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小学体育教学之我见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之我见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1-28

小学体育教学之我见

  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实施根据的是体育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内容、目标、教学原则、评价建议等,同时体育教学的实施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教学过程。不仅涉及体育教师,而且涉及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及上级行政部门等。但就现阶段而言,体育老师要想上好一堂体育课是何等的困难。如我校情况是:首先上课时学校规定,体育老师要到班上去把学生排好队,老师要排在最前排防止学生下楼梯时挤压,然后把学生带至操场上课地点。这边又浪费了不少时间。接下来还要找上课地点,因为我们上体育课的操场能利用的面积,也只有960多平方米,而且还要扣除绿地和标志性建筑以外,一个学校34个班,一个班每周要上3~4节体育课,上午第一、二节又不能上体育课,主要上语、数、英,剩下的我们每节课都有八至十一个班上体育课了,而且每个班又有差不多六十人左右。这样基本上每个班都只有在原地站着上了,大家想想怎么去完成教学任务呢?投掷课不敢上,扔到人怎么办;跑步课不敢上,跟别人撞在一起怎么办;跳跃课、技巧课、游戏课也不敢上,学生容易受伤。现在学校里不管上课时间还是下课时间,学生受了伤还是学习成绩等其他表现不好,很多家长都会找老师的责任。如:有一个学生上体育课时自己不小心绊了一下摔倒骨折了。于是找不到原因就说身边的同学推了他一下才摔倒的。后来不但告体育老师要承担责任,而且告身边的几位同学同时要承担过错,主要是想要体育老师和那几位同学家长的赔偿。最后告到法院,法院要求协商解决。又如:有一位老师向家长反映他孩子上课时,老是爱讲话,你知道家长怎么回答吗?他说是你们学校下课时间太短,学生下课时话还没有讲完,所以拿到上课讲。综上所述,教师怎么去实施完成课程内容呢?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效果、身体技能、身心健康又从哪里来呢?而且现在虽然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范围在一千米左右),但是我们的家长还是天天开着车来接送孩子上下学。接回家里孩子又被关在家里小套房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手机等,而有的周末被送去学弹琴、学画画、学舞蹈、学外语等等,“行程”被排得满满的。长此以往,我们的下一代走、跑、跳、投的能力那就可想而知了。更谈不上受苦、受累、受挫折、受委屈了。他们现在的身体、心理承受能力远跟我们的时代相差太大了。我想现在的学生在家里人人“爱”,在学校老师只能表扬(因为老师不能批评,甚至不能讲不好听的话,那叫变相体罚)。那大家想想等他们走出社会,谁还会讲那么好听的话呢?我们学校甚至有的家长从一年级开始,一至陪读到小学毕业,到现在都还有,特别是低年级会有更多这种现象。

  现在我们技能科的老师,特别是我们体育老师真的到了“猫怕老鼠”的年代了。我想要改变这种现状,第一,实行小班化教学(40人左右)。第二,每班体育课要上到每周3~4节,就要有足够的教学运动场地。第三,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家庭环境教育的重视,因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第一就是家庭环境,第二才是学校环境。第三是社会环境。你想一个孩子在家里得到六个大人的“爱”,而在学校我们老师一个人要对待六十个人这样被“爱”起来的人。周而复始,天天如此面对。你爱你的孩子吗?你有打过你的孩子吗?你可以放任你的孩子,可是我们老师却不能,因为我们老师要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第四,要制订出一套学校法规。第五,要实现国家体育与健康锻炼标准,就要从小控制营养过剩,提高锻炼意识,减少肥胖症。小学生是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新生一代,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有赖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健康素质。小学生应认真地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不仅是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之梦”栋梁之才的需要。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如果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健康地成长,就为改善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每位小学生都应当把积极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看作是自己的神圣义务。

小学体育教学之我见

论文搜索
关键字:体育教学 小学 教学 体育
最新基础教育论文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
探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新模式
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幼儿园国学教育
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浅析信息时代家校共育新模式
小学高年段学生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建议
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新思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
热门基础教育论文
论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育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关于小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培养学生情商,树立健全人格
生活中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