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会计造假与治理对策思考论文

会计造假与治理对策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5-26

会计造假与治理对策思考

  引言

  会计是指向公司内、外部提供数字化财务或成本信息的一种经济服务活动。由于数据真实性关系着会计信息的生命,因而财会工作人员应当重视会计信息真实与否。尽管近年来国家多次开展有关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会计行为,但其根本问题仍没有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仍需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会计造假概述

  会计造假指的是在会计审核过程中,财会人员违背了相关法律法规,虚假制作会计财务报表。会计造假是违背法律要求的,属于违法行为。主要分为会计事项造假和会计报表造假这两种形式。在2012年财政部发布的第二十五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各地财政部门在2011年期间共检查企事业单位23396户,会计师事务所1398户。结果显示多数企业会计核算逐步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亦逐步健全,整体会计信息质量逐年提高。但仍存在部分公司用假发票报账,偷税漏税,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等情况,这些造假行为对国家税收造成影响,扰乱了社会市场的经济秩序。

  二、会计造假原因分析

  1、部门或个人利益驱动

  1.在对102家会计事务所进行问卷调查中得知,造假的原因占主要因素的是政府官员要政绩和企业领导要业绩,然后是财务会计人员要保住工作或为谋求额外收益。由此可知,会计造假是和个人或部门利益相关联的,为了利用最少的成本或资金获得最大的成绩;或者为了偷税漏税中饱私囊,例如有的私营企业为了减少缴税金额,虚假设列费用,隐瞒自己真实收入,截留税利;还有的个人为了骗取银行贷款,将自己实际资产负债率和亏损数额价低,夸大市场前景,利用虚假会计信息骗得银行信任以获得贷款。

  2、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环境条件限制

  据统计,在我国注册的1200多万名会计人员中,有接受大专以上会计教育的不到15%,大部分都是没有受到专门的会计训练和考核。财务会计人员没有会计理论系统知识,缺乏遵纪守法的意识,甚至自身道德水平不高,自然也就无法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和会计行业的道德要求。除此之外,会计行业的整体条件还有待改善,在我国目前公司内部结构方面,限制了财务人员依法独立的遵循会计行业的职能要求。现阶段企业发展中,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之间有严格的上下级从属关系,这种关系在会计工作中会压制会计人员公正地制定财务信息报表,会计的核算和监督也就成了以企业负责人或受益方为主,此时的会计报告会被负责人直接操控来反映其意图,也就失去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社会初次监督乏力

  在中介机构将审计结果上报给企业后,由于企业的不重视致使将未更正整改的会计报表向外报送,导致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中介机构也未能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中介机构和被审计单位之间很难做到真正独立,一般会计事务所为了获得审计费用取得收益,也为了能得到更多审计的机会或业务,会依据被审计人员的意愿制定虚假财务报表。另外由于中介机构间的无序竞争和企业的经济能力等影响,如果被审计单位不能支付所有审计费用,则会使得一些必须的审计程序不能正常进行,也不能确定一些重要的审计项目。

  4.财政再监督的效力不够

  目前我国对于经济造假的监督制度不健全,不能对所有的会计信息及时准确的进行监督监管,管理手段落后人手不足,而上市公司因其资源丰富、管理完备,所以造假数据被发现的可能性很低。而且目前我国的《会计法》对于造假行为主要是追究其行政责任,很少会追究其刑事和民事责任。对于其处罚的金额个人最高5万元,企业10万元,这对于一个预期收入成百上千万元的造假者来说并不能构成威胁。例如曾经创造出“中国第一蓝筹股”神话的银广厦通过虚构利润,获得了巨大收益,即使是停牌时其市值至少已经增加了70亿元。

  三、会计造假治理对策探讨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自律

  会计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与当前社会会计造假现象的出现有着密切关系。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应当对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和指导,通过建立健全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组织来约束会计人员的自身行为,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素质。或者通过企业来定期对其财会人员进行有关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建立惩处机制,使财会人员了解并意识到自身行为的重要性,养成正确维护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习惯,从而减少会计造假行为。

  2.加强会计监督,堵塞会计造假漏洞

  要从根本上治理会计造假现象,应当对单位负责人员和会计人员进行双重把关,严格杜绝“只手遮天”的现象。利用群众代表来监督企业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的行为,切实落实《会计法》中的相关规定,务必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其次利用政府审计行为,对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二次把关,防止其与一些企业串通后,共同造假。只有让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同时运转,形成会计信息监督链,层层把关,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信。

  3.完善法规、准则、制度建设

  尽管近几年我国制定了大量和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其整体体系和具体细则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应当要不断的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明确对应行为的处理方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外对于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当以新《会计法》为准则,严格执行惩处行为,维护会计法律的权威,树立起良好的会计行为的社会风气。还有其他如《企业会计制度》等行为规范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标准,及时弥补可能造成法律空洞的条例条款,并在社会中及时推进使用。

  4.规范社会审计,保持审计的独立性

  由于我国目前会计事务所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公司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不断压低价格获得市场,导致审计力度减弱。因而在事务所审计过程中,会计师应当提高审计的工作力度和质量,杜绝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处于同一利益圈内,同荣共辱的局面发生。同时,还应不断规范注册师的管理体制和审计行为,客观公正的发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重点作用。通过立法等方法,严惩不按照规定年审或整改的企业或个人,让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5.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职业素养

  应当及时大力开展诚信教育,让企业和个人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让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守住道德底线,真实反映会计信息。明确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第一责任人,并对其进行切实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教育,只要单位负责人的整体意识和个人素质提高,就能减少多数的违法违规行为。然后再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维护会计秩序。

  总而言之,会计造假的行为是在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产物,但相信随着我国法律体制的完善和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逐渐获得行业的重视并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

会计造假与治理对策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对策 会计
最新会计研究论文
浅谈会计专业技术职务制度的演进及启示
试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对策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思考
浅谈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变革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探索高职建筑会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反倾销视角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与完善
信息化教学在高校会计学科的应用研究
从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看企业会计诚信问题
热门会计研究论文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争议——会计职业道德面临
浅论所得税会计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思考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浅谈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不做假帐
网络会计的探讨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