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3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护理论文

3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护理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3-02

3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护理

  [摘要] 目的 针对30例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30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有患者15例,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性面瘫患者传导速度方面的有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在神经电图波幅变化及潜伏期方面,两组患者在发病3个月时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神经损害程度可通过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判断,护理人员可结合判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6(b)-0147-02

  面瘫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多发疾病,对早期完全面瘫患者的预后采取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是比较有效的一个判断方法。对糖尿病合并面瘫患者观察其不断变化的神经传导速度,对于临床治疗及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具有指导性作用,使患者明显提高康复率[1]。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30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有关资料,观察其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30例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有关资料,患者都是首次急性单侧发病,其中有14例男患者,16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53~75岁,平均年龄(63.2±2.6)岁,病程在1~5 d之间。有22例患者发生患面瘫时具有1~18年的糖尿病史,平均(7.5±3.4)年,都采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进行治疗。8例患者不具有糖尿病史,在对患者周围性面瘫的治疗过程中发现有1例患者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其中具有高血压史的患者有14例,7例患者同时具有冠心病及高血压史,采用颅脑CT对4例患者扫描存在单双侧基底节区腔梗,1例患者为脑萎缩,3例患者没有发现异常。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5例,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 常规检查

  患者都在面瘫治疗时对血糖指标进行检测,根据世卫组织的标准对糖尿病进行诊断[2],空腹血糖不低于6.8 mmol/L,餐后2 h血糖不低于11.1 mmol/L,不具有糖尿病史患者采取随机检查血糖的常规方法,具有血糖疑似异常患者采用标准糖耐量实验方法进行检查。试验组患者有12例患者空腹血糖在6.9~11.1 mmol/L,1例患者超过11.1 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例患者2 h血糖超过11.1 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都低于6.1 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中2 h血糖都低于7.8 mmol/L。

  1.3 诊断周围性面瘫的标准

  临床中患者都具有周围性神经麻痹的体征及表现,同时将吉兰-巴雷综合征、带状疱疹感染、腮腺炎或腮腺肿瘤及其它因素引发的面神经麻痹等予以排除[3]。

  1.4 检查神经传导速度的方法及判定标准

  该研究中的患者都在面瘫后半个月左右进行首次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结合患者降低波幅的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种类型,发病3个月时再对患者在屏蔽室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利用表面电极测定一次神经传导速度,对两组不同程度面瘫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分别进行判断。患者采取静卧的放松姿势,双眼闭合,测定患者双侧面神经,在同侧腕部放置接地电极,对电极位表面皮肤电极进行记录,逐渐将刺激电流加大到产生最高波幅的运动诱发动作电位,健侧刺激后在对患侧进行刺激,对患者双侧面神经潜伏期、波幅进行记录。患侧没有发现明确波形,具有延长潜伏期表现,双侧超过0.5 ms,降低波幅等表现的患者可判定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神经传导速度波幅降低不足60%为轻度损害,波幅降低在60%~90%为中度损害,波幅降低超过90%为重度损害[4]。

  1.5 治疗及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同时都采用舒血宁、维生素 B1、B12及神经生长因子,麦通纳脱水治疗药物,药物剂量相同,并采取物理治疗方法进行辅助。试验组患者结合患者血糖指标应用降糖药、胰岛素及饮食控制方法进行治疗并对血糖变化进行监测,并采用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护理干预等整体综合护理模式,观察患者3个月的效果。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糖尿病宣教,简单心理护理等措施,没有实施连续护理干预,发病后3个月检查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

  基础护理、生活指导、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康复指导、连续性护理干预五个环节联系十分紧密,形成整体综合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采取查房、病历阅读、与患者交流等形式评估,对患者制定护理方案,根据实施情况建立护理档案,妥善保管。与档案相结合对病情记录并随访,结合患者病情状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5]。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方法比较患者的计数资料,P<0.05表明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半个月的神经传导速度,都存在异常情况。比较患者健侧的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波幅等指标,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患侧的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波幅等指标,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3个月时神经传导速度的延长潜伏期、降低波幅程度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发病也被称为面神经炎,目前还不知道确切的病因,主要观点还是骨质的面神经管将面神经容纳,若产生缺血、水肿,就引起面神经受压。其特点主要有:大部分为老年患者,一些患者主诉不具有糖尿病史,所以应对其血糖、尿糖指标进行检查,却有需要时检查糖耐量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于治疗和预后比较有利;大部分患者并发冠心病、高血压及脑血管病,对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及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观察,以免加重并发症;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控制、神经营养疗效明显且具有良好预后效果。   检查患者面神经神经传导速度主要利用对患者潜伏期及变化的波幅程度进行观察确定面神经是改变脱髓鞘或是损害轴索,为面神经病变提供重判定依据。脱髓鞘病变改变的典型运动传导明显延长末端潜伏期,轴索病变时具有明显降低肌肉动作电位波幅的表现。水肿和脱髓鞘是面神经的早期病变,严重患者具有轴突变性表现。在半个月后没有引发动作电位波形或降低波幅90%,表明严重受损,不具有良好的恢复希望或较短时间的恢复可能性,同时合并程度不同的并发症;如引发动作电位波形,潜伏期没有异常或延长,降低波幅不足30%,表明失用神经及部分神经失支配,具有良好预后。失用神经是因短时间缺血导致损害郎飞结周围髓鞘而引起,在接触压迫后经一段时间能够恢复正常,而恢复轴索断裂,需要较缓慢的神经再生过程。所以,损害面神经单纯脱髓鞘患者可迅速恢复,但糖尿病合并面瘫患者产生单纯脱髓鞘改变的较少,通常都是同时存在脱髓鞘和损害轴索症状,临床护理人员利用变化的神经传导速度迅速判断面神经损害程度,及时制定相应的患者康复护理措施[6]。

  控制糖尿病合并面瘫患者血糖指标的效果对于面神经恢复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及时采取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高血糖及产生并发症的重要危害,认识到血糖的正确监测的重要作用。糖尿病合并面瘫者提出具有较长的病程,与糖尿病同时伴随面神经麻痹患者不只是存在面神经水肿及脱髓鞘,也与慢性高血糖及改变的神经脱髓鞘加重具有一定关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面神经损害程度可通过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判断,护理人员可结合判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3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护理

论文搜索
关键字:糖尿 面瘫 急性 糖尿病 护理 患者
最新临床医学论文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临
浅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
热门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辨治体会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麻醉教学中重视麻醉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