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13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109-02

  当前化学教学面临一个重要的课题,那就是如何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来变革和创新教学手段,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突破的问题,为学生开辟一个更为宽广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会思考、会创造。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第十三届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上获一等奖的课例,就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做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理念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而在于学生的学。在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的角色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和课件制作能力,并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精心设计、策划。教师不能只把网络资源当成是备课寻找素材的来源,也不能仅把计算机、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当作教师粉笔、语言功能的延伸。而应把信息技术逐渐转变成学生手中的笔和纸,最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一课中,笔者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预习环节,制作了手机APP――“合成氨”的网络教室。网络教室分为五个模块:合成氨工业发展、科学史话、思考与交流、自主检测、轻松一刻。每个模块还设置了评论、分享、收藏等功能。网络教室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课前让学生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手机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共享资源,学生可以更省时间、更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预习。实现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达成人机交互,师生、生生互动。开发优质高效的教学素材或教学课件,为学生创设建构性的学习环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化学科学技术类的内容在常规教学中往往容易上成抽象的理论课,显得枯燥而空洞,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也难以调动。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电脑、电子白板、教学辅助软件等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多种学习资源,激励学生自主投入,自主学习,自主构建,提高学习兴趣。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具,而且还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视听结合,边看边想,使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阅读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同时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是他们的学习伙伴和朋友。课前,笔者带领一个兴趣小组走进本市合成氨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并制作了一个微视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并请参观的同学介绍情况,把空洞的理论直观形象化,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这种方式,拉近实际生产过程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与化学知识的亲近感。从而在课堂中创造性地调动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探究中。有效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行更好地学习,用内容打动学生,进而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研究,最终以知识为载体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支撑,突破教学重点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学习的形成过程是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中学化学概念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建构化学概念,掌握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纳入到原有的化学认知结构之中,形成新的化学认知结构,内化为习得的经验。在解决氨气的合成方法后,笔者进行了深刻反思:教学前,笔者认为高一已学过实验室制法,学生应该对此不陌生,故用常规模式投影实验装置图,引导学生回忆,机械记忆相关知识,可是发现实际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参与意识不强,难以灵活运用。为此,笔者使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装置,制作了仿真实验室。让学生上台动手组装仪器,将整个实验过程生动、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支撑,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重点。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从而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深学生对学习实验内容的理解和动手实验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要善于分析教材,获取与教材相关的课外资源,进行合作探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启动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成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中对教材上的一些难点如果仅用文字去阐释,那么学生很难领会和掌握。因此,笔者引导和培养学生由依赖书本的学习习惯转向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的习惯。例如,课前让学生分工研究,课上分组讨论“假如你是合成氨工厂的厂长,如何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学生在问题驱动导向下,利用互联网寻找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讨论,展开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课前进行针对性研究,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成果展示资料。然后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其探究结果,之后组织学生对这这些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作品,从而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这样做,不仅提高课容量,而且提高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展示学生的电脑等多媒体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成果,分享喜悦,营造多边互动的学习环境,更好更有效地突破合成氨的这一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成效。

  五、利用信息技术延伸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互联网是信息的海洋,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使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师生从研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实现知识的价值。利用网络教室APP,给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借助网络互助学习平台归纳总结学习内容,并进行交流,写研究性报告、小论文等,使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延伸。学生还能通过手机APP的论坛功能与老师沟通,及时得到帮助。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走向动态,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与约束。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便捷地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互动与交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激活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思考

  教育部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应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呼唤、课改的要求。教育信息化手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必然的产物,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不是把信息技术简单地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这个环境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助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思想。利用信息技术渗透到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用最短的时间将课堂教学重难点讲透。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让学生真正去地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体验与其他小组同学交流、合作、探究的快乐与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实现“生就”所获得的成就感,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倍增。这样,学生课堂参与率自然高,在互动中学习合作意识得到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将得到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学生讨论的氛围不够热烈的现象。因此,如何选取有效的策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融合 实践 化学 教学 技术 信息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