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探析论文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6-26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会计专业是以培养企业实用型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人才为目标的,这就决定了高职会计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高职会计教学改革必须顺应这一潮流,走改革创新之路,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调整、优化会计课程体系设置、深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项措施,培养基础扎实的、高素质的、应用型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的会计人才。

  一、影响高职会计学生就业的因素

  具体来讲,影响当前高职会计学生就业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相关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缺乏。就当前的会计教学来说掌生就业的凭证最首要的还是会计职业从业资格证书,但是很多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从业资格证书要求较松,基本上都是放任自流。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都是在本科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压缩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和单一很难让学生对知识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和应用能力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这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就业情况。一般来说,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是每个会计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拿到的证书这是就业的第一步。

  (二)学生的社会实践性较差。学生本身的实践能力也严重地影响到了他们将来的就业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肚会上的各类企业都追求高效性。他们对于人才的需要是胜任快、实力强等具备较高的要求。更有甚者他们对于相关岗位人才招聘的工作经验也做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使得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而言是很大的挑战。他们没有工作经验不具备相关的实际操作能力。很多的工作单位也不愿意给他们机会来进行实习,会造成大量会计专业学生的失业情况。这一问题的出现还是由于学生本身的实践性较差所决定的。学校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问题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进行这方面的弥补和提高。

  (三)学生的学科素质有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科素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够在职业化的道路上走多远,纵观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学生逐渐丧失了主动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学习多半是在老师的督促和鞭策下实现的。学生专业素质的欠缺另一方面也跟教学的内容及课堂氛围有很大关系,学生较为喜欢灵活化的教学方式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但学校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无法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就要从学生本身出发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素质。

  二、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路构想

  综观影响高职会计学生就业诸多因素,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全面推行案例教学。纵观当前高职会计教学,一本教案讲几年甚至十几年,一堂课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在一些高职院校仍然存在。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忽视了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对新知识的渴望,教师在卖劲地讲,学生在被动地听,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便不由自主地减弱了,总觉得只要将老师讲过的东西掌握就足够了。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的发展变化,要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的高职会计人才,就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则应由被动接受改为主动探求、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教学方法,在此首推案例教学法。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通过对会计案例的分析,加强了动手能力的训练,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相关会计知识的理解,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调整优化会计课程体系设置。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型的会计人才,如何实现高职会计教育与社会对高技能型会计人才需求的对接,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应在宽口径、强技能、高素质的的目标下,调整会计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宽范,专业方向上有所侧重。一是可将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会计职业任职资格考试联系起来,帮助学生降低未来职业准入门槛。这些考试均由国家统一组织,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根本,积极整合、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积极探索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深化改革,集中优势,改变以往会计专业主干课程设置重复的局面。可加大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教学时数,科学设置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授课内容,增加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从而使得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几门主干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加工、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集中力量建设会计专业的精品课、品牌课,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与就业市场的变化,使学生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就业率。

  (三)积极推进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关键要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首先,要搞好教师岗位培训。建立职业院校继续教育制度。进一步加强会计师资培训基地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重点培养一批会计专业的名师,专业带头人,“双师”型骨干教师;其次,高职院校可制定激励性措施和鼓励性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会计实践课的任课教师到实际工作单位进行实习和挂职锻炼,也可到本单位的财务部门实习;再次,可从企事业单位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到学校上课或举行有关会计实务和法规方面的讲座,也可聘请他们兼任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这些人一方面可以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校内会计教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能起到信息员的作用,实践中有任何新制度、新方法实施,通过他们可以很快地反映到教学中去;最后,加大教师进修经费的投入,鼓励会计专业的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到高等院校进修或学习培训,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此外,应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或注册资产评估师等职业资格考试,不断丰富和更新专业知识,争取使自己成为既有理论水平又有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四)加强模拟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要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得以强化,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岗位要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是重要保证。因此,在会计教学改革中,要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积极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试点。一是做好实验室模拟实习。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时间、经费、场地等原因,使得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如直接到企事业去实习,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因此,在校内建立与企、事业单位相仿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便成为加强会计实践的有效手段之一。会计模拟实验室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适应社会需要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模拟实习的项目可分为两部分,即初级实习项目和综合性实习项目。初级实习项目主要表现为单元实习、课程实习,如结合初级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课程中的章节设计单元实习项目,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单项操作技能,使学生及时验证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性实习项目是指以一个跨行业的企业集团为蓝本,其子公司涉及多家企业模块,让学生先分别模拟,然后再给出部分母公司经济业务,这样,使学生受到综合、系统、全面的操作训练,从而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各行业、各层次的人才需求。

  二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只有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到企业去,以校企联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充分感受到工作中各种关系的处理,体会到工作岗位的压力,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高职毕业生走出校门的首选工作是企业一线的基础会计工作,因此教学教程中应尽可能的大量依托企业现场作为学生学习技能的基地,为学生毕业后求职从业进行热身和能力强化。由于会计工作的保密性这一特征,企业一般不可能让学生直接接触账目,因此,一方面可以考虑由政府加大对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投资力度,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或行业合作,共建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或仿真的会计环境,或具有产学研一体化功能的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另一方面,学校可与企业加强联系,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由这些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由学校为这些单位提供在职人员技术培训、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必要时也可采取股份制的办学方式,使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在现实环境中去接触会计工作,感受真正的工作气氛,促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少走弯路,尽早实现成功就业。

  (五)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生产一线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建立健全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制度,大力发展“订单”培养,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或依托会计专业发展校办企业,走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路子,如成立校办记账公司等,促进高职会计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与劳动就业的紧密结合,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创造条件。另外,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应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总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我国“十二五”规划中也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高职会计专业,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加强会计专业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会计实训体系建设,抓好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这一关键环节,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又有很高的就业率,从而尽早实现成功就业。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教学改革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学改革 高职 导向 基于 改革 就业
最新会计研究论文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探索高职建筑会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反倾销视角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与完善
信息化教学在高校会计学科的应用研究
从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看企业会计诚信问题
关于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思考
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在企业中的应用
网络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及对策探索
浅析高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热门会计研究论文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争议——会计职业道德面临
浅论所得税会计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思考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浅谈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不做假帐
网络会计的探讨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