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08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

  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国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居民消费意愿不强,市场低迷。企业基本面、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堪忧,违约率上升,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率“双升”,严重危及金融系统的稳定。鉴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传统和体制现状,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经济的核心和命脉。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并据此提出化解不连贷款的有效建议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影响

  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慎规制局数据显示,从2012年开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已经连续十多个季度“双升”,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已经从2012年第四季度的4929亿元,0.95%上升到2016年第一季度的13921亿元,1.75%,上涨了。银行的“准不良”的高危敞口关注类贷款余额也在不断扩大,2016年第一季度末已上升到3.2万亿元,占比达4.01%。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幅逐渐降低,2015年净利润增幅最大的中国银行仅为1.25%,交行净利润增幅1.03%,农行、建行、工行的利润增长率均跌破1%,这与2014年银行平均10%的净利润增幅形成鲜明对比,与早年的20%的增长率更无法比较。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不良资产风险却逐渐累积和暴露,增加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巨额不良资产不仅危害金融稳定性,而且削弱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不良资产导致资金大量沉积,资源配置效应无法实现,影响国民经济效益的实现;不良资产的资金多源于银行存款,不良资产占用这些资金无法为银行创造收益,银行却必须按期支付本息给储户。一旦不良资产成为呆账,就有可能引发存款支付危机,影响银行声誉和金融稳定。其次,不良资产累积导致银行“惜贷”现象频现,融资融资贵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不良资产会危及银行效益甚至安全,由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宁愿放弃贷款利息拒绝放贷给中小企业。但中国以机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中小企业失去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便只能诉诸成本高昂的民间借贷,降低企业利润,制约了企业发展的可能性和动力。另外,不良资产会助长企业不良经营恶习,影响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社会进步。一些企业长期拖欠关联企业的账款,干扰关联其正常经营和还贷,令其被动造成银行资产不良;不良资产的增加,不仅使商业银行被动承担了企业经营失败的损失,还助长企业相互拖欠账款的风气,不利于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

  (一)银行自身原因

  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同业竞争亦愈演愈烈,商业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争夺客户,只重视贷款数量,忽视质量,造成不良资产累积。国有银行改制前,银行是政府的会计,经营原理以行政安排为主,缺乏风险管理思想。信贷高端人才的缺乏造成信贷管理低效和回收困难。

  (二)体制机制因素

  银行贷款受行政干预较为严重,贷款不以风险效益原则为导向,“人情贷”、“关系贷”频现,造成贷款利用低效率。同时银行信贷缺乏市场化规范的信贷管理机制和流程,信贷责任模糊,信贷人员激励不足,贷款回收困难。

  (三)宏观经济的影响

  银行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具有较强的政策敏感性。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形成的资产泡沫,银行贷款被套在房市和股市上。国家出台的“4万亿计划”的信贷后遗症逐渐显现,不良资产逐渐暴露。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市场萧条,消费不振,企业投资乏力,经营管理陷入困境,不良资产出现。

  (四)监管方式不当

  我国监管部门偏重合规性检查,忽视风险性监管。而且,通常只有在银行机构出现问题时,监管机构才会实行现场检查,缺乏对银行机构的全面性监测。监管系统的作用更多的是事后补救而非事前预防,导致侥幸心理滋生,防范不良资产的动力减弱。

  (五)社会信用制度不完善

  我国缺乏具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机构,社会信用环境涣散,违约成本很低。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共享制度,让每个人、每个企业的每个行为都成为贷款评价要素,真正实现风险和收益配比,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

  三、化解不良资产的对策

  (一)培育处置不良资产的专业人才,增强信贷流程规范性建设

  加强员工专业技能培训和责任意识教育,完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做到贷有所管,贷有所偿。严厉打击盲目扩大信贷数量的行为,建立内部约束和牵制制度,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做好贷前、贷中、贷后审查,实现贷款流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破除商业银行信贷的行政化干预,提升贷款效率。着力建立以安全和效益为原则的信贷准则,严格核查贷款企业的资产情况、担保情况,考核企业的还贷资金来源,力求在源头上根除不良贷款。建立切实可行的客户风险评价体系,以量化指标衡量客户风险状况,并能够实时监测指标变化以掌握客户信贷的风险状况,从而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另外,银行要主动进行业务创新,积极开展理财、咨询等中间业务,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三)革新监管思路,培育专业监管人员

  变革监管思路,加强对银行的日常监管,由传统的银行发生危机时的监管核查变革为预防性监管,由只注重外源监管变革为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并重,由合规性监管变革为合规和风险监管并重。监管部门也要注重对监管人员的培训,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其辨识不良资产的能力。

  (四)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市场主体信用教育

  强化社会信用平台建设,实现信用信息全面共享,让每一个市场主体都受到信用制度的规范,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促进市场主体信用教育,在全社会建立守信重信传统,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增加失信成本,实现重信有利,失信有损,从而增强个人及企业维护自身信誉的氛围。

  (五)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效益

  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历史还不久,相关经验也还不足,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差距。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如清收、重组、核销和转让逐渐呈现出周期长、进度慢、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我国商业银行要主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学习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方式,如不良资产证券化等,全面掌握资产证券化的流程和风险,实现不良资产的规模化批量化处置。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不良 资产 我国 银行
最新银行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讨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探讨
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试论远程开立单位银行账户业务管理思路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热门银行管理论文
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
来州市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