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互联网+教育”经济兴起背景下职院学生的学习心理保健论文

“互联网+教育”经济兴起背景下职院学生的学习心理保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6-06

“互联网+教育”经济兴起背景下职院学生的学习心理保健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入发展,网络学习环境的开发性和个性化不但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科目和对未来职业的看法产生影响,更是学生对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及教育环境的变化的时代认知,特别是高职专科生的技能培养目标与信息化教学的适配性高。如何适应在立体化资源、信息化学习平台、教学监控、学习追踪档案等越来越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中做好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心理保健,形成健康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元认知,做到学会学习,为学生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而准确把握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探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学习心理保健的基础,本文将首先来探讨下下高校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正面性分析

  总体上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的表现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相关研究表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与同时期的其他学历层次人才是一致的。虽然是高考成绩不太理想才最终报考职业技术类院校,但是学生总体的状态是追求向上的,而其单从成绩角度讲很多同学的学习偏科是最终导致整体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这从另一角度分析出学生具有某些个人的突出优点,不应该将他们的能力水平标签化即上高职了就是低能的标签。除了学习基础较弱外,在其他方面也同所有年轻人一样思维活跃、乐于探索新奇世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有很强的探究欲望,并乐于在学校方方面面的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寻求他人的认可,在适宜的教育学习环境中他们会迅速成长,所以高职职业技术类学生有其独特特点的成才路径,总结其正面性的特点是对学习有期待,特别是对掌握一技之长欲望强烈,同时乐于学习能提升自身素养的科学文化知识,在校期间学习的争优思想更多体现在技能比赛、实践操作等方面。而在社会责任担当方面责任感很强,乐于为社会、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其对自我能力认知趋低,所有一旦获得认可会表现出更好的乐群性和感恩度。

  (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劣势性分析

  1、学习自信心弱,自卑感强。高职院校学生面对“高职”两个字,感到自卑,面对将来的就业,感到迷茫。特别是涉及就业时刻,对于心仪的工作时常因为学历等因素被否定,而且这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并且这种集体类的坏情绪就像心理学中提到的“踢猫效应”一样,在整体群体中传染开来。曾经高考的失利就是对于自身学习能力认知的一次打击,而社会上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歧视类评价,更是对其自信的打击,因此学生总体表现为自信心弱,自卑感强。在大学自主学习占主导的情况下,学习的及时反馈相对变弱,得不到及时的心理肯定,让美好的愿景和梦想因为自卑而变得迷茫。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对问题思考模式容易走极端,甚至会有叛逆的方式来引起关注,而这个现象迁移到学业上这些因素迁移到学习上,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容易受挫,遇到学习困难就会感觉挫折甚至放弃,慢慢出现迟到、旱退、旷课或中途退学等现象,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2、学习的意志品质薄弱,目标方向性差。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偏低,对于学习的总体意义很多学生认识不到位,学习目标方向性差,表现在没有长远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实际,浮于表面不爱深专研,喜欢投机取巧。学习目标的缺失使其对于课堂教学和课后任务也有应付之嫌,学习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拖延症普遍存在。

  3、依赖性强,责任感相对较差,缺乏自律性。随着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及物质生活条件提高。个人对于家庭和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多,而自身相对承受的压力和自身责任感确在越来越退化,这使得学习的原动力缺失,学习上漫不经心、逃课、注意力不放在学习上不但不觉得不妥,甚至感觉自己很酷、很与众不同,加之早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出现了同学们对网络信息、娱乐是乐此不疲,而学业就被束之高阁的现象,这些可归咎于自律性差。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除了努力提升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保健,也需要在信息化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发出参与性强、个性化定制的教育形式,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不断增强高职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在外在学习氛围上营造良好环境,继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而目前随着大量的慕课、微课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因其丰富的媒体资源与情景感知,这将是职业教育经济发展的新未来。创设合适的学习情景已不只是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唯一成果,更值得推崇的是有效学习的发生将是这种改革更加值得骄傲的成果,这些都将催生职业教育信息化经济的发展,在新时期教育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我们对信息化环境下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心理保健提出如下建议:

  二、学习心理保健的建议

  (一)认知模式改变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职业学习,不仅可以通过良好的情景模式培养起学生职业能力所需的操作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心智技能。事物的内外因提示我们,所有的外在因素都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信息技术除了促进学习技术本身的发展,更应深层地培养有效支持科学探究的心智技能。认知模式的改变才是学习元认知改变的首要,更加科学的思维习惯、资源管理策略以及计划、监控和调节的能力才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本质。因此合理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认识良性改变提供途径,并在学习的深入中不断得到强化,更能深层次的影响到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职业人格养成。

  (二)提升学习自我效能感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或进行某项具体学习活动能力的预期和判断。有研究表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成极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某项活动的自信程度。研究结果说明学生在学习方而越自信,就会对学习投入越多,信息化教育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即使在完成一些困难些的学习任务时随着个性化的学习能让肯定实时强化,而成功的体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进步给自己正面积极的归因,进而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三)引导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

  信息化教学在教育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学习的条件和环境,比如换角色授课,定岗位学习和实践,学习过程的新颖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信息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主动的学习的条件和氛围。这种主动感让他们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加,使学生有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为创新学习打下基础。(作者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互联网+教育”经济兴起背景下职院学生的学习心理保健

论文搜索
关键字:心理保健 背景 互联网 心理 保健 互联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