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2-31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标明确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段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很容易唱读,就会养成不良朗读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就难以改正,怎样才能抓好低年级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进行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训练。

  一、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

  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激情的语言、恰当的音乐或运用课文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来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朗读欲望。如我在教学《秋天的果园》一课的教学时,我先用生动的导语将学生的思绪带进秋天的果园,随即打出投影片“果园”。这样,学生就会深深的被那一棵棵果实累累的果树所吸引,仿佛自己真地来到了果园。此时,老师揭题,让学生欣赏配乐课文朗读,以清晰、甜美的朗读声和悦耳的音乐声感染学生。然后,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自读课文,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二、培养学生朗读的良好习惯

  学生朗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朗读效果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应循序渐进。

  首先,要训练朗读的姿势。读,一般是坐着的,要求学生两手稍曲拿书,人坐端正,两肩放平,眼睛看课文;听读或朗读后书再放下。有时也可以?学生站起来或到讲台前读。站起来读声音容易响高;在讲台前读,可以锻炼学生当众朗读和说话的胆量。

  其次,要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一些性格文静的学生往往说话、读书声音很轻,一经形成定势,纠正过来是很困难的。因此,课堂上应多叫这部分学生朗读,要求他们大胆地张大嘴巴读,做到声音响亮,让全班同学都能听清楚(但不能吼叫),一旦有了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树立信心,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

  最后,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的习惯。朗读课文,不仅要口到,还要眼到、心到。不少学生朗读中的错误,与他们看书马虎、不动脑筋有关。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朗读时用心思考的习惯,在朗读的同时,想想词句意思,全文内容等。

  三、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加大词语输入量

  农村小学相对比较封闭,儿童生活交流经验少,信息不灵,语音滞后。例如“互联网”,城镇学生几乎无人不知这个词,故在朗读时都能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读,而农村儿童就很难想象“互联网”是什么概念,故在朗读时就读成“互――联――网”,把词读破了。城镇与农村在物质生活上的差异,也反映在朗读能力的差异上,因此必须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加大词语输出量,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加大词读量,可以从拼音教学开始,有意识地扩大词汇量。例如教学ai、ei时,就可以出现fei、gei、gai、tai、bai等纯拼音词,让学生读,并强调必须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连读。

  在词语教学时,重视扩词在朗读训练中的作用,例如教《雪娃娃》,先看图,弄清图意,图上画的是什么?“雪”还可跟哪些字交朋友,让学生练说。调动学生平时的积累,纷纷说出雪花、雪人、下雪、玩雪、堆雪人、打雪仗等等。

  教学词语,必先理解词义。例如《秋天的果园》这三句话中的第一句是“秋天,果子熟了”,教学时可以这样训练:(1)让学生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2)“熟了”理解成经过烧煮把原来生的东西变成好吃的东西,叫“熟了”。如南瓜熟了,意思是南瓜煮过以后好吃了,很少有人理解成南瓜成熟了,可以收获了。熟与成熟,只能在语言环境中才能区分开来。(3)指导学生看图。你看到果园里这么多果子熟了,心里怎么样?训练学生用非常高兴的语气朗读,“熟”应该读得重些,略长些,“了”读轻声,这样既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朗读教学有明确的定位,即“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就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

  首先,要正确地读。要求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不丢字,不添字,不顿读,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唱读和顿读,是低年级学生在朗读节奏方面常见的错误,在农村小学中尤为明显。要防止或纠正唱读,在学生的朗读训练中应做到:(1)多做正确的范读,或多放一些与课文相配套的情境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模仿。教学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低年级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而他们的抽象能力则较弱。针对这个认知特征,教师在朗读训练中,应少涉及语法逻辑的名词术语和朗读技巧知识,而这些都要通过朗读实践加以体现。(2)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齐读应尽量安排得少一些,再少一些,多安排个读,分角色读,有感情地读,边思考边读等方面的朗读训练,因为齐读多了,容易变成唱读。(3)在别人朗读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然后让他们评价朗读的优缺点,这对提高朗读能力很有好处。

  要防止或纠正顿读这一错误,教师应注意这样几点:(1)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注意句中的大停顿和小停顿,即在朗读一个长句时,主语和谓语、动词谓语与宾语之间的停顿时间应稍长一点,即大停顿;而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的停顿时间要短一些,即小停顿,这些术语,应多作示范,让学生模仿。(2)要正确区分诗歌的朗读节奏与其他文体的朗读节奏。诗歌的朗读节奏大都是按固定的音节停顿停顿,一般说来,都不属于语法停顿。(3)指导学生根据口语节奏、停顿习惯来把握朗读课文的节奏与停顿。低年级小学生虽说学习书面语言刚起步,但口头语言已经讲得很不错了。而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虽然各有特点,但毕竟共性大于个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指导学生根据口语习惯来正确把握朗读节奏。

  其次,要流利地读。就是要读得连贯,节奏自然,不拖长声音,速度的快慢与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一致。要读得流利,主要靠多读。教师要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多读。当然,流利地读并不是意味着读得越快越好,在安排自由朗读时,也要求学生按正常的速度读、流利地读,还要特别注意句中的停顿,训练学生按词连读。

  最后,要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要读出不同的语调,读出词语、句子、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有感情地朗读是建立在正确、流利朗读基础上的,并要深入理解课文。它能够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能够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但是,农村低年级孩子由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差,对他们来说,感情朗读就有一定的困难。那么,教师就应该想想办法,可以引导学生迁移生活经验;也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暗示语调;还可以用脸部表情传递感情;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还要及时激励他们,以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总之,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论文搜索
关键字:低年级 能力 农村 小学 如何 学生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数字经济推进农村养老工作探讨
新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试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旅游型乡村建设
浅谈双系抚育视角下的离婚对农村家庭抚育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