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时代特征探析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时代特征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2-06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时代特征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特征是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变化的总体性反映,是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内在规律的探索。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时代特征的研究,尤其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时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一元化转向多元化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论题,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早期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相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他所处的地位具有绝对性、控制性、主导性等特点,学生只能消极依赖与服从,只能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地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体结构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一元化主体逐渐转向多元化主体,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结构内容的多元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过程中,其主体结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单一的主体逐渐转向两个或多个,不再采用主客二分的研究方法,不再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简单地认为是教育客体,期间也产生了“二元主体论”“多元主体论”“主体间性说”等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对象的合理名称分别是“施教主体”或“教化主体”与“受教主体”或“对象主体”。[1]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思想的多元化。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内容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中的一般性的思想也会多元化,其发展的指导思想也会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的多元化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言堂”与“家长制”式的话语垄断。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不只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的一种思维方式的提升与完善,更是对于人本身的一种尊重。“一元化”式的传统研究阶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研究是一种简单粗暴式的研究,并不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没有意识的物,只是机械地接受教育者施加给他的已经被设计好的所谓好的知识;“多元化”式的现代型研究阶段相对于“一元化”研究阶段更具有人本性、科学性、灵活性,能够充分考虑人的主观性,从人之所以为人的视角出发,更符合人的发展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从“一元化”转向为“多元化”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质:政治性转向社会性

  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视角来看,其产生的根源在于阶级意识的差异,无产阶级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阶级意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2]先进的阶级有着远大而崇高的阶级理想和社会目标,为实现这些理想与目标,先进阶级必然宣传本阶级的思想与观点,使其他阶级接受并支持本阶级的价值观,进而领导他们为本阶级的理想与目标而奋斗。在对于落后阶级进行先进思想的宣传、引导与塑造的过程中,从事这一具体行业的工作者就是最先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来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中国共产党的产生而产生的,具有极强的政治性。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对社会意识形态进行控制的手段与处理人们思想、提高思想觉悟、统一行动、提高效率的途径,逐渐具有社会性。表现在: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身份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治党治国的科学,又是一项治党治国必不可少的工具,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早期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基本是各级党委的组织宣传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当前社会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着巨大的发展,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结构与规模无法完全适应和满足新的社会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构成逐渐社会性。如企业工厂、社区街道、事业单位、农村等都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域,各种工会、妇联、志愿者协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及其工作人员等都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中的重要部分。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工作内容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快速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围扩大化,所要解决的问题多样化。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虽然仍是缓和解决受教主体现有的政治观点和素质与统治阶级所倡导和要求的政治观点与素质之间的矛盾,但与其相关的问题逐渐增多。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在解决其思想政治问题时的依附问题各不一样,如学生的德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企事业单位员工的职业认同和归属问题、党政工作人员的党性问题与腐败问题、农民对于国家大政方针认同接受问题等。这些新的社会变化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内容逐渐从原来的纯政治性过渡为社会性。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工作方式的社会性。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式通常是展开展座谈会、茶话会、演唱红色歌曲、播放红色电影、红色革命景观、思想汇报书、课堂教育、报纸等;而现在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红色网站网页、微博、QQ、微信、短信、网络电视等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载体。[3]而这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工作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更加生活化、日常化和社会化,与受教主体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工作方式的社会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社会性最为直接、最为显性的标志。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单向控制转向双向互动

  受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属性的局限,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采取的主要工作方式是一种“我讲你听、我打你通、我说你服”的单向灌输,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在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再是单向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双方相互学习、互相帮助、教学相长,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由单向控制转向双向互动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与筹划的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受教主体的活动,教育活动的效果如何,能否达到活动前的预期目的,根本在于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否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与喜欢就至关重要,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活动前应该把教育对象请过来加入活动的组织与筹划中。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贴近教育对象的生活,“生活世界构成交往活动的意义背景和沟通理解的文化背景,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回到现实生活之中才能得以实现”。[4]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施过程的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核心部分,而这个过程能否科学高效地完成,一方面在于教育者的科学引导,另一方面教育对象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对此具有决定性保证作用的方法就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两者之间的互动,特别是通过互动这一方式,促进受教主体的心理情感。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方式:单一性转向多样性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的方式逐渐摆脱传统的单一性而转向现代的多样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的单一性主要表现为活动场域的单一性,如教室、会议室、办公室、操场等;形式的单一性,主要以各种会议为主,如座谈会、茶话会、班会、家长会、正常的教学活动等;内容的单一性,主要是党与政府的大政方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精神、时代精神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活动方式性质上具有单一性,需要通过教育主体的亲自组织、发动与实施;程序上具有单调性,都是在一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活动场所;从影响持续时间来说具有短暂性,这些活动自身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其结束的过程是同步的;结构上具有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在这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方式实施过程中没有与相关的领域进行协调,没有形成合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导致网络、电脑、多媒体等现代交流媒介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必须;同时由于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导致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合作更加的紧密。以上两个方面促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方式在选择与运用上更具有多样化与灵活化。如现在公共生活中的各种红色的网站与网页、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电子报纸等,充满私人生活的手机、短信、QQ、微博、微信、飞信等,这些都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重要的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的载体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场景也多样化,如学校、家庭、社区、厂区、广场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使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的日常化与常规化。总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顺利高效地开展,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时代特征的探析与研究是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应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通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结构、性质、地位与活动方式四个方面转型的探讨,将有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进一步的把握,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筹划组织的科学性、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和结果影响的持久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时代特征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政治 主体 特征 思想 政治 时代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