能否正常进展的问题。因此,本文拟对这一现象进行浅显的研究。

  当前的高校新任辅导员绝大多数是刚从高校走出来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从一所高校踏入另一所高校,有的甚至留在同一所高校,身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面临的问题也与一般辅导员不同。本文所论及的“高校新任辅导员”即特指这一“由高校到高校”的特殊群体。

  二、高校新任辅导员面临的心理困境

  很多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或多或少产生心理失衡现象。新任辅导员从一加入这支队伍起,就面临着各种问题,同样遭受心理困扰,这些困惑由各种各样原因引起,造成了高校新任辅导员的心理危机。

  1.“从高校到高校”的心理空白

  前文已经提及,高校新任辅导员大多是由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虽然当前辅导员队伍学历普遍上升,硕士生已比比皆是,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这些成员的社会经验却近乎空白。同样身处学校,需要处理的问题却完全不同,缺乏社会经验往往使新任辅导员手足无措。他们面对千头万绪的繁复工作,不知从何入手,同时很难把握与领导、同事、学生多方面的微妙人际关系。这种“一无所知”的状况常常造成新辅导员心理上的极度困惑,感到自己无法驾驭这个职位,自然会产生自卑、退缩感。

  2.角色转换冲突

  新任辅导员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昨天还是学生,今天却成为学生管理者,和以往相比,虽然同是新的学期,同样行走在熟悉的校园,但肩上却承担了多一份责任。一些新辅导员在学校里仍被不相识的人称为“同学”,脸上还未脱去学生本色,却直接面对如何引领和管理好数百名大学生这个具有挑战性的主题。

  高校新任辅导员年龄和大学生相近,最少的只差两三岁,学生和辅导员都难免有类似的担忧:学生们会接受一个还像学生的辅导员吗?年轻辅导员能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吗?不可否认,部分学生“欺软怕硬”,趁新任辅导员年轻、经验少、不敢发脾气等,肆意违反管理制度,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另一方面,新任辅导员原来作为学生是“被服务者”,现在却是“服务者”,学生的一切大小问题都要找到辅导员来处理。可以说,做学生工作者的日子远没有做学生时舒服惬意。很多新辅导员因此不能迅速、顺畅地实现这种心理上的角色转换,而耽误了工作进行。

  3.新形势下的职业认同危机

  在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新任辅导员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承担着和资深辅导员同样的工作量,亲身体验辅导员工作“两眼一睁、忙到天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杂、困难,而地位却始终得不到应有的认同。同时,他们难免耳濡目染前辈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失落感更强,对职业发展前途的希望黯然。这种情形下,新任辅导员更难树立职业自豪感,更容易产生职业认同危机,相比他们的前任,这一时期的新辅导员比以往更难持续职业热情。

  4.工作压力大,产生挫败感

  辅导员工作本身就涉及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就业、家庭等方方面面,同时又有一些对学生负有管理职能的部门不能充分履行其职责,辅导员不得不成为“代职”者。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辅导员往往工作做得多,但思考得少,工作停留在初级层面,对职业认知不足,工作满意度又比较低。在新任辅导员工作经常不能得到认可的情况下,极易产生挫败感和厌倦感。   5.陌生环境,缺乏归属感

  新任辅导员除了少数留校的之外,其余对学校环境、制度、运作都不熟悉,甚至熟悉度还不如自己的学生。和同事之间不熟悉,眼见其他人谈笑风生,自己很难插嘴,短时间内无法融入群体,容易产生孤独感,自然也缺乏职业归属感。

  三、高校新任辅导员心理调适方法

  在这里我们借鉴许国彬、陈宇红在《高校辅导员心理调适教程》一书中的调试框架,分为五种策略来提出新任辅导员心理调适的建议,每一种策略之下,只指出一种最核心、有效的方法。

  1.压力管理策略

  新任辅导员要认识到自己感受的压力主要来自何方,并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把压力转换为工作动力。要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不能急于求成,要明白压力是必经阶段,坚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切都会好转。

  2.生理调整策略

  无论工作多忙,都要给自己的身体一定的休息时间。新任辅导员处于职业初期,尤其要注意建立起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不熬夜,如果一定要加班,就要在饮食、运动上调理,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应对工作和生活。

  3.情绪释放策略

  任何人的压力都需要释放,辅导员也不例外。高校新任辅导员还很年轻,不应因为工作繁忙就忽略了自己的青春,大可以采用一些年轻人的娱乐方式来缓解压力、释放情绪。运动,包括舞蹈、健身、游泳、瑜伽等时尚方式,或和朋友聚会、唱歌等,都是健康的发泄方式,有利于保持情绪稳定、平静。

  4.认知改善策略

  新任辅导员应明确自己的身份,不能看到周围某些同事消极工作就亦步亦趋,任何辅导员都是从新人一路走过来的,部分辅导员因职业付出与收获的落差,产生职业倦怠,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当他们还是新人之时,同样充满干劲和热情。新任辅导员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别给自己消极工作寻找借口,要把入职时的热情延续到工作中去,对职业有更明晰地认知。

  5.行动解决策略

  我们用两个儿童常玩的游戏为高校新任辅导员的心理调适行动命名:“丢手绢”和“找朋友”。所谓“丢手绢”,就是指新辅导员要学会适当转移工作和压力。新任辅导员往往事必躬亲,任何工作都自己完成,不好意思或不习惯找人代劳,这势必造成双倍甚至多倍的压力。辅导员要学会用好学生干部,抓大放小,大胆用学生做事,把小的“手绢”丢到学生干部背后,既能分担自己的压力,又能和学生熟悉、了解,打好工作基础。

  总之,高校新任辅导员应以积极的心态渡过职业转型期,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无论决定日后在学生工作岗位长期发展,还是另谋出路,都要在这一初期阶段做好心理调适,把自己调整为最佳状态,在职期间做一名合格的学生管理者与服务者。

高校新任辅导员的心理调适问题

论文搜索
关键字:辅导员 新任 辅导 高校 心理 问题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有效结合路径研究
浅析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