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教职工健康风险分析及健康保障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教职工健康风险分析及健康保障对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8-10

高校教职工健康风险分析及健康保障对策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226

  1引言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看,健康是一种人力投资,高校教职工在健康状态下消耗资源低、工作效率高及工作时间长,能创造出更多正效益。从博弈论角度看,高校教职工与学校和社会博弈模型中,纳什均衡点应是学校和社会制定相对应的制度安排和应对策略,以改善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因而,高校教职工保持良好健康状况不仅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

  杜国平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指标异常与职务及岗位情况有一定联系,且不同年龄段、职称的教职工在风险类型上存在着差异。刘欣亮认为美国学校教职工健康促进计划的开展,不仅改善了学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而且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何敏等通过问卷调查比较,采取健康大讲堂、发放宣传资料、校报专栏等形式对教职工生活行为干预的前后,得出教职工在合理膳食、加强运动、心理健康方面有明显改善,但在戒烟限酒方面却没有明显改善。欧阳瑾等对比教职工4年的体检结果,发现高血压和高血糖患病率逐步降低,而与生活习惯密切的相关的疾病却呈明显上升趋势,典型的就是高血脂和脂肪肝。从前述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高校教职工由于工作压力等原因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亚健康特征明显,而在如何建立全方位健康保障以及风险分散方面略显不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抽取了1610份高校教师体检报告,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了健康状况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以及各疾病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对教工健康保障提出了一些建议。

  2样本信息分析

  本次研究的健康体检对象是2012―2013年在医院体检的高校教职工(包括离退休教工),共1610人,其中女849人,男761人。体检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存在问题的教职工有860人,占比53%,其中血脂明显偏高共有496人,占比308%,处于临界状态有428人,占比266%;中度脂肪肝321人,占比199%,轻度290人,占18%,重度31人,占19%;肾功能异常205人,占比127%;心电图异常占比9%,肝功能异常占比 3%,胆结石占比16%,乳腺肿瘤占比25%,高血压占比12%。其中,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人数是290人,占总人数18%,占患病人数324%,同时患有三种疾病的人数是88人,占总人数 4%,占患病人数98%,仍有19人同时患有四种疾病,有5个人患有5种疾病。表1、表2分别给出了年龄段统计、患病率与性别的关系统计、患病率与年龄段关系的统计。

  由表1、表2可以看出,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已非常严峻,特别是高血脂症、脂肪肝、肾功能异常等慢性疾病。从患病性别来看,男性教职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教职工,特别是高血脂症、脂肪肝和肾功能疾病,而良性肿瘤女性却多于男性,主要是因为女性乳腺肿瘤较多;从患病年龄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健康状况越恶化,健康状况差距也较大,20~30岁教职工健康比例为729%,到了80~90岁,健康比例只有59%。也就是说,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应该是男性、中老年人,需要重点关注的疾病为高血脂症、脂肪肝、肾功能疾病。

  3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教职工健康风险的分析本文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健康状态为因变量,定义健康为0,非健康为1,将上述选定的12个变量(年龄、性别、健康、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肝功、肾功、高血脂、胆结石、肿瘤、肾结石、轻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为自变量,采用强迫引入法(Enter),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得到Logistic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回归系数表看出,在置信水平为005下,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X1(年龄),X6(肾功),X7(高血脂),X8(胆结石),X11(轻度脂肪肝)对健康状态具有正向影响关系,也就是调查对象的年龄越大,患有肾功、高血脂、胆结石、轻度脂肪肝越有不健康的倾向。研究中,把男性定义为1,女性定义为2,X2的系数为负数,说明男性健康状态更差。

  4影响因素分析

  1职业因素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高校教职工的职业竞争与压力越来越大,“职业病”也就渐渐产生了。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职业压力影响下血脂会相应增加,同样国内的研究也表明教职工职业压力的增加会影响到身体健康状况,在一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中,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的教职工占2/3(袁素瑛,2010),与普通职业相比,高校教职工的工作不仅仅要接受体力的挑战,更多的还是脑力的考验。

  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较高。在新时代下,高校教职工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文化传承的肩负者,还是学生家长的代理人、集体的领导者。也就是说,教职工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在承担教学、科研以及职称评级的压力的同时,要还承担社会给予的职业压力、社会责任以及道德要求。   1个人因素

  1992年在WHO发表的《维多利亚宣言》中指出人类健康生存的四大基石分别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及心理平衡。然而,影响教职工健康状况的个人因素也主要是这四个。饮食结构不合理,肉类和油脂摄入过多,谷类、豆类摄入较少,长期会产生维生素缺乏症;高校教职工工作量大,工作之余身心疲惫无暇进行体育锻炼;随着职称的上升,社会服务的任务越来越多,应酬也会增多,吸烟喝酒成为迫不得已的事情;教学、科研以及评级等各方面压力,使得高校教职工变得焦虑、恐惧、情绪多变,甚至出现与同事关系紧张、与同学关系疏远的现象。

  5对策及建议

  现阶段医防分离的阶段式和碎片化卫生服务模式,是当前慢性疾病未能取得明显效果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的分离严重阻碍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防―治―管”一体化模式的服务内涵特色为集医疗、预防、咨询健教、随访、疾病管理、风险分散一体化,既保证了疾病防治工作的持续、系统和有效,也改变了以往医防分离的阶段式卫生保健服务模式。本文基于这种综合防治模式的应用与普及,结合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工作特点提出如下对策及建议。

  1 普及健康理念,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

  利用学校医院的专业技能及相关资源,开展专题讲座、知识问答、茶话会等活动,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强化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理念,促进教职工对健康价值的认定,进而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媒介和资源,增加对教职工的健康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应制定相对应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措施,保证教职工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

  根据《维多利亚宣言》中指出的人类健康生存的四大基石,应当科学安排每日饮食,保证饮食多样化,调整饮食结构,这是应对疾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特别注意要吃早餐,不能因为早上时间紧而忽略了早餐。只有早餐摄入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保证一天都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保持每天运动一小时,最好是慢跑等节奏较慢的有氧运动,在生理上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在心理上缓解紧张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倡导健康的餐桌文化,少喝酒、不劝酒。吸烟有害健康,会导致肺部疾病,诱发心血管疾病,以及减少寿命等不利影响。少吸烟、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对自己对他人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心理健康方面,保持乐观的心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热爱他人,倡导听歌、运动等健康有效的减压方式,在工作之余应多参加休闲放松的活动。

  2 完善教职工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疾病预警系统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可以使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病情,提高医疗效率,通过信息共享也能够降低医疗成本。2002年,加拿大制订《加拿大电子健康记录蓝图》,目标是到2016年完成电子健康档案的全覆盖;英国在2005年签署了支持电子病例和电子处方的协议,并同年完成了基础建设;美国作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先行者,40年的发展已建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美国近期的经济刺激方案中提出要建立每个国民的电子健康档案。然而,电子健康档案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直到2009年才开始逐步开展,并且没有开展类似于高校教职工的企事业单位员工的电子健康档案。事实上,高等院校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健康档案电子化中的人员不稳定、体检不及时、数据不便获取等问题。所以,建立高校教职工的电子健康档案是非常可行且有必要的。

  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为疾病预警系统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利用健康档案中的教职工个人信息、体能测试资料、体检结果、患病及治疗信息,在咨询专家的基础上,加入人工智能判断技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采用综合指数法、界值法等数理统计的方法筛选出疾病预警指标,一旦越过设定的指标,系统就会对教职工进行警告或者医嘱。疾病预警系统包括传染病、急性病、慢性病、地方病等模式,重点是高校教职工患病率较高的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慢性疾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性疾病是逐渐积累、发展、演变而来的,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高校教职工事务多、休息时间少,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健康问题。但建立了疾病预警系统后,不仅可以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意识,还可以改善“重治轻防”的状况。

  3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建立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

  基本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用人单位与个人共同承担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具有“低水平、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社会化服务”的特点。但是基本医疗的保险额度和报销比例较低,不能满足投保人的个性需求,发展和完善补充医疗保险迫在眉睫。

  补充医疗保险是相对基本医疗而言的,包括企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区医疗保险等形式。2009年3月国家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可以看出补充医疗保险以及商业健康补充保险,都是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充,给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和水平之外的风险提供了保障,同时对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之外的保障给予鼓励。目前我国补充保险发展刚刚起步,各地水平良莠不齐,需要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发展模式、借鉴成功经验。

  6结论

  综上所述,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职业压力和个人生活习惯交叉渗透影响着高校教职工的健康。高校教职工发病率增加、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的趋势,已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必须尽快制定制度安排和采取措施以缓解。首先,利用校医院的专业知识和校内的媒体资源,普及正确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其次,健全健康电子档案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提高效率的同时可以节约成本,疾病预警系统的建立突出了预防的效果,大大降低患病率;最后,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政策性保障和商业性保险相结合,学校提供保障和个人保险相结合,提升保障效率,提高保障能力。

高校教职工健康风险分析及健康保障对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健康 教职 教职工 对策 保障 风险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