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我国民办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论文

我国民办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6-18

我国民办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1989年在 “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的“创业教育”这一概念。广义上,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培育诚信务实、理性进取的现代商业精神,狭义上,创业教育就是通过课堂认知、课外实践等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更突出了教育者在教育方式上的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侧重。

  2015年5月4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是坚持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虽然有媒体指出国家大力宣传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乃是针对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和就业难等问题所采取的折中方法。但从长远看,在中国加大产业转型力度的同时,倡导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有利于我国的产业升级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企业创业文化氛围,从而转变传统的粗放型创业发展模式,维护和扩大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而这对学生自身来说,也为其在毕业后开阔了人生道路的视野,提供了多种选择思路。

  二、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1.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始在高校试点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目前已经是美国本科教育发展最快的科目,在美国已经形成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其有不同的教育类型和教育模式,可以适应各类院校开展形式不同的创业教育。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年有超过40万的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全美三分之一的企业孵化器诞生于大学之中。而日本的创业教育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刚开始主要是高校为学生开设的一些创业讲座,并没有把创业教育纳入自身的常规教学体系中,直至90年代才出现在高校中成立起来的中小企业,以实现研究成果与市场产品的迅速转化。而今,日本的创业教育从小学阶段就开始重视,如有的小学经常组织小朋友模拟日常生活中的经济交易,并且一直延伸至大学,贯穿学生成长各个阶段。[1]通过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创业奠定基础。

  2.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1)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相比美、日两国,我国高校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早期处于纯粹的理论研究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人们开始探索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向。直至2002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研讨会,会上确定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九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尝试对创业教育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才蓬勃发展起来。[2]

  (2)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

  作为首批试点院校的清华大学,在2006年开设了KAB创业教育系统选修课,以提升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了解商业运作的规律为教学目的,在教学模式上强调教学的互动性和实操性。如主要以小课堂教学为主,通过角色扮演,头脑风暴和设置各种商业游戏环节,在学生高度参与的条件下,体验创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真正了解创业的涵义,思考未来创业的方向,学会把握成熟的时机。2013年,依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14个院系合作共建了新型创意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的教育平台―X-lab,X-lab倡导学科交叉、探索未知、体验式学习与团队协作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围绕三创(创意、创新、创业),探索新型的人才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学习创意创新创业的知识、技能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思维及执行能力,造就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同时该平台与清华企业家协会、清华科技园、清华控股成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专业领域训练,指导和咨询,这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得到了企业家和校友的广泛认可,一些企业与清华x-lab建立了合作关系,持续提供资源和资金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在本科生培养计划中设置“科技创新”等课程,连续开设28期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大学生创新计划”,2010年成立创业学院,开设风险投资,创业机会识别等11门课程,每年举办创业讲座,邀请知名企业家和创业校友讲座,筹建创业导师团队,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专业指导。同时对创业的老师和学生都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支持教师带着科研成果留职创业,而共同创业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休学创业,并在创业期间享受学校创业教育方面的资源。

  3.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与研究学者在极力倡导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开展相关的研究、积极推动其发展,但就其普遍意义而言,包括教师、学生、社会人士等在内的各类主体,对创业教育的理性认识尚有不足。有些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动机与目的,带有太多的功利性。导致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带有片面性。也使普通人认为创业教育只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权宜之计。刚出校园的学生创业,虽有极少数成功者,但大多数都成为创业浪潮中的炮灰。这与开展创业教育的宗旨和初衷是相悖的。   三、我国民办院校创业教育的特质

  与其他公办院校不同,民办院校的创业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处于发展初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还没有完整建立起来。目前多数民办院校教授学生的基本是客户心理学,销售技巧等一些商业理论,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没有深入到创业教育的核心。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没有创新作为基础的创业教育注定是失败的。另外,从开始灌输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其创业能力到真实进行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各种复杂的创业因素学生无法有直观感受,因此,要求学生在学校接受了创业教育毕业后,立即开展创业活动并获得成功,存在一定的难度。创业还需要经验、机遇的累积以及重复失败的考验。因此民办院校的创业教育从开始到真正见成效,在时间上存在相对滞后性。再者,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大量具有实战经验,不同院系的教师广泛参与,但目前大多数都为专业教师,很少有同时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执业技能资质的双师型教师,特别是缺乏富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专任教师,这将直接导致民办院校创新教育的授业者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去完成教育工作。而且民办院校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即便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也只是传统授课模式下对概念的简单阐述,实践课程设置理论化和简单化,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创新。

  民办院校发展创业教育同公立院校相比又有先天优势,一是民办院校比公立院校所受政策约束较少,内部管理相对比较灵活,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大的发挥空间。二是民办院校的学生更具有创业激情,因为从社会普遍认知来说,民办院校的学生与公立大学的学生存在差距,而当下某些企业招收应届毕业生时会提出985或者211院校毕业的要求,民办院校毕业生从就业角度上而言并没有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部分毕业生就业定位趋于通过创业实现就业。三是民办院校具有地理优势,国家为推动全民创业,在一、二线城市陆续建立了一批企业孵化器,民办院校开展创新教育理论课的同时还可以和这些企业孵化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定向定量输送学生实习,使其积累真正的创业经验。

  四、我国民办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民办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最直接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就业,决定了其与公立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充分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以及要求其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的时效性。构建具有民办院校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有利于提升民办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保持民办院校在同级别学院中的竞争力。

  1.整合教学资源,开设结合专业知识的创业教育课程

  相比与公立院校为普及创业教育而专门创建创业学专业,民办院校在师资力量和教研经费方面可能还不足,但民办院校可以开设一系列有关“创业教育”的公共课,体现创业教育与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并在全校开展创业精神、创业实务的普及性教育,使创业的校园文化和创业理念在各学科、各专业的教育活动中渗透和介入。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可以通过整合各院系教学资源,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主导,联合会计、市场营销计算机等专业共同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不同专业的教师轮流授课,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的创业体系构建的同时,对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将专业课程和创业教育课程彼此融合,互为补充。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这就要求教师需要额外具备企业工作经验,所以应该鼓励教师带头创业,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执业资格或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让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双师型教师作为学校创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同时引进企事业单位高层技术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综合素质。

  3.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实践是体现教育成果的导向。可以通过实践课程的设置,如建立实训沙盘,把操作流程都用沙盘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学生划到不同的公司部门,实际操作公司的贸易往来,补充学生在公司实习中无法接触到的流程的其他环节,使其充分理解和吸收理论知识,将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4]创新从实践中来,学校还可以每年举办创业大赛,鼓励学生从事低风险低门槛的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场地和资金支持,让学生得到更多创新创业锻炼。

  4.建立同当地企业孵化器的战略合作关系

  建设高校科学技术“孵化器”和创业实践基地,整合企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科技企业孵化器离不开高校的人力和智力支持,高校的创业教育成果也需要在企业孵化器中孕育和检验,企业孵化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包括政策、培训及设施等良好条件。[3]可选派一些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进入孵化器中的创业团队实践认知,体验真实的创业过程,获得锻炼,从而提高学生将来创业的成功率,也为创业团队提供高校人力资源。如学校可以联系周边的企业,由学校推荐到合作企业的市场推广或者物流、采购等部门,再指派一到两名专业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处理基本的业务,熟悉各部门的管理章程和业务流程,主要是学习企业内部管理,这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创业阶段实现高效与科学的管理。

  5.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专业教育同创业教育相结合,需要不同于传统专业教育的评价标准,也需要我们在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上进行创新。传统的专业教育体系都只是简单的理论灌输,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吸收不完全。而通过建立创新企业模型,在设定为公司的企业沙盘中,模拟一个企业从建立之初到步入正常经营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这样可以在无形中让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4]教师可以通过头脑风暴,集体讨论等,引入相关专业知识,使学生在创业项目的实践中,不仅能了解创业流程和创业要求,而且能深入理解专业理论知识。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卷面成绩,学生在模拟创业情境中思考创造的积极性,在企业模拟经营过程中的贡献率,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都需考察并进行综合评价。虽然这相较于传统的简单考试来说,难度会有所加大,考核的标准也更加多元化,评分标准的制定更加细化,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但其对进行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对民办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也具有参考价值。

我国民办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论文搜索
关键字:民办高校 模式 高校 我国 创业 教育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