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五级分诊法在儿科急诊预检中的护理效果研究论文

五级分诊法在儿科急诊预检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2-23

五级分诊法在儿科急诊预检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摘要】 目的:对五级分诊法用于儿科急诊预检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儿科急诊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以传统分诊方式进行预检的28例患儿作为对照组,以五级分诊法进行预检的2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经五级分诊法预检后,家属满意度为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五级分诊法对儿科急诊患儿进行预检,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临床反馈较为良好,值得进行推广。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3-0095-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33.045

  基于幼儿抵抗力相对低下的特性,在急危重症的影响下如未能得到及时的预检分诊,极易导致病情的延误,进而对患儿的生命产生严重威胁[1]。在医疗水平不断发展的当前,预检分诊已经成为当前儿科急诊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患儿的救治效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分诊合理的情况下,可对患儿救治工作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形成一定保障,反之,将会导致救治过程中混乱状态的形成,不仅将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可导致医患纠纷[2-3]。为提高儿科急诊救治工作的合理性与有序性,本文特对两组以不同方法进行预检分诊的患儿资料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通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来对五级分诊法的应用价值进行论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科室进行传统分诊并实施治疗的28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并以同样的方式选取同期在笔者所在科室以五级分诊法进行分诊并实施治疗的2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患儿中共有男15例,女13例;其中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12岁,平均(4.67±1.32)岁。对照组患儿中共有男16例,女12例;其中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11岁,平均(4.58±1.25)岁。两组患儿的相关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分诊方法进行预检。这一方法主要根据患儿的情况大致分为四个类别,具体如下,(1)危急。①患儿受到严重事件的影响,导致生命安全受到威胁;②患儿的生命体征呈紊乱状态,需立刻进行复苏。(2)紧急。①患儿的生命安全受到潜在威胁;②生命体征呈临界状态,但存在迅速恶化的风险;③需进行急诊处理与实时监护。(3)急症。①患儿病情存在恶化迹象;②生命体征相对稳定。(4)次急症。①患儿病情虽属急症,但病情相对稳定;②生命体征稳定;③无严重并发症产生迹象,可稍作等候。对本组患儿进行接诊预检时,对于危急类患儿,直接将其送入复苏室后由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救治;对于紧急类患儿,直接将其送入复苏室或诊断室,并在15 min内对其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医疗关注;对于急症类患者与次急症类患儿,嘱咐家属陪护在候诊区按次序排队等候就诊。

  1.2.2 观察组 采用五级分诊法进行预检。这一方法主要以五级制分诊标准为依据,将患儿的实际病情细致地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具体如下:(1)1级。该类别的患儿存在抽搐、休克、心跳呼吸骤停、呼吸衰竭等对生命产生威胁的症状,或属于重度出血等情况,生命体征显示呼吸、心率出现严重变异,与正常情况相比明显大于2个标准差。(2)2级。该类别的患儿主要表现为生命体征不稳定,如存在严重呼吸窘迫、意识涣散、重度脱水等现象等,且体温高于39.5℃及以上者,通常情况下,病情为中毒、重度哮喘的患儿均属于该类别,患儿的呼吸、心率出现明显变异,与正常情况相比明显大于1个标准差。(3)3级。该类别的患儿通常处于意识相对清醒、生命体征出现一定变化的状态,可能存在轻度呼吸窘迫现象,中度哮喘、肺炎、既往抽搐等病情及体温达39 ℃以上,均属于该类别的范围,患儿可能出现拒食、哭闹等表现,呼吸、心率基本处于正常范围之内。(4)4级。该类别的患儿基本处于生命体征较为稳定的状态,无相关病史,病情无明显恶化迹象,患儿可能出现中低热、腹泻、呕吐等症状,但无脱水迹象出现。(5)5级。该类别的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不划入急诊范围之内。对本组患儿进行接诊预检时,具体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1)设施准备。为实现分诊预检工作的高效性,应以五级制分诊标准为依据,在体温表、电脑、体重杆秤等原有分诊配置的基础上,另外加入电子测温仪、电子血压计、脉氧仪、心电监护仪、血糖检测仪等用于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测量的相关设备仪器,以便于护理人员在进行分诊预检的过程中对患儿的病情做出准确判断。(2)人员培训。为确保分诊预检工作的专业性,参与分诊预检的护理人员需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同时在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方面均需要具备专业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沟通技巧。除此之外,对其进行强化培训也是提供分诊预检工作质量的必备途径。所有相关护理人员均需经过急诊室各项急救技能培训后通过相关考核,以促进其急救配合能力的高度提升,对抢救任务的高质、高效完成形成保障。(3)按照五级分诊的方式对患儿进行救治。对于1级患儿,护理人员应立即为其开通相应的绿色通道,并由分诊护理人员进行密切配合,将其送入抢救室即刻开展积极的吸痰、吸氧、胸外按压、建立静脉通路抢救干预措施。对于2级患儿,护理人员应在15 min内将其送入抢救室,并由抢救室的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再次评估,随后实施抢救工作。对于3级患儿,护理人员可安排家属带领患儿在候诊区稍作等候,并给予“优先就诊”的候诊号,确保其等候时间不超出30 min,防止患儿病情发展为危重症。对于4级患儿,护理人员可安排家属带领患儿在候诊区按照次序等候就诊,等候时间以不超出1 h为基准。对于5级患儿,护理人员可安排家属带领患儿在候诊区按照次序等候就诊,等候时间通常不超过2 h。(4)预检分诊护士加强对就诊患儿和及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并定期对候诊患儿进行巡视,发现患儿病情有异常变化或加重及时给予再评估并提高就诊级别。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与记录,并作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家属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诊预检后,观察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8,P<0.05),详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组别 满意

  例(%) 基本满意

  例(%) 不满意

  例(%) 满意度

  (%)

  观察组(n=28) 16(57.14) 11(39.29) 1(3.57) 96.43*

  对照组(n=28) 13(46.43) 9(32.14) 6(21.43) 78.57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儿科急诊科室所接收的患儿大多发病较急、病情较重,对于就医流程的要求也相对较高[4]。患儿被送至急诊科时,家属在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影响下,加上对疾病认知的缺乏,往往只想尽快就诊。在此相关情况下,如分诊预检工作缺乏可靠的标准作为依据,极易导致信息采集不全、分诊疏漏现象的出现[5]。在传统分诊模式中,对于患儿病情的判断、严重程度的评估往往较为系统化,分诊标准缺乏明确性和清晰性,且分诊台的配置相对简单,易造成病情评估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与传统分诊方式相比,五级分诊法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可促进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根本提升,为分诊预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性保障;(2)对分诊台配置进行优化后,患儿的病情可得到全面的观察,避免了信息采集不全现象的出现,使病情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得到大幅度提高;(3)分诊预检的标准具有较高的清晰度与明确性,极大地降低了分诊预检工作的分类难度,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进行判断的效率与准确性[6-8]。总而言之,通过对五级分诊法的应用,可使患儿在诊治过程中的体验得到优化,且可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反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采用五级分诊法进行预检)经护理后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分诊方法进行预检),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较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儿科急诊抢救工作中采用五级分诊法进行分诊预检,可起到优化抢救流程、提高救治效果的重要作用,且获得了较为良好的临床反馈,可见该方法在临床救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进行广泛推广。

五级分诊法在儿科急诊预检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五级 急诊 儿科 护理 效果 研究
最新临床医学论文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临
浅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
热门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辨治体会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麻醉教学中重视麻醉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