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3-06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心血管护理管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成干预组与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结束后评定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病症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存活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作用突出,可提高治疗依从性,预防病症复发,增强总体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8-0108-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8.061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以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为主。近年来,伴随老龄化社会的深入,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危害患者生命。目前,临床针对此病症均实施药物疗法,然而由于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间接影响治疗效果[1]。故而,治疗期间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非常重要。为了进一步评估该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本文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成干预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其中干预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0~87岁,平均(72.6±1.6)岁;疾病史2个月~5年,平均(2.4±0.4)年;疾病类型:18例心绞痛,20例心律失常,12例心力衰竭。常规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61~88岁,平均(72.7±1.7)岁;疾病史2个月~6年,平均(2.5±0.5)年;疾病类型:19例心绞痛,21例心律失常,10例心力衰竭。两组患者疾病类型、疾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措施,即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制定饮食方案,确保病房环境空气清新,每天按时开窗通风;叮嘱患者戒烟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确保睡眠充足,按时服用药物,适当锻炼身体等;干预组患者于该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心血管疾病病发年龄大、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间接致使其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情况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方案,使患者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向患者介绍心血管疾病相关内容,鼓励其调整良好状态接受病症治疗[2];告知患者心血管疾病属于慢性病症,自身良好、稳定的情绪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同时,还需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帮助其树立疾病治愈信心,加快康复速度。

  1.2.2 饮食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程度制定饮食方案,一般来说,心血管疾病患者需以清淡类饮食为主,叮嘱其多吃维生素、膳食纤维丰富类食物,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摄入总量;根据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制定针对性饮食健康教育方案,告知患者良好饮食对病症的影响,针对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病症来说,需叮嘱其急性期禁止用力排便、禁止暴饮暴食,防止病情加重[3];吸烟、饮酒、过度劳累都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动物内脏、果脯类食物均不适宜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故而,需叮嘱患者减少此类食物摄入总量,防止病情加重。

  1.2.3 治疗方式、药物使用健康教育 临床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耐心地讲解病情、治疗方法等内容,观察药物服用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教会其急救知识。同时,还需根据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了解程度,从病理、生理等方面进行讲解,以消除紧张、恐惧等心理[4]。针对冠脉造影、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来说,大多存在担心手术效果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需向其介绍手术成功治愈案例,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便于缓解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1.2.4 生活健康教育 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禁止过度劳累,确保睡眠充足;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强化自我护理意识,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头晕、头痛可升高血压,情绪激动、受凉可引发心绞痛,便于尽早发现不良事件,尽早处理。

  1.2.5 情感健康教育 临床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借助日常时间和患者面对面的交流,根据兴趣爱好提供杂志、报纸等,并根据病情了解情况提供医疗类书籍,若患者年龄相对较大,无法理解医疗内容,护理人员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给予其精神、情感上的支持,提高患者信任度。

  1.2.6 出院健康教育 临床出院前期,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讲解病情变化情况,叮嘱其按时服用药物,禁止出现随意减少药物剂量、更改药物的现象;适当康复训练,促使患者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方法[5];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病症复发,提高存活率。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临床干预后评定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程度并统计患者病症复发、存活情况。日常护理、治疗期间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依从性评定标准:自行配合临床操作,可按时服用药物,按时检查表明依从;偶尔按照医嘱执行相关操作表明基本依从;完全不按照医嘱执行操作表明不依从。依从性=依从+基本依从。借助调查问卷的方式评定护理满意程度,将调查问卷发放到患者及其家属手中,两者均填写后统计总分,即总分在90分以上表明满意,总分在60分以上表明基本满意,总分在60分以下表明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依从性比较

  常规组患者病症治疗依从性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756,P=0.002),详见表1。

  2.2 两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比较

  常规组总满意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274,P=0.004),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病症复发、存活情况比较

  常规组存活率低于干预组,病症复发率高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的一种病程长、反复性发作的病症,多发于老年人。且随着近年老龄化社会的深入,该病症病发率持续上涨,给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再加上病症发生后患者不了解疾病知识,致使其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影响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6-7]。故而,临床需实施健康教育措施,以提高病症知识了解度,加快康复速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治疗依从性、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基础护理的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给予患者心理健康教育,可纾解紧张、恐惧等心理,提高疾病治疗信心;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实施饮食健康教育方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快康复速度。同时,通过所实施的治疗、药物使用健康教育、生活健康教育、情感及出院健康教育等教育手段,不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可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病症知识了解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符合以往研究报告[8]。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作用突出,可提高治疗依从性,预防病症复发,增强总体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健康教育 全程 模式 应用 分析 健康
最新临床医学论文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临
浅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
热门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辨治体会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麻醉教学中重视麻醉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