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探析论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31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探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152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也不断攀升。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任务艰巨,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创新管理服务手段,丰富指导服务内容刻不容缓。开展和推动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对于提高毕业生求职择业能力,促进高校长远发展,优化社会人力资源配置,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从梳理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基于职业指导理论,对进一步开展与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进行了理性分析,以期寻找到推动这项工作的更有效的措施。

  1高校职业指导的意义

  11职业指导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目前,部分高校学生不能在大学学习期间培养起良好的职业观念,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他们没有对职业和自我的合理定位,信息收集能力欠缺,求职择业能力差,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职业指导可以唤醒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自我规划能力,培养职业技能,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

  12职业指导有利于提高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

  “就业难”和社会人才紧缺并存现象,让我们反思高校甚至是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位,使学生的就业观念陈旧、择业能力与社会现实脱节。解决这一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需要高校开展系统、全方位的职业指导、教育和服务,尽力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努力提升“人职匹配”,提高就业质量。

  13职业指导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提供高层次的人力资源是高校的重要职责。高校的职业指导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助推器,是将专业知识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的重要保障,最终达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目前,我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大国迈进,如果大量的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或者职业匹配性不高,必然造成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

  2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在开展与推动职业指导工作上,整体来看,起步比较晚、发展不完善,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高校职业指导的目标单一,观念存在误区

  高校就业指导的理念有误区,存在功利性强、重服务、轻教育。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的目标设定为提高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过于强调实用性的服务功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局限于开展的信息服务、技巧培训,忽视了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高校职业指导观念的缺位,直接造成大多数大学生的职业认识模糊,对自己和岗位的认知不足,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

  22高校职业指导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化人才

  我国高校基本上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一般专职人员1~3人左右,并且多数时间忙于毕业生相关工作的统计、就业协议书的管理、毕业派遣的办理等日常事务的处理,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和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各学院负责就业指导工作大多是辅导员,而其学生管理的日常业务繁重,并且大多没有经过职业指导专业培训,因此职业指导的时间和专业性都难以保证。

  23高校就业指导的方式单一,内容简单

  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方式为授课、讲座、模拟活动等,方式单一,缺乏系统性,难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需要。如大部分高校设立了就业指导相关的课程,但是多数为选修课;即使有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为必修课,一般也是设立一门且课时少,还没有建立起满足学生不同层次需要的课程体系。对于学生迫切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拓展、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课程很少。

  3高校就业指导的实践做法与新途径

  高校的职业指导模式必须从职业指导的理念、职业指导的师资队伍、职业指导的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建立一个就业指导理念的先进性和实践性并举,指导师资队伍专兼职并重、指导体系全程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职业指导模式。

  31以建立人性化理念为核心,提升职业指导工作的教育职能

  高校需要摒弃以就业率为核心的功利性就业指导理念,重新审视就业指导工作,其是贯穿于学生大学教育全过程的一项教育工作。高校的就业指导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学生自我职业决策能力,建立正确的职业观,最终使学生树立其科学、稳定、可持续性发展的职业观念。因此高校要建立注重学生长远发展的人性化就业指导观念。高校所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不只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学校就业率,更应重视学生就业岗位是否符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整体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

  32以培养专业化师资为基点,建立高素质的专兼职职业指导队伍职业指导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从事职业指导的老师需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理学等相关知识,应熟知职业规划的流程,掌握职业测评方法和应用软件的使用,了解最新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职业信息的收集方法和获得途径。高校职业指导机构需要安排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专兼职职业指导工作,如具有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的教师,长期从事就业管理服务工作,熟练掌握国家和地方就业政策和就业管理日常业务的教育工作者,吸收到职业指导工作中来。加强对职业指导人员的管理培训。

  33以职业指导课程为重点,建立职业指导的全程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新模式

  职业指导应从新生入学就给予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并是在大学期间持续进行相关培训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全程化教育过程。同时职业指导更应是根据不同学生,开展更加人性化和更富实效性的“一对一”个性化就业指导。高校开展全程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职业指导模式,才能达到从全局到个体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指导服务。职业指导应以课程教育为主要载体,围绕帮助学生实现个人职业理想为目标,系统、科学、规范的划分职业指导的阶段和任务,具体划分如下:

  第一,针对大一新生,唤醒其职业规划意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主要是让新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全面普及对学生的职业测评和评估,让大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爱好、能力、职业价值观有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掌握所学专业以及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的关系。第二,针对大二学生,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制订行动计划。本阶段应该以教授知识和实践活动并重,定期实施职业素质的拓展提升训练,在培养团队精神、创新意识、道德责任感、沟通能力、演讲口才等方面重点培养。第三,针对大三的学生,帮助其实现职业的初步定位,提供实习机会,促使其在实践中成长。本阶段应调动多方资源,给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实习岗位,通过学生一段时间的实习锻炼,对其职业的适应性进行测评。第四,针对大四学生,对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素质训练。在本阶段,高校应开展个人简历制作、着装礼仪、面试技巧、模拟招聘、求职经验交流等活动,增强毕业生的实战能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职业指导 毕业生 做法 实践 指导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